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现代大学理念是办好现代大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的大学教育经历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变革,曾为国家兴盛做出过重大贡献,但还存在一些弊端,为让大学教育迈向未来,与国际接轨,就要改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让一流大学影响和带动其他大学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站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近几年间,国际关系的动荡对中国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警示和要求。放眼未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应服务于建立更为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在部分顶尖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全英文的教学科研环境,形成支持中国科学家更多参与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的体制机制。相信这些提升中国科研“软实力”的举措会对中国科技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疫为世界抗疫作出了贡献。首先,中国采用了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取得了好的抗疫效果,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方法借鉴;其次,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提振了世界抗疫的信心;再次,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极力倡导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最后,中国率先打赢了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消减了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洞察国际局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不断彰显负责任、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形象。中国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魏玲 《世界知识》2020,(9):23-24
"百年大变局"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国的变化。随着综合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世界定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对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产生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些变化和影响,我们需要探讨三个问题。首先,中国的世界定位究竟是什么?其次,大国地位追求的策略一般有哪些?最后,大变局形势下,中国的地位追求和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目标追求之间如何协调?中国外交该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素有“阳光之城”的美誉,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协会第37届世界大会今年4月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该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协会的昨天和今天国际关系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成立于1959年,其总部先后设在美国的丹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匹兹堡大学、南卡罗莱纳大学、杨百翰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本届世界大会则是由亚利桑那大学与当地的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合作主办的。国际关系研究协会主席过去一般由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界名气较大的教授担任。如中国学术界较为熟悉的肯尼斯·博尔丁、布鲁斯·拉塞特、詹姆斯·罗森  相似文献   

7.
贾斐  周宪 《科技信息》2010,(9):182-182,19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建构.是科学发展观在外交领域上的新体现,是是对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发展,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新提升和新促进,对于指导中国新时代的对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晓龙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25-1127,1140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潮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而且对当前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之所以越来越被国内外教育界重视,最重要的背景是全球化步伐的迅速加快,可以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必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有  相似文献   

10.
虽然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不是国际关系理论中长期居主流地位的两大流派。但两者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它们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以及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合作与纷争的理解有很大分歧。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互相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力于世界新军事变革所带来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从更新军事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形式.探索新时期军队院校在军事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式上思考信息化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该组织属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系中的哪一种?本文试图从国际协和的角度理解上合组织及其未来。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合组织迫切需要国际协和。上合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可能更容易接受国际协和为目标、为手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国际协和及其研究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中,concert of powers一直被译为"大  相似文献   

13.
本刊启事     
丁柳杨 《国际学术动态》2005,(4):F0003-F0003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和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必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民素质的大幅提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大力提倡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教学中大力倡导和发展学习者自主。“自主性语言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分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在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下,工程图学课程如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及教学手段、考试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新思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为国家造就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强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的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7月13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秘书处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报刊社、出版社和网络媒体的近百位女性专家学者和媒体工作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女学人们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的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6.
侯爱霞  蒋祖维 《科技资讯》2009,(23):190-190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但职业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现在教育理念和就业观念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还面临着众多的考验和困难。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应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已经成功的一些模式,来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完善中日高等教育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吴玲 《科技信息》2009,(3):11-11,8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大学体育中表演类项目课程的创新进行研究,提出现代高校教育应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百姓生活,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是继往开来的伟业,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之所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进入大学校园、融入大学教育、走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克服教育功利化的倾向,树牢"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教育理念;有助于理解和践行学校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有助于充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虚、空、大。  相似文献   

19.
佛山科技学院要实施“与国际接轨为特征、适应世界新产业革命潮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超常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应是:以“上水平、增效益、创特色、求发展”为中心,深化改革,走一条与国际接轨的、超常规的发展道路,逐步把佛山科技学院办成佛山市和广东省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科技与信息服务,参与地方决策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同时提出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强调不冲突、不对抗,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既是我们针对当下世界形势提出的外交战略目标,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国际社会成员的合作,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而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对于当今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