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离不开雏护和保持社会的公平。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二、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公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而公民道德教育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形成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公民道德教育格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没有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我们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就难以实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妇女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男女共同发展、男女和谐的社会。妇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妇女应该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没有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我们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就难以实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钟澳 《科技信息》2007,(35):35-3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党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将在全面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指出,树立和谐消费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建设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构建目标,它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弱势群体问题,他们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各种不和谐因素,归根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就是实现资源或利益的平等分配,尤其是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同时,社会公正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反映了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思想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1.
齐敏 《科技信息》2007,(19):246-24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构建目标,它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弱势群体问题,他们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文章分析了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伦理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则意识的两个基本维度;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则意识应该着重协调与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使社会规则的安排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平等交往、共同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非对抗性的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民主党派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准确领会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规律,积极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五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项重大任务,六中全会更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宫民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宗鲁坤 《科技信息》2011,(14):46-46
创先争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为此,本文将从创先争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特点、关系、意义及如何体现党员先进性等方面来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创先争优的着力点这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邹丽芬 《科技信息》2009,(32):73-73,7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和"传统美德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率先垂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共同愿望。全社会的和谐取决于社会中的每个单位细胞的共同和谐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构建和谐校园做起。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本文从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出发,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村牧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对农村牧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及问题,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全面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