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西方的许多风情世态、习俗禁忌都源于<圣经>或与其有关.<圣经>中有几个数字使用频率颇高.他们因为有了<圣经>带来的背景,所以承载着象征义.象征吉或凶.或象征神圣.文章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一些特定数字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追溯,进一步论证了<圣经>与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它的思想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最基本的素材,其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尤为明显.纵观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运用<圣经>典故的模式,从作家对<圣经>精神的发挥程度来看,不外乎有三种情形:忠实的固守、忠叛参半和忠实的叛逆.从而说明<圣经>文化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源远流长,形式灵活多样,不一而足,其思想魅力因人因时而越发隽永.  相似文献   

3.
<榆树下的欲望>(1924)是尤金·奥尼尔(1888-1953)早期的杰作,剧中的故事情节与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将对剧中所体现的神话及圣经原型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刘颖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6):103-105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他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从人物形象、情节和话语角度多次反讽了圣经中的意象.正是这种反讽从反面体现了这个剧本与圣经的关系,从而使作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设计洪水的计算途径和工作性质进行了简要述评,强调搞好设计洪水工作需要三大支撑:健全的资料信息、相对合理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对设计流域(地区)水文气象规律的必要认识.并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简评,着重介绍了最新进展情况:2006年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反映了频率分析法十多年来在参数估计和适线准则方面新进展;1999年出版的专著<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计算原理与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958年以来在PMP/PMF方面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1988-2006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中国暴雨>和<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是中国的暴雨/洪水研究中的突出成果;2002年出版的专著<水文定理、定律和假说初探>和<水文设计成果合理性评价>,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经过总结、归纳,上升成为理论;即将出版的世界气象组织<可能最大降水估算手册>(第3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PMP/PMF的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文章认为,中国设计洪水的总体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早在"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半个世纪以前,教会已经开始出版官话圣经.然而,后者没有成为在中国推广新文体的手段,<和合本>与文学革命在语言策略上存在差异,中国知识分子与外来宗教之间也有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我们不能把<和合本>视为典型的欧化"国语",它的接受史反映的不仅是符号和翻译的问题,同时也是宗教和社会权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本的互文性研究视角分析了<圣经>、<白鲸>、<老人与海>中有关人、鱼之战的互文主题,阐明三部作品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象征意义,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与变迁在三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篆隶万象名义>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又有所开拓.本文就国内<篆隶万象名义>研究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并尝试着进行了分期和简要的点评.  相似文献   

9.
<白鲸>的象征主义手法及<圣经>中的神话原型具有和谐的现代性意义,结合西方和谐文化理念反映出东、西方国家都具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传统,有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的呼声.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深受圣经影响,他的随笔<我和农民的谈话>正是借用<出埃及记>中上帝与摩西西奈山立约的典故结构而成.随笔中的诸多模糊话语和独特意象均可在<出埃及记>中找到对应,其独特结构又对应于<出埃及记>中"哀求--呼召--应许--立约"的深层精神结构.只是<出埃及记>中威严显赫、慈爱公义的上帝被改写成了软弱无力、受尽嘲弄、最终被流放的行人.卡夫卡以此表明其对现代人宗教情感的思考,他竭力表明的是人类正遭遇着与上帝的可怕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