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pH-电位法测定了钴(Ⅱ)、镍(Ⅱ)的以α,α’-联吡啶或1,10-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以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为第二配体的16组三元配合物在25℃,离子强度为0.10(KNO_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由此所得的△logK和logX值表明,随第二配体螯合环的增大,配合物的稳定性逐渐下降。以草酸的配合物(五元环)为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首次合成一种链式苯并酰胺配体N,N'-双(2-氨基苯甲酰基)-1,3-丙二胺.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核磁共振等对配体进行表征和确证.用pH-电位法测定了配体的加质子常数βH1及其4种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去质子MH-2L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结果,βH1=2.42×102,βH2=4.15×103;logK分别为:-9.83(Cu2+);-13.76(Ni2+);-14.13(Co2+);-12.12(Zn2+).配位情况类似于低肽的配合物,且形成1∶1的中性分子,稳定性顺序Co2+<Ni2+<Cu2+>Zn2+,和Lrving-Wiliams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40%二氧六环-水(v/v)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六种氨基酸的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比较了纯水与混合溶剂情况下,氨基酸配体的解离变化和金属铜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有机溶剂组份在氨基酸配体酸解离过程及金属铜离子配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二元金属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越亚纯函数的分式线性变换的特征函数与其导数的特征函数增长性的比较,并由Nevanlinna理论推导出一个定理,其主要结果为:T(r,F)<40λλ-1logeλλ-1T(λr,f′)+log+(λr)+log+|f(0)|+5+log+ad+log+bd+log2(c=0)T(r,F)<40λλ-1logeλλ-1T(λr,F′)+log+(λr)+log+|F(0)|+5+log+ad-bcc2+log+dc+log2+h(r)(c≠0)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分子式为[Ln(OAP)2(Dpbs)2]Dpbs(OAP:邻氨基苯酚.Dpbs-1:4-(3,5,-二苯基-2-吡唑啉-1-)苯磺酸根阴离子)的三元配合物,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AP为中性二齿配体而Dpbs为负的单齿配体,结构为八面体型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分子式为[Ln(OAP)2(Dpbs)2]Dpbs(OAP:邻氨基苯酚Dpbs^-1:4-、(3,5,-二苯基-2-吡唑啉-1-)苯磺酸阴离子)的三元配合物,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AP为中性二齿配体而Dpbs为负的单齿配体,结构为八面体型。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核和三核(金属离子的个数)钌(Ⅱ)吡喧和联吡啶混合配体的化合物。利用色谱柱分离法使产物得以有效的分离。这类化合物在组成上具有吡啶和联吡喧两种配体,两组元分别为顺、反结构。这种组成和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得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与已有的二核化合物相比,具有独特之处:一个化合物中具有几个不同金属向配体的电子迁过程(MLCT)。它们的IR吸收特征,特别是氰配体成桥后IR振动频率的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含杂原子的芳基配体对稀土氯化物的稳定作用,选用2-吡啶基为配体,用三氯稀土与吡啶锂盐反应,加入tmed作为Lewis碱配位满足稀土高配位数,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吡啶基稀土二氯化物C5H4NLnCl2·tmed[Ln=Ho(1)、Dy(2)、Tb(3)、Nd(4)、Pr(5)].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亚纯函数的特征函数T(r)(0≤r〈1),若在单位圆内满足lin^log^+T(r)/log^1/1-r=ρ,(0〈ρ〈+∞)则对任意取定的数λ和λ1(0〈λ〈λ1≤1)必定存在序列(Rn),使得lin^log^+T(Rn)/log^1/1-Rn=ρ,(0〈ρ〈+∞)以及T(R^λn)≤(1/λλ1)^ρT(Rn(1+0(1))(n→∞)T(R)≤(1/λ、1)则对任意取定的数λ(0〈λ〈1)必定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配体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在25±0.1℃及I=0.1mol·L ̄(-1)KNO_3存在下,在80%(V/V)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用pH法测定了联苯乙酮缩氢基硫脲的酸离解常数以及它与Cu(Ⅱ),Ni(Ⅱ),Zn(Ⅱ),Co(Ⅱ)四种金属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这四种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均符合一般规律,与金属离子的Irving-Williams次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数中,任意自然数n都可由若干个1通过加、减、乘法运算表示出来;也可以去掉减号,由若干个1通过加和乘法表示出来。在n的所有可能的表示法中,我们分别用f(n)和g(n)记这两种表示法中包含1的个数最少的那种表示法中所含1的个数,参考文献[1]中给出了f(n)的一个较强的上下界估计,本文进一步证明了不等式3log3n≤f(n)≤3.68log3n3log3n≤g(n)≤4.76log3n并讨论了∑n≤xf(n),∑n≤xg(n),的渐近性质  相似文献   

1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铅(Ⅱ)的以2,2′-联吡啶(bipy)或1,10-邻二氮菲(phen)为第一配体,以邻苯二甲酸根(pht~(2-))为第二配体的混合配体化合物在15°、25°、35°和45℃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应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了混合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H,△S和△G。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上述混合配合物具有高稳定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设a>1,RG=RG(a)表示Grotzsch环,它的余集分支由单位球ⅠxⅠ≤1和射线a≤x1<∞,x2=x3=…xn=0组成,它的模modRG(a)记为logФ(a),本文证明了关于模函数Ф(a)的若干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
脂肪醚物理化学性质的定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扑指数xz、路径数p1和s1、s2等参量,是表征脂肪醚分子大小、支化度、形状和氧原子位置等结构特征的重要参量.本文提出计算脂肪醚物理化学性质P的定量公式P=a0+a1p1+a2x2/3z+a3s1+a4s2,预测了10个碳原子以内的脂肪醚的Rm(cm3·mol-1)、B.P.(℃)、m.p.(℃)、ΔHa(kJ·mol-1)、D204(g·cm-3)和logs等6项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用AM1方法并采用能量梯度优化研究了7-羟基喹啉烯醇式(I)和酮式(Ⅱ)与HF,HCL,HBr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与HF,HBr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的构型基本保持Csc对称性;而与HCl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具有小角度的椅式结构。所有化合物I均比Ⅱ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6.
函数y=log_x(x+a)(a≥1)的单调性及应用王如鸿(河南省平顶山市高压开关厂技工学校)文献[1]中证明了对自然数n>l时,log(n-1)n>logn(n+1),并说“用导数证明此不等式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证明更一般的结论:当a...  相似文献   

17.
首次考察了共聚反应中两种单体均聚物的溶解度参数差(Δδ)与共聚高分子链序列标度(R1R2)之间关系。发现两种单体共聚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四个阶段:第一步,各单体自身群集成过渡态群子;第二步,过渡态群子间混合;第三步,某一过渡态群子的引发及群子内部增长;第四步,过渡态群子间的链增长。从理论上分析,R1R2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Δδ所引起的过渡态群子的大小。计算表明,log(R1R2)与Δδ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极谱法对[Cu(Ⅱ)]-氨基酸(Gly、Ala、Glu)配合物体系的极谱行为进行研究,在u=0.1(NaClO4)、T=298K,pH=7.00的条件下,发现电极还原为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证明了配体的体积对配位作用的影响,用极谱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配体的(Ep)s、(Ep)c、(Ip)s、(Ip)c值,并求得了稳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19.
用AM1方法并采用能量梯度优化研究了7─羟基喹啉烯醇式(I)和酮式(Ⅱ)与HF,HC1,HBr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与HF,HBr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的构型基本保持Cs对称性;而与HC1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具有小角度的椅式结构。所有化合物I均比Ⅱ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邻甲酰基苯氧基乙酸硫脲希夫碱与铅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邻甲酰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氨基硫脲和水合肼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3个新型的希夫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TGA,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它们与铅(Ⅱ)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体分别以双碱基四齿和双碱基二齿形式与铅(Ⅱ)形成了1:1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