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的和谐人格是他自觉追求的结果。陶渊明的和谐追求,表现在人生的和谐与艺术的和谐两个方面。自适自得的精神境界、通脱达观的生存智慧是陶渊明人生和谐的艺术,和谐人生催生了和谐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徐讠于小说创作不仅以浪漫传奇为灿烂的人生表象和终极的艺术追求 ,而且能够在时代的风云变幻、无从预知的死生契阔、无可奈何的离合际遇中 ,精微再现那个时代独有的挣扎伤痛、情仇爱恨和执著超越 ,将当时面对民族存亡与价值分化的众生的人性追求以及情爱世界结合起来完成一次现实人生的反省 ,使人物的个体感受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得以在现实中息息相通 ,从而表达徐讠于深刻的艺术底蕴和严肃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百花园里盛开的奇葩,其创作素材大都来源于作家深爱的草原,从他的一系列关于草原生活的散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张承志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世界以及艺术追求,从而对张承志散文的思想与艺术风貌进行分析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与成仿吾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上,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两人相背而走,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两人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似乎是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深入表象下的本质,我们发现的是他们对艺术追求的坚持。  相似文献   

5.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以丰厚的人文学养,充实的人生经历,站在时代的学理高度,终身追求艺术创新与生拙之变。他不仅开创了中国画的新样式,拓展了山水画的新风气,并为中华精神文明做出了价值不菲的贡献,他所构建的笔墨-笔墨精神-内美,“是千古不变”民族精神的升华,他的创新精神,正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新人走向新的追求,走向“观念之变”。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散文诗的情感特征、理想追求与哲理意蕴,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情感内涵与表现领域,在某种意义上,促使了中国作家更自由地在散文诗中,表达自我情感,真情演绎人生体悟。泰戈尔散文诗对中国现代早期散文诗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包括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小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内倾性、隐喻性和实验性的基本艺术特征,极力追求一种与现实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以便表现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虚无。  相似文献   

8.
数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早已绾结在一起,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因此,本文打破艺术门类研究中经常存在的相对封闭的状态,将视点放到古诗词与花鸟画之间的内在联系上,通过两者的比较研究,对它们在含蓄美追求上的趋同性,以及相似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规律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意在剖析诗意花鸟画的美学特征,打通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张炜的散文可分三个部分;读收随笔、独语散文和对人生经历的深情回忆。其中以独语散文最有艺术价值。它以独语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忧愤、苦闷及孤寂中不绝于追求的情志。而那些纪怀文学大师的随笔别致动人,张炜借之充分地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纯粹性”的追求,本文着重对张炜的这两类散文予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核心的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笔者在梳理中华美学精神的宏阔内涵、比较艺术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指出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玄意人生是魏晋南北朝文人艺术化生命状态的一种概括,它是玄学经中朝名士而向生活情趣化转移、沉潜的结果,同时又与儒家所倡导的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化人生有着重要的区别。其主要的表现是超越于表演性的皮相之外的玄境与闲境的统一,以及文人对真之境界的追求。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不仅能使我们对中古文人及其审美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其时诗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伊鹏飞 《科技信息》2008,(13):249-249
15世纪时文艺复兴的影响传播到了北欧的德国、佛兰德斯和尼德兰等地,意大利作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艺术上取得了无比灿烂辉煌的伟大成就。米开朗基罗作为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他所塑造的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并且以他的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作品中充分的表现人的主动性和积极作用,他这种对艺术、对事业、对人生的执着与追求的态度让我们后人感叹不已,他的作品几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是后世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建安诗人形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个体生命观念,形成了生命秉于自然的生命本体意识。在诗歌创伤中,关注人生短暂这一生命现象,通过诗歌艺术来排遣和消释由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痉。更具人文色彩的是他们对政治思想抱负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4.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5.
隐含在《圣经》中的亲吻神学思想开辟了认识李商隐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李商隐浓郁的宗教意识具有与基督教的亲吻神学进行比较的客观可能性。李商隐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优秀篇章,具有阴柔的美质,可以列于世界诗歌经典作品之列。李商隐人生的不得志在诗歌的王国中得到了补偿,诗人通过自身的艺术追求寻找到了人生的终极关怀。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活动可以看成是他终身宗教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这就是“驱笔得阴”的道教修为。  相似文献   

16.
元代艺术家倪瓒的艺术风格与其家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富贾家世与其慕雅避俗之艺术追求;隐遁家风、漂泊生涯与其闲散逸宕之艺术气质和笔法;孤清身世与其悲凉枯寂之艺术格调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因果关系。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不可复制的现实人生在诗意的艺术人生上的映现。  相似文献   

17.
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 .  相似文献   

18.
关于勤俭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与俭作为道德范畴,各有不同的含义和侧重,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意蕴。人生之于勤,首先要吃得起苦,耐得住流血流汗,要珍惜时问的分分秒秒,讲究目标专一,才可成就一番事业;躬行俭朴的生活观,使人不会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失去主导与均衡,不去充当金钱和物欲的奴隶,才能磊落行事,涵养品德,提升人格,才能加重人生事业和精神追求的砝码,自立自强,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赵玉品 《科技信息》2010,(33):194-194
在追求存在这一个人生意义的王国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形式上符合人生意义的目标体系和过程体系。在内容上符合持久的,不断提高的幸福、愉悦、自由、坦然的标准和对好的存在、更好的存在、最好的存在的追求的实质。如果做更加广泛深入的追问。我们会发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与存在的更多本性相吻合,追求真善美是求得人生意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蒋国良 《江南学院学报》2001,16(3):12-15,28
美与人生是个永久的话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通俗地分析了美的对象与动植物的人的关系,确证了美的产生和存在意义。美是人创造的对象,美与人生相伴相生,对美的追求,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生的审美理想影响着的实现,人生之美,在于不断地创造美,美的实现应该是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