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高等教育的重大现实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当今高校生命教育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加上措施单一和校园人文精神缺失,使得大学生暴力、自杀、轻生事件屡屡发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辉 《科技信息》2009,(24):I0143-I0143,I0146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本文从我国大学生轻生和国外生命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生命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大学校园伤害事件、漠视生命、轻生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作为人类生命之根的家庭,应该更加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摆脱心理危机,防止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的问卷调查,探讨生命意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识和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密切,且大学生生命意识能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进行有效的预测。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开展生命教育增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感悟,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案件屡见报端,这不能不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无力接受挫折、自暴自弃、甚至犯罪、轻生,他们不能理解生命本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此情况下,本文分析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其内容,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出现了诸如成就感的迷失、教育产品化与生命个我化的矛盾,以及生命的异化等种种困惑,文章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困惑的分析,说明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强化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现有利于他们主力军作用的发挥.生命价值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怀,促进他们生命价值的实现.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从生命价值内涵界定入手,对生命价值进行多维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校中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行为不断出现,暴露了大学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加强对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感悟生命、体味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邢玉玲 《甘肃科技》2013,29(2):74-75,96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探索、求知、竞争的人生旅程中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认清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生命价值。通过对大学生漠视生命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自杀、他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郑凡强 《科技资讯》2015,13(2):195+197
该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广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建议,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策略性思考。通过生命教育策略的实施,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生命、接纳他人。其目标就是让大学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珍爱别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建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待生命的理解与态度。通过对宁波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生"与"死"的认知不协调;追求生命自由而淡化生命责任;关心生存却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压力感高而幸福感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教育、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蕴涵了包括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积极探求个体存在价值和追求自由逍遥的人生境界等丰厚的生命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大学国学教育因此为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大学生生命观的偏颇,促成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养成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生命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体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启迪我们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意志.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极端现象,意义世界的失落和教育自身的缺陷成为自杀的根本诱因.为此,高校应肩负起重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推进"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针对当前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的和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高校构筑系统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绣雯 《科技信息》2010,(17):I0196-I0196,I0203
目前,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漠视生命、价值观偏差等倾向。面对这些涉及到生命意识、生命质量,乃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已不能胜任,推广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从媒体的多则令人心悸的青少年轻生或随意伤害其他生命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青少年问题具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及成长问题日益严重等特点。为此,我们呼吁开展能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努力,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尽快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伤人事件频发,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再现当今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葛英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4,(4):504-506,510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包括生活观教育和死亡观教育两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行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该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现实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珍惜和善待生命,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理性面对死亡。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方法,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失而存在许多的问题。高校应该从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责任、生命意义、生命弹性等方面开展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加强研究、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生命教育的理念,营造生命教育的网络,能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对生命的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定的以生命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