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即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组织团伙化。同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要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育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等四点建议与对策,以期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缺陷。要切实减少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筑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预防犯罪网络,切实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初级社会群体的三个基本形式,即家庭、邻里和自动小群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并提出了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社会原因,指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彤霞 《科技信息》2009,(21):I0216-I0216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经历短、涉世浅、作案动机和目的单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青少年自身素质差,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社会的栋梁,但是,青少年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更严重的是在他们成长里程碑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障碍。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思想都会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社会上不良东西的诱惑,被坏人加之利用,从而诱发青少年犯罪变成了少年犯。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家庭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系,以及家庭因素对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用、意义。旨在更好地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让青少年以健康的姿态迈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7.
杨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189-189,191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加之近年来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也对青少年起着不可低估的毒化作用。此外,由于青少年自身在生理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板眼易走土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出诸多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失控、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当。要在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
杨帆 《海峡科学》2001,(5):21-23
近期,围绕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这个主题,市综治办组织我们深入家庭、学校、社区调查,走访公、检、法、司机关和有关专班,参看有关档案和资料,全面地了解了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情况.调查认为:近年来,在市委领导下,我市积极开展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今年市委又将其定为"三大基础工程"之首,命名"健康成长工程",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市领导对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心理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新特点、新类型犯罪不断出现。要建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多元整合的心理矫治模式。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辅助力量,共同预防高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出诸多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的失控、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当。要在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苏武斌 《科技信息》2011,(31):384-384,399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犯罪动机简单,手段残酷,结伙作案,社会危害性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今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虽然我国对预防和消除青少年犯罪现象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地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仍很频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分析青少年的犯罪心理,找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文涛 《科技信息》2012,(25):14+21-14,21
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而充分发挥学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则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预防犯罪的决定性环节。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激情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要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预防激情犯罪。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逐步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也不同程度的有所加强,许多青少年树立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也有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履行一种形式,却不注意教育效果。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因此,  相似文献   

16.
孙晓红  边立涛 《科技信息》2009,(27):I0389-I0389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是“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都趋于成人化,并且易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现象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无疑就成为当今社会、学校、家庭的一个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前青少年犯罪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神圣使命,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预防青少年本身违法、犯罪知识和意识的传授。二是对青少年在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方面进行保护的知识和意识的培养。因此,研究当前法制教育过程的缺陷与对策、研究学校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提升,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从众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剥离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矛盾和家庭教育模式入手,详细分析了家庭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并提出了家庭在日后防范青少年犯罪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面对这一严峻性问题,本文拟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征、因素及预防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