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场地的不均匀沉降是导致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沉陷作用下埋地管道进行研究分析,将管道跨越区分为沉陷区和非沉陷区,非沉陷区管道的变形可利用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推导出其挠曲线方程,沉陷区管道变形可模拟成三次曲线方程,然后利用边界条件,求得沉陷区管道的内力和位移方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管道的最大应力位于沉陷区与非沉陷区交界面处,且沉陷区管道的最大应力主要由管道内压产生的轴向应力与沉陷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力和轴向应力共同组成,非沉陷区管道主要承受内压产生的轴向应力,故管道内压的影响必须考虑;沉陷量、沉陷区宽度、管径、埋深是影响沉陷区管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沉陷量、沉陷区宽度的影响最大,而埋深主要影响管道的轴向应力,对弯曲应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物业管理后期服务的精细化、收费正常化,几十年不变的串联式采暖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采暖分户计量。相应的这也解决了采暖管道占用空间、影响室内装修等问题。近年来,居民小区的室内采暖管道普遍采用了塑料地埋管采暖系统。及时搜集、交流地埋管采暖系统在设计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去完善普及,使其成为成熟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3.
<正> 渗灌是水分利用率很高的灌水技术,尤其适合果园灌溉。 渗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支管和毛管两级,均采用成品PE管。支管管径44毫米,长度依地块大小而定,一般不宜过长,选在50米左右。毛管(即多孔渗灌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物业管理后期服务的精细化、收费正常化,几十年不变的串联式采暖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采暖分户计量.相应的这也解决了采暖管道占用空间、影响室内装修等问题.近年来,居民小区的室内采暖管道普遍采用了塑料地埋管采暖系统.及时搜集、交流地埋管采暖系统在设计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去完善普及,使其成为成熟的设计、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属公司开发的商品房小区采用地埋管采暖系统设计、施工案例,对分户计量中单管串联式、放射双管式、环形同程式采暖系统在多(高)层建筑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球墨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下的输水管道,管道防腐是制约着管道使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可采用的防腐技术一般为沥青喷涂。由于普通的沥青含有害物质,通常只能做外表面喷涂;管道内部由于管径太小的缘故,一直是制约着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作者结合为美国制造的相关设备原理,通过技术改造,制造出能生产适用于输送饮用水的小管径球墨铸铁管的沥青防腐喷涂技术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以期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6.
球墨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下的输水管道,管道防腐是制约着管道使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可采用的防腐技术一般为沥青喷涂.由于普通的沥青含有害物质,通常只能做外表面喷涂;管道内部由于管径太小的缘故,一直是制约着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作者结合为美国制造的相关设备原理,通过技术改造,制造出能生产适用于输送饮用水的小管径球墨铸铁管的沥青防腐喷涂技术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以期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7.
复合换热情况下肋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一般梯形肋在复合换热中的特性给予一综合评估,详细讨论了肋间距与肋高的相互关系对单位面积上的肋片散热量,辐射散热量的影响,定量给出了肋片总散热量与辐射散热量在不同黑度情况下随W/H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搭建管道泄漏试验模拟平台,结合声发射(AE)技术,对管道泄漏AE信号的影响因素和初步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传播距离、泄漏孔径、压力与AE信号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实现管道泄漏的定位。结果表明:AE信号频谱幅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衰减趋势;泄漏信号的频率随泄漏孔径的增大向低频集中,随压力的增大向高频扩展;传感器间距较小时,互相关分析法能够得出理想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聚乙烯燃气管道的研究工作,但真正意义上讲,大规模的投入使用是在2000年之后在高分子材料的飞速发展的促进下,聚乙烯管道其优越性才开始逐渐显现。在一定管径下,聚乙烯管不论是从施工成本还是在施工进度上都远远优越于钢制管道,并在近些年成为了城市燃气中低压管道使用管材的首选。随着聚乙烯管在城市燃气中低管道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聚乙烯管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也逐步提升,本题主要针对PE管施工要求、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PE管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以前是通过增加一通用型波纹补偿器的方式来减少增压膨胀机出口管嘴的应力,但盲板力的增加会增大膨胀机管嘴受力。为了降低盲板力,采用取消波纹补偿器,增加弯头和管子长度等措施,靠管道自补偿的方法来改变管道的一次、二次应力,从而降低膨胀机管嘴受力,最终满足膨胀机厂家提出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等几方面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上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不同河段的受损程度.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8m;(2)植被盖度减少始于草本植物盖度受损,与群落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相同,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在地下水埋深大于6m之后,植被盖度不断减少则是由木本植物盖度的减少所引起.(3)生态受损程度可归为三类:潜在沙漠化类(轻度退化),轻度沙漠化类(中度退化),中度或重度沙漠化类(重度退化).三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2.
植筋间距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应用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很多,该文对其中剪切销钉间距进行理论的有限元分析,通过不同直径的钢筋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不同埋深的计算,对结果的应力图进行分析,统计比较得到植筋深度与植筋间距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无水压条件下分别对三种管径的球墨铸铁管T型接口进行了轴向拉拔试验,得出了各自的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对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管径越大,管道轴向拉伸最大值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污水管道为紧邻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干管,该污水管为雨污合流管,埋深大,日流量大,污水水位高,无其他污水管可实行分流。针对这一现状,人们研究出一套如何掏底施作连接井、怎样带水切割改移并封堵旧管道的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的实施,成功地解决了带水作业的施工难题,通常不需要潜水员水下作业,提高了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以双原子模型为例对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势能参数和势能展开项对相互作用势能及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吸引能指数和吸引能系数的增大,平衡态原子间距减小,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大;随排斥能指数的增大,原子平衡间距增大,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随排斥能系数的增大,原子平衡间距增大,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减小.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随势能展开项项数的增加原子平衡间距不变,弹性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郑州某深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11.2m,因工程场地附近存在沟渠,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含水量丰富,对基坑开挖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坡顶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等进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基坑每一段的开挖,坡顶位移与深层水平位移会发生骤然增大,地下水较丰富侧的位移量更为明显。随着支护体系的完备位移量逐渐得到控制,在开挖至基底后,位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张祥辉 《河南科技》2013,(19):62-64
本工程以全寿命周期理念,指导杆塔基础及电缆排管优化。结合电缆走径通道环境,根据地质条件和电缆构筑物受力特点,合理选择本工程杆塔基础和电缆构筑物型式。钢管杆采用C30灌注桩基础,电缆构筑物采用电缆排管直埋、电缆拉管穿越及电缆工井。非过路段电缆,采用排管直埋方式,安全适用、降低投资。过路段电缆,采用拉管穿越方式,技术先进、安全适用,避免路面开挖对交通影响。合理优化拉管埋深,确保拉管与其它地下管线相互安全、互不影响。根据电缆容量、拉管埋深以及方便工井内作业等要素优选电缆工井体积。桩基础根据地质报告优化设计,减少工程材料量。通过对杆塔基础和电缆构筑物优化及创新,节约工程材料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节省投资。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喷水管灌溉技术喷水管(也称喷灌带)灌溉形式的管道系统由主管和喷水管组成,其工作压力为4-6m。主管与喷水管之间以接头相连,可灵活拆接。主管上设有闸阀,主管管径72mm。喷水管为特制软管,管径(折幅)70mm,喷水管上布孔间距210mm,每隔210mm设三个孔口的称为三孔管,设两个孔口的称为两孔管,两(三)孔口的连线与喷水管管轴线垂直,孔径约0.5mm。每条喷水管长度为100m,喷洒宽度3-4m,喷洒高度1-1.5m。100m长两、三孔管喷水量分别为7.5m3/h、10m3/h。一般情况下三孔管应用得较多。上述灌溉方法主要用于旱作物灌溉,尤其适宜低杆作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21,(2):115-117
我国地质类型复杂多样,大开挖埋管施工技术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一项新型的管道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应用而生,其具有环境破坏小、施工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但是,该作业属于隐蔽工程施工,存在作业环境不明、风险因素错综复杂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对扁管管片每单元4个涡产生器强化板芯进行了传热传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板间距一定,涡产生器高度一定时Nu数和f数随涡产生器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板间距一定,涡产生器攻击角一定时Nu数和f数随涡产生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H/tp的比值小于一定值后,Nu数增加的不太显著。作了涡产生器式强化板芯与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板芯,在相同泵功率及相同温度条件下换热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换热增强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