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考察赫胥黎作为"达尔文的斗犬"的形象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它在中国的学界和公众中广泛流传,一直没有受到质疑。然而,该形象简化了赫胥黎与达尔文进化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一个历史神话。19世纪末,"达尔文的斗犬"的形象在英国科学史中被建构起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科学史研究的深入,它才逐步被解构。通过介绍德斯蒙德的历史解释模型和新近的科学文化史研究,可以对赫胥黎为何支持和宣传达尔文进化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G.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证明:在杂交的情况下隐性性状保存在杂种后代中,并没有消失。这一发现对进化论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当詹金给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设置重大障碍时,它支持了达尔文学说。如果达尔文知道孟德尔对于遗传研究(后来被称作遗传学)的科学贡献,那么进化思想发展的历史将是另一种情景。  相似文献   

3.
传播达尔文进化论的斗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C. Darwin,1809-1882)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以坚强的毅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专心致志的研究,写出了不朽的名著《物种起源》。他在该书明确提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理论,解释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他的著作曾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宗教界和哲学界,但也受到了强烈的攻击。一百多年来,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伟大意义。达尔文在他的著作发表后,由于工作和健康的原因,直接参加论战较少。因此,以英国的赫胥黎(T. Huxley,1825-1895)、德国的海克尔(E. Haeckel,1834-1910)等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学家,在逆境中勇于驳斥各种错误论点,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确实引用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一味责怪达尔文。有的认为,达尔文把马尔萨斯《人口论》纳入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马尔萨斯学说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这便是达尔文的“错误”;有的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达尔文盲目地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并以它为理论指导,解释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曾经质疑,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自然选择理论不过是一种同义反复。对此,进化论的支持者们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主张自然选择至少部分地解释了进化过程,是有着具体标准而非同义反复的。不过,20世纪的生物学家对于自然选择机制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进化观念。同时,这三种进化观念的发展,也体现出了自然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不仅在社会科学上有巨大的贡献,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功绩。他在生物科学上输进了不少的革命思想,使生物科学得到了新的生命。他和马克思首先对达尔文的发展观点给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对达尔文引用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到生物界,以生存竞争、自然选择来解释进化表示不满。他说:“在达尔文的学说中,我同意发  相似文献   

7.
华莱士与达尔文共同发现了自然选择原理并引发达尔文革命已经成为我国公众理解进化论历史的常识之一,这种理解带有辉格史色彩,在皮特.鲍勒的非达尔文革命视角下可以也值得得到重新的审视。华莱士与其他有可能成为共同发现者的生物学家一样,其思路与达尔文存在本质差异,达尔文对华莱士事件的反应主要也是出于一种学术之外的考虑。19世纪进化论的主线是斯宾塞主义而不是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独树一帜的,并且是早熟的,澄清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国外非达尔文产业的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8.
华莱士时常与达尔文一同出现在科学史叙事中。他独立发现自然选择原理,促成《物种起源》问世,在“达尔文革命”中坚定捍卫达尔文主义,被同行誉为达尔文“真正的骑士”。然而他在思想上并没有唯达尔文马首是瞻,而是发展出一套奇特的“灵学进化论”,努力将钱伯斯一达尔文的自然进化学说与进步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协调起来。他曾成为当时一名出色的公众意见领袖,而后却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芒一道消隐了。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功利主义自然选择学说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文的进化论范式中有五大理论,自然选择学说只是其中之一.达尔文的贡献在于用功利主义解释生物进化.其关于生物本能是利己性的,自然选择的路径、动力、方向和标准也是利己性的观点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可以被证伪的.本文提出:生物是具有利他和利己的双重本能,自然选择的动力、方向和标准是在利他和利己之间获得平衡、稳定和和谐.自然法则的工作机制是维护整体的平衡、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重要概念。达尔文之后,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形成了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适应主义和反适应主义。适应主义者认为,自然选择是万能的,生物的进化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反适应者主义者则认为,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生物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化。鉴于适应主义的广泛影响及其在理解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澄清适应主义的含义及其形式,阐明适应主义与反适应主义在生物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的争论,并指出适应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及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开始试图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明人类利他行为,但却不愿意复活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残酷涵义.因此在其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群选择和亲选择理论,在群体和亲族的范围内解释了利他主义行为.艾利奥特·索伯和大卫·斯洛恩·威尔逊在他们<向着他人:非自私行为的进化论和心理学>一书中,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即将群选择理论精致化,细分为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根据这一进化模型,尽管在群内选择中利己主义占有优势,但在群间选择中利他主义占有优势.从全球范围看,利他主义将得到进化.  相似文献   

13.
严复天演哲学思想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西方近代进化论学说以及思想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积极吸收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严复天演哲学主要解决的是作为"天行"领域的生物进化学说及其自然选择机制与作为"人治"领域的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首先,严复通过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和自然选择机制提升和泛化为一种普天之"道",使其适用范围超出了生命现象的领域而成为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普遍有效的原理,从而将"天行"与"人治"统一了起来;其次,严复强调,在遵循"人治天行,同为天演"的前提下,要突出发挥"人治"的作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才能取得进步而不遭淘汰。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作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利他主义两难表现为个体间在生存和繁衍机能上的竞争与自然界中的个体利他特性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较之个体选择理论(如,亲属选择理论和互惠利他主义),群体选择理论更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群体选择理论消解了亲属选择理论和互惠利他主义中可能存在的假利他行为,即,亲属选择理论和互惠利他主义所界定的利他行为最终都可能促进(或至少补偿)利他行为者本人的生物适应性,从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利他主义;而群体选择理论却使得利他行为者促进群体的生物适应性成为可能。针对群体选择理论解释生物利他主义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群体内的颠覆问题,但是群体选择理论者通过发展出多层次选择理论而成功回应了这一问题。不过,群体选择理论的解释仍有一些无法令人信服之处,因此,我们或许需要一种比群体选择理论更为精致和全面的生物学理论来解释利他主义两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不断研究,其物种概念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类型的生命统一体在其类属过程中形成了物种概念,也奠定了对物种缺陷进行规范性探讨的框架。通过把物种缺陷划分为作为需求的缺陷和作为伤害的缺陷,黑格尔区分了不同的环境影响在物种生存过程中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自然规范和精神规范的对比,可以更好地凸显黑格尔哲学中自然和精神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真与意义是从逻辑与哲学的不同视角对语句真的两种不同解读,戴维森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成功地以经典逻辑的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其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实现了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彻底解释。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探寻方式,无疑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自然选择保证人类认知能力具有适应上的可靠性,但后者并不能保证认知能力在获得真理上是可靠的。由于我们不具有确切的证据肯定真信念比假信念更能增加有机体的总适应度这一前提,因此连接自然选择与认知能力真理可靠性的原始论证是不成功的。但对该前提的某些质疑大多是没有真正根据的,而在归纳意义上的“诱人论证”可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然种类是否有本质的问题,本质观认为自然种类都具有本质,其划分也是基于本质进行的;而其反对者主张自然种类没有本质,分类是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目的而进行的。面对生物学中物种和进化等的挑战,自然种类的本质观应从传统的强本质形式向弱的倾向性本质形式转化。  相似文献   

20.
陈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83-86,112
以自然辩证法方法论为理论阐释模型,论述了自然辩证法是当代美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从如下三方面加以论证:第一,自然辩证法准确揭示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第二,自然辩证法深度阐释审美意识的发展机制;第三,自然辩证法完整说明审美意识的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