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ESP教学中的专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分析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广东科技》2008,(22):61-62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状,详细分析了ESP教学中专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内涵,并结合作者自身文秘专业ESP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在ESP教学中有效整合专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ESP可以再细分为普通用途的ESP和专业用途的ESP。大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ESP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基础知识,普通英语教师接受专业基本知识培训后可以胜任ESP课程教学。大学低年级宜开设普通用途的ESP课程。在ESP课程教学中.ESP教师需要选择或自编适合学生和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教材用于教学;为了强化ESP教学,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唐煜 《科技信息》2012,(36):I0094-I0094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护理英语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与综合性。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在练习环节另外加入护理英语。通过学习、练习护理英语,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显著提高。另外,由于护理英语的语言情境贴近工作实践,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同时既能巩固专业知识,又能加强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以ESP教学理论和教师互动发展理论为指导,对高职院校ESP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高职院校的ESP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ESP教学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ESP教学团队建设原则,并构建了在ESP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实施的ESP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ESP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互动发展以及ESP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发展等具有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由通用英语(EGP)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型。为了顺应这一改革趋势,部分高校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开设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ESP课程。《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医学院校为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ESP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医学知识为依托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该文旨在探索ESP转型发展中《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教学检验其可行性与效果,以期促进医学院校ESP教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够用为度”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教学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的原则.本文以所在院校机电类专业EDA课程ESP教学实验班为例,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和跨学科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试图寻找到高职工科类专业ESP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阐述ESP理论和对比我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对ESP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分析制约ESP教学实施的因素,提出高职院校ESP教学应实施EGP+ESP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夯实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提高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为高职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大学EGP阅读和写作教学层面以及ESP教学层面存在的弊端,选择材料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构建具有专业适应性的、融合ESP阅读及写作教学的大学EGP阅读及写作教学架构的可行性。指出借助语法隐喻相关理论,构建定制化大学英语读写架构不仅是大学EGP教学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且专业定制化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对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及写作兴趣与技能,乃至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ESP教学与EGP教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的EGP教学历史悠久,是学习ESP的基础;ESP教学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新”产物,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主要途径,离开EGP就不可能学习ESP;反之,学习ESP也有利于促进EGP的学习,在ESP教学中,要认识和处理好ESP与EGP的关系,并注意根据ESP的专用与实用的独特性,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崔华芳 《科技信息》2008,(18):243-243
大学是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有专业的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ESP和普通英语的区别入手,简单探讨了ESP教学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ESP课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应用,该课程主要目标和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引入ESP课程的必要性,并从ESP课程设置、以生为本理念、课程教材编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阐述如何将ESP课程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颁布,我国各高校也纷纷以其为风向标,随之开展新一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其中,ESP教学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因其专业特色鲜明,具有开展ESP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安院校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通过对公安专业用途英语的涉猎及学习,获得在该领域的研究及交流能力,必将起到从高中阶段的通用英语学习过渡到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的不可忽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有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从应试走向应用的成功转型。通过多项问卷调查分析及实地调研,尝试从学生专业学习角度和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探讨公安院校实施ESP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高等护理院校护理营养学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符合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的需要。为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学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开设护理学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营养学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专业领域或职场交际中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遵循ESP教学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教学方法等策略原则,应用ESP理论和方法对英语教学进行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ESP教学能够培养具备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文阐述了ESP在中国高校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学生的客观需求,并提出了通过ESP教学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策略,探讨ESP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源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88-88,74
护理实践教学是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找出现存问题,提高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改进教学方法,紧密联系临床,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护理技能过硬、适合社会需要、贴近岗位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刘悦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5-118,122
本文在对中国普通本科院校ESP教学及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将ESP的目的分类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从与基础英语教学相结合、衔接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和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提出ESP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据此三种原则对ESP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在时间上将ESP课程设定在本科二年级开设;在课程性质上定位为衔接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目标设计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教学内容以学习者使用目的为基础但强调专业差异性;教学模式的设计根据技能的需求不同设定有任务型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最后,讨论ESP教学实践中师资和教材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围绕向临床护理一线输送高技能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重点利用岗位技能操作项目为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孕育出专业建设成果。专业建设成果体现在5个方面:①教学计划“双方制定”;②培养过程“双向参与”;③师资队伍“双师合一”;④评价方法“双向考核”;⑤实训基地“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ESP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SP教学作为衔接大学英语综合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桥梁,在各高校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ESP教学中的师资问题、学术地位问题、管理问题、教材问题却成为其发展壮大的瓶颈。所以,ESP教学应在培养合格教师、改革现行职称评定体制、成立ESP教研室、教材编写准确定位等方面着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刘子璇 《科技信息》2012,(36):207-208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一直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但是完全的基础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朝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方向发展,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本文重点剖析了国内大学英语ESP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