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氯消毒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剂,人们发现经过液氯消毒过的水中含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及其他大量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是一种环境激素物质可以致癌致突变.经氯化消毒的饮用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溴代物和碘代物,这些物质给人们健康造成威胁.相对液氯消毒、氯胺消毒是利用氯胺在水中缓慢释放的次氯酸进行消毒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三卤甲烷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出厂水和管网水的微生物指标可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最高限制.采用氯胺消毒能够很好地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
北方某油田供水厂原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且pH值、水温年间变化较大,常规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较多。针对该厂原水特点,进行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及其对氯仿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氯仿生成量较少,当二氧化氯投量为0.5~30 mg.L-1时氯仿的生成量均低于10μg.L-1,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投量、反应时间、水温、原水pH值等对氯仿生成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该厂以二氧化氯消毒剂代替氯消毒是完全可行的,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氯仿生成,明显提高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水氯化消毒处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饮用水的氯化消毒对我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由氯气氯化形成挥发性卤代烃(VOH)的机理;主要的挥发性卤代烃及其分析方法;氯化反应形成THM的影响因素;主要的非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分析方法;水生天然有机物的形态;不同形态天然有机物的卤代活性;DBPs的环境毒理分析方法;氯对健康的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毒理;不同消毒剂处理水的致突变活性差异;新的消毒剂的研究;消毒剂与消毒工艺的改进.这些研究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卿萍  桂芳 《甘肃科技》2010,26(22):94-97
饮用水氯化消毒始于20世纪初,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氯化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同时,能与源水中的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前体物反应生成对人体具有"三致"效应的氯化消毒副产物(CDBPs)。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尤其是饮用水中CDBPs的形成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段来发 《广东科技》2013,(22):151-152,66
饮用水水质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作为公共供水系统处理工艺最后一道工序的消毒,其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尽管存在消毒副产物的安全隐患。氯化消毒仍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技术最为成熟的消毒方式之一。通过改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投加量、加强前处理工艺降低THMs前体物、副产物的后续处理工艺以及寻找新的更加安全可靠的消毒剂和消毒工艺等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A市受污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试验考察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预氧化工艺的效能.结果表明,PPC预氧化能够明显降低沉后以及滤后水浊度、提高对UV254、CODMn指标的去除效果,提高对致病微生物灭活作用,同时降低氯化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并认为PPC优异的除污染作用是由于高锰酸钾氧化作用、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及催化作用以及PPC各组分间的协同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罗伯特D.莫里斯主持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饮用氯化消毒水的人比那些饮用不合或几乎不含氯的水的人患膀胱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分别高出21%和38%。目前还尚未证明氯本身确实致癌,然而,研究人员认为,氯化消毒水中有某种物质或  相似文献   

8.
快速有效监控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是饮用水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供水企业常规氯化消毒工艺过程,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水源地源水UV254值、氨氮含量、加氯量和pH值等关键因素对典型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生成的影响,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线性模型能较好地描述THMs和HAAs的生成(相关度均大于0.9),而非线性模型中二者的相关度分别为0.924和0.883;考虑各因素交互作用下,THMs和HAAs生成的线性模型的相关度均为1,进一步改善了拟合效果.建立的快速预测上述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新方法,可为完善检测条件制约下饮用水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小鼠吸入氯仿诱发心室颤动的模型中,毒扁豆碱或氯化乙酰-β-甲基胆碱不能防止心室颤动发生,利血平耗竭心脏儿茶酚胺或摘除两侧肾上腺以降低小鼠的儿茶酚胺总水平后,虽然氯仿仍诱发心室颤动,但毒扁豆碱或氯化乙酰-β-甲基胆碱有明显的防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用常规的氯化消毒方法处理这类水作为饮用水,可将水中的有机物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的氯化有机物,用二氧化氯替代氯系消毒剂在国内外已是发展趋势。二氧化氯无毒、无刺激、稳定、高效,杀菌能力是氯的5倍以上。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11.
水华期水体中DOM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水华期原水为实验水样,初步研究水华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Disinfection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DBPFP).利用XAD-8大孔树脂,将水体中DOM分离为亲水性物质(Hydrophilic Substances,HIS)、疏水碱性物质(Hydrophobic Bases,HOB)、疏水酸性物质(Hydrophobic Acids,HOA)、疏水中性物质(HydrophobicNeutrals,HOB).4种DOM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分布情况为:HIS最高为10.2mg/L,占原水DOC浓度的72.86%.不同DOM组分的DBPFP实验表明,HIS的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rihalomethanes FormationPotential,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loacetic Acids Formation Potential,HAAFP)分别占4种DOM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之和的63%和31.25%,为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由于HIS为水华期水体中DOM的主要组分,且具有DBPFP高、不易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特点.因此进一步考查了不同氯化条件(氯化剂用量、氯化时间、水体pH值)对HIS氯化生成DBP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BPs生成量与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成正相关.pH对HIS氯化生成THMs和HAAs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实验所选取的pH范围之内,THMs生成量随pH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HAAs产量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2.
低浊度出水条件下给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型试验中得出了最经济沉后水浊度的存在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最经济沉后水浊度在天然原水和连续运行系统中的可行性.在天津J水厂进行了中试.研究表明,最经济沉后水浊度在中试系统的运行中仍然存在.在2003年9月到11月3个月的连续运行中发现,存在浊度3.0NTU的最经济沉后水浊度值使系统综合可变费用最低,与天津J水厂的现行控制沉后水浊度2.0NTU相比较,可以实现节约综合可变费用8%~11.6%.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液电消毒处理的研究概况和杀菌消毒的特殊效果;归纳了液电杀菌作用机理;提出了氯化消毒与液电消毒并用的新消毒方法,并对污水液电处理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各种化合物水溶液对织物进行漂白和/或消毒。这些化合物通常以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具体情况视水溶液pH值的大小而定。 常用的化合物有多氯化三聚氰酸盐如二氯三嗪三酮钠、二氯三嗪三酮钾、二氯三嗪三酮钠二水合物。 多氯化三聚氰酸盐一般以干物质形式使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能溶解并与水反应,生成次氯(HOCl)或次氯酸根离子(OCl~-),起着漂白和消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10):1657-1661
研究了氯化铵焙烧氯化氧化钕的热力学、反应过程、适宜条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氯化铵焙烧氯化氧化钕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氯化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425 K,反应进行完全(K≥10~5)的理论温度为456 K;氯化铵首先与氧化钕反应生成2NH_4Cl·NdCl_3(s)中间复合物,而后2NH_4Cl·Nd Cl_3(s)受热分解为NdCl_3(s);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_(NH_4Cl)∶n_(Nd_2O_3)=12∶1、氯化温度320~340℃、氯化时间30 min,氯化率100%;过量的氯化铵是提高氯化率的关键;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52.73 k J·mol~(-1),频率因子A0为7.9×103.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四苯基卟啉(H2TPP)的二氯甲烷溶液在盐酸、 硝酸、 氢溴酸和硫酸条件下形成聚集体的电子吸收和拉曼光谱.  结果表明, 在盐酸、 硝酸和氢溴酸条件下形成了H2TPP的J聚集体,  在硫酸条件下形成了H2TPP的H和J聚集体, 特征双峰818/834 cm-1和1 072/1 093 cm-1体现了H和J聚集体振动频率的差别.  通过分析硫酸条件下在甲苯和氯仿溶剂中分别形成聚集体的拉曼光谱可知,  双质子化H2TPP在高溶解度溶液中有利于J聚集体的形成, 而在低溶解度溶剂中有利于形成H和J聚集体.  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确认目前用游离氯进行自来水消毒的方法有诸多不足。一是消毒剂本身不稳定,水中的游离氯会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逸散,消毒效果不能持久;二是在一定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游离氯能跟水中的有机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氯仿和其它卤代烃;三是水中存在的游离氯对金属设备和管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为此,国外一些水处理专家正努力寻找新的水处理灭菌剂。美国PPG公司最近推出一种较理想的水消毒剂——卤胺,它就是奥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氯消毒的危害和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饮用水氯消毒形成氯仿等有机卤代物的机理、危害, 提出了几种控制其危害的具体对策, 指出了在我国尽早推广使用代氯消毒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低质量浓度溴离子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影响,以天津市某给水厂的水源水作为实验对象,模拟整个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研究了溴离子质量浓度对预氯化和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出水中受管制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溴离子质量浓度(50~200μg·L-1)对不同水处理工艺中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各工艺出水中的溴代三卤甲烷和总THMs的质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三氯甲烷质量浓度则有所下降;二溴乙酸、一溴乙酸的质量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氯乙酸质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质量浓度逐渐下降,且各工艺出水中的DCAA和TCAA质量浓度均远高于其余几种HAAs的质量浓度;各工艺出水中THMs和HAAs的溴结合因子均升高.但是在本文设定的溴离子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内,各工艺中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72%~79%和21%~28%,表明溴离子在低质量浓度情况下,对溴在THMs和HAAs中分配影响不大,且仅预氯化和消毒改变了氯代和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量了恒温条件下,蛋清和蛋黄水凝胶的热流J、质量m、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结果表明,蛋清和蛋黄的起始J较大,随t首先快速减小,再上升,然后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下降,最后基本上逐渐趋于0.而m随t先快速减小,然后缓慢减小,最后基本上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深入分析发现,J几乎全部由水的挥发引起,进一步推测随着水含量的减少,样品可能依次经过下述的4个状态:1)类体水的蛋白质水凝胶态;2)键合水的蛋白质水凝胶态;3)键合水和键合蛋白质的混合态;4)键合蛋白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