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助推还是消化泡沫,政府下一步动作将举足轻重手握巨额财政收入的政府,如果一味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助推泡沫;如果用于民生保障,就能促进消化泡沫。2011年3月9日,麦肯锡发布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报告,以"崛起"称之;认为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届时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总额将达1800亿元;  相似文献   

2.
华亭 《世界博览》2011,(15):50-51
外媒曾预言它会成为中国的"香奈尔" 必须让自己的中国元素成为世界品牌——这正是包括"上海滩"在内的中国原创奢侈品品牌的尴尬之处。  相似文献   

3.
吴明德 《世界博览》2011,(13):52-53
法国最知名的百货公司即将落户北京西单早已成为"奢侈品"代名词的老佛爷百货如今二度来华,是否会重蹈覆辙?对于迷恋奢侈品和渴望前往巴黎疯狂购物的人,"老佛爷"(Lafayette)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这家位于奥斯曼大道的百货公司是法国人流量第二大的地方——仅次于埃菲尔铁塔。每年有800万游客光临这家百货公司,因为这里云集了路易·威登、香奈儿、普拉达、巴宝莉等诸多奢侈品品牌。这里也是中国游客最热衷的购物场所,其意义也已超出了一个商场。今后,中国消费者可以不用远赴重洋也能到老佛爷百货逛逛了,因为在北京西单,老佛爷的中国旗舰店预计将于201 3年开业。该项目建筑面积约48000平方米,投资总额36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据称,该店将延续法国老佛爷一贯的华丽装修风格。  相似文献   

4.
唐莹 《科技信息》2007,(16):171
什么是奢侈,什么是奢侈品,应该发展奢侈品行业吗?奢侈是一种原罪,还是进步的动力?当欲望在引领全球,刚刚走上小康之路的中国人是应该反对奢侈还是应该发展奢侈呢?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通过对奢侈品市场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品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中国奢侈品的营销战略分析,促进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国贺 《世界博览》2010,(17):26-28
来自中国的新贵们从不吝啬自己的钞票,他们已取代了俄罗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英国奢侈品市场的新宠。在英国普通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标志出现的频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在商品出口浪潮之外,中国近两年输出的另一股"浪潮"可能让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印象更为深刻——大批年轻的中产和新贵们远赴英伦消费购物。自从4年前英国成为出境旅游目的地之后,中国的富人们就开始紧随美国人、俄罗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脚步,逐渐成为"伦敦最渴望见到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欲望在引领全球,刚刚走上小康之路的中国人对奢侈品消费的数量将大幅增加。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尽管奢侈品消费只是占人口比重较少的富人阶层或中等收入阶层人群的行为,但对引领消费时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非常大,它会带动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潮流,拉动国民经济。因此,通过对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我国消费者树立持续、健康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在消除奢侈品消费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资料对比以及列图表等方法对奢侈品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品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中国奢侈品的营销战略分析,促进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前景进行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09,(14):8-8
美国《福布斯》中文版最近首次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发现,“富二代”逐渐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力量,超越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奢侈品消费的“后排观众”持续进入,构成了中国奢侈消费新的推动力。同时,二线城市对奢侈品的认知程度和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以往只在中国一线城市经营的奢侈品牌高管,已经纷纷前往二线城市淘金,而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人群,在海外邮购奢侈品也已经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近年些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国民可支配财富的大幅增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根据贝恩公司2012年的调查,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买走了全球1/4的奢侈品。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预计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然而,相较于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中并未涌现出成熟的国产奢侈品品牌,国内市场主要被外国公司瓜分。该文拟通过对瑞士高档品牌江诗丹顿在中国的营销方式与获得的成功进行分析,为中国奢侈品品牌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奢侈品概念、奢侈品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加以总结,同时对奢侈品品牌管理以及传播策略做进一步探讨,并结合中国市场的中国特色讨论品牌管理和传播策略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上应有所侧重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奢侈性消费的忧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奢侈品消费王国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的1500亿美元跌落到2002年的800亿美元。中国的情况则截然相反。2004年,日本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41%,美国为17%,欧洲各国共占16%,中国则占12%,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占全球总量的29%,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1.
李彬 《世界博览》2011,(15):42-43
"达芬奇"的"同伙"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服装领域的假洋品牌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食品和饮料。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强大不等于品牌强大,在全球都在使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些企业还在大肆冒充"洋品牌",许多消费者也在追捧那些"异国风情、品质和出身"的标签。  相似文献   

12.
一度国人认为,中国没有世界闻名的奢侈品,主要原因是企业期望快速回报,不愿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的金钱、时间和力气,没有耐心营造适宜奢侈品生长的土壤。纵观世界上最顶级的知名跑车、游艇、时装、珠宝、名酒以及各类顶级房产等奢侈品,实际上,中国最可能出现奢侈品的领域还是会在白酒行业,因为其中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3.
杨思嘉 《科技资讯》2011,(18):222-222,224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奢侈品这个曾经远离大众消费者视野的贵族产品,正慢慢渗入我国市场,并为众多消费者所青睐与追捧,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已成现实。而奢侈品的营销众人确各执己见,但在大众消费者的心目中,奢侈品就是一种贵族产品,其营销理念也多半为"贵"设计、为"贵"制作、为"贵"适用、为"贵"服务。笔者并不反对这种理念的传承,但为了奢侈品产业的更好发展,我们能否变化视角,以一种"平民"视角看待奢侈品以及奢侈品产业的发展。通过平民化的市场营销,促进奢侈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倪静 《工程与建设》2010,24(1):39-40,43
中国青年建筑师在错综繁杂的建筑潮流中肩负责任重大,对于建筑的创作也将更为艰辛。困惑固然存在,然而,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在"乐"与"艰辛"并肩的建筑创作之路上,中国青年建筑师会走得更远,会发展得更好,最终会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建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沈星 《科技信息》2012,(11):83-83,26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逐渐从生活中的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在电视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做起宣传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已经不能带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坐等旅游者上门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色也需要掀起盖头大胆亮相了。  相似文献   

16.
《上海信息化》2013,(1):40-42
或许是盯上了中国日益旺盛的奢侈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开始进驻中国并以电子商务的方式跑马圈地.从德国男装奢侈品Hugo Boss在2012年秋季开设电子商务平台,到高端品牌Alexander Wang购物网站近期开通,国际大牌们的动作频频预示着:电子商务正成为奢侈品供应商突破传统销售渠道的"下一步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逐渐壮大的富豪和中产阶层造就了庞大的奢侈品市场.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着手抢滩中国市场.奢侈品品牌由于自身价值大的特点使其营销方式更加专一化、特色化.本文归纳了奢侈品品牌赞助营销的类别(体育赛事、艺术赞助、其他文化活动),并提出了具有奢侈品品牌特色的赞助营销原则:匹配性原则.把握品牌本质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对艺术的欣赏就像吸毒,是停不下来的。对于对收藏的价值标准而言,收藏仅仅是一个开始,收藏家同样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所谓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提到奢侈品,人们更愿意将它和高消费联系在—起。近年,奢侈品消费俨然已成为一种高品味时尚的代  相似文献   

19.
周云 《太原科技》2011,(2):61-62
通过分析对比日本奢侈品导入期民众对待奢侈品的消费观念及态度,提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趋势当中出现的危险信号,包括两极分化、未富先奢,传统文化缺失、盲目崇拜日盛等。  相似文献   

20.
看中国     
正1生活纽约时报:中国人转向小众奢侈品LV包和巴宝莉格子失宠了吗?美媒称,尽管经济增长减缓、送礼风气遭打压和人民币走弱终结了中国奢侈品市场高速增长的岁月,但在华投资的国际品牌并不惊慌。更加老练的年轻一代购物者具有迥异的口味、志向和消费习惯,他们正重塑中国的奢侈品风景线。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