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5月19日,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安装完毕,开始了持续观测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使命。在这次"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参与了由华裔科学家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AMS核心构件——永磁体系统,为AMS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现阶段的大科学研究更多是指需要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2.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法磁谱仪是人类送入太空的大型高能粒子探测器,其实验的物理目标是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暗物质及精确测量宇宙线的成分和能谱。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Spectrometer,AMS)是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唯一的大型高能粒子探测器,也是人类送入太空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AMS实验是丁肇中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参加AMS实验的科学工作者来自三大洲(美洲、欧洲、亚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共有60个大学或研究机构的600多人。AMS实验AMS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探测器AMS-01于1998年6月2日至6月12日搭载美国航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完成了升空以来的首要任务——将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太空粒子探测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后,该磁谱仪将伴随国际空间站的有生之年,持续观测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相似文献   

5.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完成“绝唱”之旅。图为“奋进”号于5月停靠在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11,(12):8-16
今天的座谈会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世界阿学》编辑部和《文汇报》科技部联合主办,座谈会约题目是“物理学未来与中国基础研究——从丁肇中正在实施的AMS项目看基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驶入寰宇,并已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之旅。  相似文献   

8.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正从第一座空间站(1971年的苏联"礼炮号")到至今依然环绕地球的国际空间站,这些太空营地为人类(还有植物、昆虫和啮齿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冒险提供了安全港。简言之,空间站的科学研究是围绕太空中所缺乏的东西——重力而展开的。如今已进入太空时代几十年,但科学家依然不清楚的是——从宇航员的骨质流失到钢笔和打印机里的油墨流动,微重力会造成哪些伤害和带来哪些好处。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原本能提供一次持续两星期的太空测试,而空间站能提  相似文献   

10.
避开上海八月的酷暑,在气候凉爽的瑞士日内瓦,位于瑞、法交界处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我有幸再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八年前,我曾来过这儿采访丁教授和他领导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02),2011年5月,AMS-02终于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被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吴沅 《自然与人》2011,(4):10-12
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谢幕飞行,将"阿尔法"磁谱仪(AMS-02)送往国际空间站。AMS-02是寻找反物质的又一把神奇的"钥匙",在今后数年里它将在浩瀚苍穹中寻找可能存在的反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1日16点40分,按照国际空间站的既定工作计划,搭载"联盟MS-10"号载人飞船的"联盟-FG"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火箭发射中心升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要实现6个小时内快速对接(此前世界各国通例为2天时间对接),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作为国际空间站第57、58名远征队成员,要执行约半年的驻留任务。黑格是首度执行  相似文献   

13.
1998年6月3日北京时间6时10分,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开始了一次神奇而重要的太空之旅。这次航天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是因为“发现号”负有一项重大的科学使命,即把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Spectromeer,简称AMS)送往太空。AMS实验是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中国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有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科研机构参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在201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太空飞行任务——意在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和人员——以此结束美国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波音公司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飞行的资格认证,其开发的CST-100载人飞船将在2017年4月进行无人驾驶试飞,7月进行有人驾驶试飞。根据NASA评估,CST-100既可以成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主力,也可以作为空间站的紧急救生艇,届时可携带4至7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轨  相似文献   

15.
一代天娇和平号站1995年4月26日,是一个令人极其难忘的日子。经过10年奋斗,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对接上最后一个舱段——"自然"舱。至此,这一庞大的空间复合体全部组装完毕,它重达120多吨,还不包括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的重量。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座在轨道上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27日,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举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拉开了序幕。在今后两年里.它将先后与神舟八号、神州几号和神州十号三艘飞船分别对接,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研制和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面对这一航天动态,人们不禁要问:空间站的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简况。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9月5日宣布,将波音公司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数个航天飞机维护机库中的一个作为"太空出租车"建造场地,并将用于太空往返的CST-100飞行器更名为Starliner。2010年,根据美国新太空计划,美国航天飞机编队将于年底退役,这就意味着有一段"空窗期"将依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当年2月,NASA选定了包括波音在内的7家公司设计研发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输体系。不久,波  相似文献   

18.
正20年前,冷战结束尚未超过10年,NASA宇航员比尔·谢泼德(Bill Shepherd)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尤里·吉德津科(Yuri Gidzenko)一起挤进一艘联盟号飞船,在万圣夜那天进入近地轨道。两天后,他们乘坐的小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那时候的空间站规模只是现今的一部分。他们的抵达拉开了20年来宇航员常驻国际空间站的序幕。而在NASA领导的国际合作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又持续了10年。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美国航天飞机计划飞行8次,次数与去年一样多,是历年来的最高纪录。为实施这8次飞行任务,约有1万人参与,并耗资约40亿美元。这8次飞行的安排如下: (1)1月13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开始1993年的首次飞行,也是“奋进”号的第3次上天。在6天的飞行中释放了美国宇航局的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了准备未来建造空间站,宇航员第一次作了一系列的真正太空行走(generic spacewalks)。 (2)3月13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9天中的重要使命是释放第2颗德国空间实验室(spacelab)。机组中的2名德国宇航员,将在密封的实验室里进行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12日12时35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时35分)。一块空间碎片逼近国际空间站,为以防万一。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曾转移到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暂避。美国宇航局说,在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进入“联盟”号逃生舱躲避了大约11分钟。幸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