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但一提起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尺度,人们就很自然的会联想到欧洲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中国十八世纪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十九世纪末的谴责小说.因为,欧洲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潮流中产生了大批世界一流的文学大师,如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契河夫等,他们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们的作品的进步意义就在于以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梁玉 《科技资讯》2007,(5):91-91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跨世纪文学巨子,他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英国小说中现代主义文学开拓了道路.<德伯家的苔丝>被公认为其杰出代表作之一,自问世即引起评论界广泛关注.文章试图从分析该作品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来理解和诠释此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6.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李新瑞 《科技信息》2010,(30):I0197-I0198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小说中,狄更斯表现出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贫苦的工人阶级的同情,尤其是对儿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在创作这些儿童形象时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狄更斯的这一艺术特色在大卫·科波菲尔、奥利弗·特威斯特、皮普这三个儿童角色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权主义作家.她的作品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又开创了现代英国小说心理分析描写女性形象的先河,对后来的英国文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在其代表作《马德尔米契》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正>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 1871—1945)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一生作品繁多,但因《嘉莉妹妹》而名扬天下。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出不少佳作,但因《德伯家的苔丝》名誉海外。《嘉莉妹妹》的创作于1900年完成,《苔丝》于1891年问世。两篇小说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作家之手,艺术上各有千秋。现就两篇小说的题材处理,人物塑造,叙述方式,思想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新写实小说创作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和现实主义发展的流变史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史学观照.提出其史学价值在于对革命现实主义的拆解,其缺憾是新写实摈弃悲剧情怀和批判意识.新写实文学只能是抗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的一种危机之后又跌入一种新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新写实小说创作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和现实主义发展的流变史中,进行某种程度的史学观照,提出其史学价值在于对革命现实主义的拆解,其缺憾是新写实摈弃悲剧情怀和批判意识,新写实文学只能是抗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的一种危机之后又跌入一种新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2.
《冰雪时代》是英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品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状况的描述,表达了德拉布尔对现代人处境的关心和忧虑。通过文本分析,结合生态批评理论,挖掘小说中所蕴含的德拉布尔对工业文明下扭曲的城市价值观、人类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和人类中心主义这三种生态危机思想文化根源的批判意识,揭示作品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鸟瞰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小说史这个大屏幕上所看到的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三个特点:一、茅盾批判继承了古典小说传统对于“真实”的理解,在六十余年的文学道路上始终信守“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二、志怪、传奇、讲史话本中宽阔的题材、《红楼梦》以婚姻家庭纠葛折射社会风貌的方法,茅盾都深知其中三味,从而坚定了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大时代重大事件的创作思路。茅盾这一风格的形成与他所接受的中外文学有关,与他集革命家、思想家、小说家于一身也有关。三、中国小说史上的小说都具有功利性,茅盾批判了封建文学的功利性,明确表示“我们是功利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重要悲剧小说。哈代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并娴熟地运用象征、巧合等丰富多彩的创作技巧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图景,生动刻画出苔丝这一不朽女性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对女性的桎梏与残害。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到1966年间的文学,习称为“十七年”文学。重新全面审视“十七年”中文学发展,可看出数量众多的还是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去选取和反映生活,且以工农兵为主角的小说。“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小说领域中。沿着“十七年”现实主义小说两条纵向发展轨迹,可知社会生活题材以及冷静客观地反映人性、人情、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几次明显的创作浪潮。但由于当时的历史限制,它们都可谓坎坷行进,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一次断章。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现实主义崛起并迅速发展壮大,乃成其民族文学之高潮;20世纪初至30年代,诸多文艺思潮和批判现实主义进一步丰富了美国文学,遂再成其文学之高峰;逮至二战后,美国文学沿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虽成其主流,但现实主义却一直如影随形,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了现实主义之轮回与回归,即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是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它反映了"后现代之后"的现实主义在当代美国小说创作中的新发展,揭示了当下人类真实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7.
继《大卫·科波菲尔》和《老古玩店》之后,我国最近又放映了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英国电视连续剧——《双城记》。《双城记》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查尔斯·狄更斯后期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小说史这个大屏幕上所看到的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三个特点:一、茅盾批判继承了古典小说传统对于“真实”的理解,在六十余年的文学道路上始终信守“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二、志怪、传奇、讲史 话本中宽阔的题材。《红楼梦》以婚姻家庭纠葛折射社会风貌的方法,茅盾都深知其中三味,从而坚定了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大时代重大事件的创作思路。茅盾这一风格的形成与他所接受的中外文学有关,与他集革命家、思想家、小说家于一身也有关。三、中国小说史上的小说都具有功利性,茅盾批判了封建文学的功利性,明确表示“我们是功利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马克思称他是“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作用,直到现在还为各国人民所珍爱。果戈理(1809~1852),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观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和普希金被人们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他以自己不朽的佳作丰富和发展了俄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相似文献   

20.
莫里亚克以其独异卓绝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为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对现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家庭丑恶内幕的敏锐体察、深入开掘及其成功独到的艺术表现,不仅为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崭新的题材、内容;也使得其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爱的沙漠化”,成为高度概括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本质特征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