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概率度量空间的等距度量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明学 《科学通报》1995,40(18):1636-1636
文献[1~3]对两类特殊的概率度量空间进行了等距度量化,得到了定理A PM空间(E,F)等距同构于一个伪度量族生成空间(E′,d_r,r∈(0,1)(?)≥min.PM空间(E,F)等距同构于一个度量空间(E′,d)(?)(1,b)>a,(?)a∈(0,1).本文将对一般的概率度量空间(?(a,a)=1)进行等距度量化.除特别声明外,本文符号和术语与文献[1,3]相同.  相似文献   

2.
高恒珊 《科学通报》1973,18(6):259-259
1.在文献中Castaneda对Lewis模态命题演算S5证明了一条定理。此定理表明演算S5具有有穷模型性质,从而由之可推出S5的可判定性。略早于文献[1]时,著者在文献[2]中对于演算(?)_ε得到一条类似的定理,即文献[2]中的定理6。这里应指出,Castaneda在文献[1]中的定理和文献[2]中的定理6实质上是等价的。这里先对文献[2]中有关部分作一些修正。文献[2]的定理6陈述中的“B_0~()”应改为“B_0~(<2n>)”;相应地,该定理证明中  相似文献   

3.
交换线性紧致环上的多项式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卫民 《科学通报》1996,41(2):97-98
本文中的R表示含单位元的交换结合环,模指酉模,未定义的概念和符号见文献[1]和[2].称R为co-Noether环(Vamos),如果每个有限cogenerated R-模均为Artin模(线性紧致模).M(?)ller定理陈述为环R具有Morita对偶当且仅当R为线性紧致的V(?)mos环(见文献[2]的定理4.3及定理4.5).Anh在文献[4]中证明了线性紧致环具有Morita对偶(见文献[2]的定理6.8),从而线性紧致环为V(?)mos环.关于线性紧致模及Morita对偶的概念及性质(见文献[2]第一章).本文证明了线性紧致环R为Noether环当且仅当R上的多项式环R[x]是co-Noether环(V(?)mos环).由此,我们给出一个例子对Faith在文献[3]中提出的3个公开问题给予否定的回答.设M为R-模,M[x~(-1)]为由所有形如  相似文献   

4.
胡国权 《科学通报》1996,41(9):769-771
Molnar在文献[1]中用Hopf代数范畴中的可裂及余可裂短正合裂刻画了半直积Hopf代数及其对偶.Radford及Majid分别将其推广成双积(biproduct)及双交叉积(bicrossproduct),前者成为Majid的bosonization定理的一个漂亮例子,后者给出了Drinfel’d的量子偶(Double)的通用构作用.本文从新的角度推广Molnar的构作,研究张量积余代数与交叉积代数结构一起成为双代数以及Hopf代数的条件.设K为域,所论代数、余代数均指域K上的,采用文献[6]中的Sigma记号,但上、下标中省去括号,(?)简记为(?).定义 设H为双代数,B为K上向量空间,若存在双线性映射σ:H(?)H→B和线性映射·:H(?)B→B,满足1)I_H·b=b,2)∑(h_1·(l_1·b))σ(h_2,l_2)=∑σ(h_1,l_1)(h_2l_2·b),(?)b∈B,h,l∈H,则称B为左H(?)扭曲模.若代数B是左H(?)扭曲模且满足3)h·ab=∑(h_1·a)(h_2·b),4)h·1_B=ε_H(h)1_B,(?)h∈H,a,b∈B,则称B为左H(?)扭曲模代数.若余代数B是左H(?)扭曲模且满足3′)△_B(h·b)=∑h_1·b_1(?)h_2·b_2,4′)ε_B(h·b)=ε_H(h)ε_B(b),(?)h∈H,b∈B,则称B为左H(?)扭曲模余代数.若双代数B同时是左H(?)扭曲模代数和左H(?)扭曲模余代数,则称B为左H(?)扭曲模双代数.设H为双代数,B同时是代数和余代数,但不一定是双代数.若B是左H(?)扭曲模  相似文献   

5.
以滞量为参数的向日葵方程的Hopf分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魏俊杰 《科学通报》1995,40(3):198-198
文献[1]在谈到向日葵方程(?)+(a/r)(?)+(b/r)sinα(t-r)=0的Hopf分支问题时写到:“我们可以把(1)式写为(?)=F(a,b,r,z).若我们选取r为参数,则由于r进入了z_t的定义,故F对r的依赖性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取a为参数.”众所周知,滞量是引起时滞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差异的关键所在,所以用滞量作参数讨论时滞方程分支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就是以时滞r为参数,给出(1)式的Hopf分支存在的条件,同时还明确地给出其Hopf分支方向,分支周期解的渐近表达式及其稳定性.关于(1)式的导出及意义可参阅文献[1~3].  相似文献   

6.
高维Hadamard矩阵的几个猜想之证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义先 《科学通报》1986,31(2):85-85
本文所指的猜想(d,e,c)出自文献[1]的第Ⅵ节。下面我们将证明:猜想d与e是正确的,猜想c可以举出反例。 猜想d:由m~2Hadamard矩阵可以造出m~2完全正常的Hodamard矩阵。下面定理1就是一种证明。  相似文献   

7.
王国俊 《科学通报》1996,41(21):2008-2008
为适应不确定推理之需要,Mukaidono提出并系统地研究了正则三值逻辑函数的理论.这类函数个数的计算十分复杂,至今仅对自变量个数小于7的情形提出了若干结果.本文将反链方法与该类计算联系起来,从而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定义1  设E={0,1/2,1},在E上除通常序“≤”外,再定义偏序(?)为:0(?)1/2,1(?)1/2,i(?)i.这两种序在E~n上各诱导出相应的乘积序,仍记为“≤”或“(?)”.映射f:E~n→E称正则函数,若(?)a,b∈E~n,当a(?)b时f(a)(?)f(b).正则函数f:E~n→E称单调函数,(?)a,b∈E~n,当a≤b时f(a)≤f(b).以下用F(n,R)记全体n元正则函数之集,用F(n,M)记全体n元单调函数之集.定义2 设(P,≤)是非空偏序集,a,b∈P.若有c∈P使c≤a且c≤b,则称a与b有公根.设A与B是P中的反链,若(?)a∈A和(?)b∈B,a与b有(无)公根,则称序对(A,B)为全(无)公根反链对.以下用E(n)表示(E~n,(?))中全体无公根反链对之集.令N(n)={1,…,n}.W(n)={L:L(?)N(n),L≠φ},用N(n,C)表示(W(n),(?))中全体全公根反链之集.定义3 设a=(a_1,…,a_n)∈(E~n.(?)).  相似文献   

8.
一阶格值逻辑系统FM的语法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扬  秦克云  宋振明 《科学通报》1997,42(10):1052-1055
文献[1~3]建立了以丰富剩余格为真值域的命题逻辑系统,得到了一些结果.为研究更一般的格值逻辑系统,文献[4]提出了格蕴涵代数的概念,文献[5]讨论了以格蕴涵代数为真值域的命题逻辑,文献[6」建立了以格蕴涵代数为真值域的—阶逻辑系统FM,本文讨论FM的语法问题,得到了FM的可靠性定理、演绎定理及协调性定理.设L是一格蕴涵代数,F是系统FM的公式集合.定理1~[6]对于任意公式p,q,r及正整数m,n,下列公式都是有效公式:  相似文献   

9.
Hanson和Russo在文[1]中提出了三个关于i.i.d.随机变量部分和的增量的问题,其中第一个是关于诸定理中出现的条件:a_n/logn→∞(文[1]中的条件(5.3b)).他们问道:如果对X_n 的分布附加一定的限制,上述条件能否放宽?本文的目的即回答这一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考虑了与这个条件类似的条件:(loga_n)/n→0(文[1]中的条件(5.7)).得到的结果与著名的Erd(?)s-Rényi 大数定律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郑锡忠 《科学通报》1991,36(22):1754-1754
C00k引进了卢p-t可化归性概念以及由此所导出的P-t度及p-t度之间化归关系,Ladner和Ambos-Spies又进一步对p-t度结构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下面所谓的度均指p-t度,其他记号和概念参见文献[3]。 定义 度a,b称为度c的一个分枝对指c为a,b之下确界,o的分枝对称为极小对,度a,b称为一个递增度列{c_n}的一个恰对指n(c_n≤a,b&d≤a,b→n(d≤  相似文献   

11.
李昂生 《科学通报》1992,37(21):2011-2011
伪跃变算子的概念参见文献[1],同时证明了下列命题1和命题2, 命题1 对任e,存在非递归r.e 集A使得。且 命题2 对任e及任r.e.集B,如果B有Low度,那么存在r.e.集A,使得B≤  相似文献   

12.
卢昆亮 《科学通报》1980,25(3):102-102
考虑双边截断型密度族其中a和b固定,h(x)>0,a.e.(对Lcbesgue测度,下同)于(a,b),且h(x)对任何(θ_1,θ_2)∈△在[θ_1,θ_2]内L可积,而  相似文献   

13.
应益荣 《科学通报》1997,42(9):1001-1002
当p=q=r=s=0时,(1)式为文献[1]的二次微分系统的I类方程,并已证明:对于任意的a,l,n,I类方程至多有一个极限环;当l=m=n=0时,(1)式为文献[2]研究的平面三次系统,并利用二次型理论,Poincare-Bendixson定理,Levinson-Smith定理得出一系列结论.本文在更大的参数范围内得到(1)式存在极限环的充分条件.作地形系.当n~2 4s<0时,(3)式是一族包围原点的闭曲线;当n~2 4s≥0时,(3)式以P为分界线,当C>φ(k)时,λ(x,y)=c是一条围绕原点且包含Γ于其内部的闭曲线,当C<φ(k)时,λ(x.y)=c是由两个互不相交(可能重合)闭分枝组成,分别位于Γ内部.借助Poincar(?)-Bendixso定理和无穷远的方  相似文献   

14.
史应光 《科学通报》1981,26(16):968-968
<正> 我们用记号来表示四种区间[c,d],[c,d),(c,d],(c,d)之一,同时用记号“(?)”表示“蕴含”。设f(x)定义在区间D(?)上,-∞≤a相似文献   

15.
王岳宝 《科学通报》1992,37(16):1533-1533
文献[1]限制r.v.|η_n|≤1,a.s.,n≥1。文献[1,2]设1/2<α≤1,αp≥1,并对{η_n:n≥1}要求,本文提  相似文献   

16.
范红兵 《科学通报》1997,42(20):2148-2150
我们考虑简单图,并使用文献[1]中的术语和记号.设G=(V(G),E(G))是一个图,e∈E(G)是G的一条边,如果对G—e的任意满足G—e e’(?)G的加边e’,都有e’=e,则称e为G的不动边.如果对满足G—e e’(?)G的加边e’,都存在G—e自同构映射将e的两个端点分别映到e’的两个端点,则称e为同构不动边.由此定义可知,当e是不动边时,它也是同构不动边.不动边的概念来源于图的边重构猜想.Sheehan首先提出不动子图的概念,并用之研究了边重构猜想.当不动子图仅为一条边时,即为不动边.文献[3]中的强迫边(forced edge)也是不动边.反之,一个边可重构图中的不动边也必是强迫边.这样,就可以通过证明一个图的  相似文献   

17.
刘桂真 《科学通报》1997,42(11):1229-1230
本文所考虑的图皆指有限无向简单图。设G是一个图,具有顶点集合V(G)和边集合E(G)。文中未加说明的记号和定义参见文献[1]。设S(?)V(G),用G[S]表示G中由S导出的子图。用d_G(x)表示顶点x在G中的次数。设a和b是两个非负整数且a≤b。图G的一个[a,b]-因子是G的一个支撑子图H,使对任意的x∈V(H)有设。如果去掉图G的任意k个顶点所剩的图仍有[a,b]-因子,则称图G是(a,b,c)-临界图,或者说G是(a,b,k)-临界的。如果a=b=n,则简称(a,b,k)-临界图为(n,k)-临界图。如果n=1,则简称(n,k)-临界图为k-临界图。Plummer和Lovasz讨论了2-临界图的特征和性质。于青林给出了k-临界图的特征。刘桂真和于青林研究了(n,k)-临界图的特征。本文考虑a相似文献   

18.
一类一阶时滞微分方程振动性的充要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祥征 《科学通报》1987,32(16):1277-1277
本文研究时滞微分方程 x'(t)+Px(t-r)-qx(t-σ)=0,(1)其中P、q、r、σ均为正数。主要结果(定理1)解决了文献[1]提出的问题10(见文献[1]p.78),即建立了方程(1)的一切解振动的充  相似文献   

19.
任永才 《科学通报》1987,32(23):1767-1767
本文中涉及的群都是指有限群。文中使用的一切符号的意义遵循文献[1]。 首先作一说明。设群G允许素数r阶自同构α,且r|G|。令A=<α>,那末C_G(α)=C_G(A),且G的“A不变子群”与“α不变子群”等同,所以在涉及此情形时,我们可应用文献[1]定理6.2.2.  相似文献   

20.
章璞 《科学通报》1997,42(5):471-474
设A是域k上的有限维代数,A~e是A的包络代数,即A~e=A(?)A~(op),其中A~(op)是A的反代数.任一A-A双模M自然地视为左A~e-模:(a(?)b’)m:=amb,(?)a(?)b’∈A~e,m∈M.由此得到左 A~e-模A并且有如下维数公式(参见文献[1]):proj.dim.A~eA=gl.dim.A.根据Cartan-Eilenberg公式,A的第i次Hochschild同调群H_i(A)等同于向量空间H_i(A)(?)Ext_(A~e)~i( A,D(A))(?)Tor~A~e_i( A,A),其中D=Horm_k(-,k)为对偶函子. 关于Hochschild同调群和上同调群的原始定义和基本性质我们引用经典文献和新书.近年来的若干文献表明代数的Hochschild同调群和上同调群与代数的表示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指出同时研究Hochschild同调群和上同调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