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伟伟 《科技信息》2007,(15):89-89,105
随着道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山区道路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现就S230线红山嘴口岸——阿勒泰公路改建工程(某段)如何掌握山区公路施工技术及如何做好山区公路的水毁防治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大幅度降低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率,以实地测试、调查方法以及心理认知机理,概括了山区公路的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了驾驶人员的安全认知和行为特性,指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须以初次使用该道路的驾驶人员为设计依据。研究了山区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大幅度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杨莉 《工程与建设》2014,(1):140-141,144
随着日益加重的交通荷载,沥青路面病害越发突出,如何控制路面早期病害的发展,恢复路面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对公路养护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文通过山区道路早期病害的成因,乳化沥青在道路早期病害处置中的特点和方法,分析其在道路早期病害处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公路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山区道路的地形和地貌变化很多,地质结构复杂,岩土种类繁多,给山区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增加了道路勘测和设计工作项目的数量,施工难度也增大,项目成本要高于非山区高速公路很多.根据笔者多年勘察、设计山区公路的经验,对山区公路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山区居住着众多的劳动人民,有大量的耕地,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地块狭小,坡地不平,给山区人民的生产劳动造成很大困难,劳动量极大,劳动强度极高。自从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光辉指示以后,山区人民也迫切要求机械化。这就要求有适应山区特点的农业机械。目前出现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适应山区特点的拖拉机,这对山区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使得我国山区道路沿线的山地灾害广泛发育,5.12汶川地震诱发的生山地灾害使得山区道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两年多时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其中震后崩塌滑坡主要以小型的堆积层崩滑为主,且分布范围广,而震后的泥石流则表现为规模大、频发性、群发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保证山区道路的畅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威胁道路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提出了震后山区道路灾害防治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贵州山区商品经济?发展贵州山区商品经济应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是理论上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发展贵州山区商品经济,应采取从流通入手的发展战略。从流通入手,通过抓流通来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建立起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打开贵州山区经济腾飞的道路。一、对商品经济本质特征的再认识发展商品经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对商品经济本质特征的再认识。弄清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我们研究如何发展贵  相似文献   

8.
山区道路由于技术等级较低,车辆转弯时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在考虑双向坡度的条件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车辆转弯行驶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侧翻稳定系数的表达式。在给定参数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各因素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山区道路车辆侧翻预防对策与控制措施,为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防止侧翻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十一五"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最大的"势",在海西建设中,地处山区的道路运输企业如何对接海西建设,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笔者结合福建闽通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尚亚林 《广东科技》2012,21(23):164-165
山区道路沿线地形地质的情况比较复杂,受道路线形的影响和制约,道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存在高填和深挖。首先对山区公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进行介绍,提出了边坡防护一般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的具体方法,为山区公路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道路的安全运输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山区道路为例,其多位于险山峻岭地区,道路方向多回绕曲折且横纵坡度较大,多数山区公路路基均属于高填、深挖状态,特殊地理位置还会以隧道或高架桥方式穿越,如遇频繁降雨或道路积水,年久极易发生滑坡、塌方等安全事故,重则致人伤亡,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凸显,加之山区公路养护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养护不到位会造成路况的损坏,也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山区道路常见的水侵蚀病害为由,分析成因,归纳总结实际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病害防治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物质基础。道路是交通的基础,担负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的中转、集散的功能,在交通网络中起着“结点”的作用。道路的建成可以使土地使用与开发得以迅速发展,对商品流通、发展经济、开发山区和旅游事业发展等发面都有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路网结构、功能划分、路幅、断面、平面交叉、交通组织等方面浅析梅州市的道路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3.
山区市职业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是信息化建设又是山区市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条件。如何加快山区市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对当前山区市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山区道路沿线地形地质的情况比较复杂,受道路线形的影响和制约,道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存在高填和深挖.首先对山区公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进行介绍,提出了边坡防护一般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的具体方法,为山区公路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道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角度对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环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岩溶山区的特殊地形和地表结构,以及山地型亚热带气候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区域,是影响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和方面,该环境对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占地、工程措施布设等产生特殊影响,增加了该区域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的难度和工程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今图书馆界在如何对待传统与现实,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等问题上的困惑,作了回答:走图书馆经济情报服务无偿、补偿与有偿相结合的道路,将是目前条件下唯一可能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立舟  唐德兰 《甘肃科技》2011,27(6):128-130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特别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多变。随着西部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向山区、丘陵地区延伸。然而,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地段)。它们给道路的选线、工程设计、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道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了危害。而其中滑坡是主要的山区公路病害之一。由于山坡坡体或路基边坡发生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造成财产和人员的损失。所以,应结合工程实践,在对造成公路滑坡的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对公路滑坡的处治办法和原则进行论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山区公路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的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养成正确的驾驶习惯,掌握正确的驾驶技能,了解驾驶环境中的危险,了解必要的道路法规和驾驶安全要求,从而能够识别道路危险及处置措施,这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涵洞是用于公路排水的构造物,在山区道路建设中应用比较普遍.尽量单个涵洞施工量不大,费用也不高,但因数量较大,工程总造价往往较高.为了进一步控制涵洞施工的工程造价,该文从经济性的角度探讨了山区道路涵洞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