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吉安市近几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方法 对本站2002-2005年接待的35059名无偿献血者,参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采血前,进行咨询和身体检查;采血后对血型、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试验进行二次检测。结果 在35059人次中,总不合格数为1522人次,占总数的4.33%。其中ALT异常占不合格数的44.74%,而且男性和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占35.54%;抗-HCV占5.12%;梅毒占13.93%;抗-HIV占0.79%,共12人次初筛阳性,只有1例为确证阳性。结论采供血单位应加强无偿献血者采血前的咨询和快速检测工作,减少ALT异常和HBsAg阳性血的报废,应选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检测试剂,严把血液检测质量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吉安市近几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方法对本站2002~2005年接待的35059名无偿献血者,参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采血前,进行咨询和身体检查;采血后对血型、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试验进行二次检测.结果在35059人次中,总不合格数为1522人次,占总数的4.33%.其中ALT异常占不合格数的44.74%,而且男性和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占35.54%;抗-HCV占5.12%;梅毒占13.93%;抗-HIV占0.79%,共12人次初筛阳性,只有1例为确证阳性.结论采供血单位应加强无偿献血者采血前的咨询和快速检测工作,减少ALT异常和HBsAg阳性血的报废,应选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检测试剂,严把血液检测质量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安市近几年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方法对本站2002~2005年接待的35059名无偿献血者,参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采血前,进行咨询和身体检查;采血后对血型、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试验进行二次检测.结果在35059人次中,总不合格数为1522人次,占总数的4.33%.其中ALT异常占不合格数的44.74%,而且男性和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占35.54%;抗-HCV占5.12%;梅毒占13.93%;抗-HIV占0.79%,共12人次初筛阳性,只有1例为确证阳性.结论采供血单位应加强无偿献血者采血前的咨询和快速检测工作,减少ALT异常和HBsAg阳性血的报废,应选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检测试剂,严把血液检测质量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南市无偿献血大学生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0月8568名无偿献血大学生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68名大学生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0.57%、0.32%、0和0.12%,各项指标阳性率明显低于普通无偿献血者.结论:在校大学生HBV、HCV、HIV和梅毒的感染率低,是无偿献血的低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11682名受血者输血前标本进行HBsAg、抗 -HCV、抗 -HIV和梅毒抗体4项指标进行检测 ,统计并分析。结果 :输血前受血者4项指标总阳性率为7 44 %。其中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呈上升之势 ,50岁以上人群梅毒螺旋体感染率较高 ,上升尤为显著(P<0 01)。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有必要检测血液传染性指标 ,并将其列入患者输血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站献血者采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检验前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献血者采血前ALT初筛检验在大理地区的实用性。方法:对我站2010年及2011年无偿献血者总体及ALT初筛检验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采血前ALT初筛检验后,降低了ALT阳性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ALT初筛检验,能有效的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7.
2004-2007年塘沽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海涵 《天津科技》2009,36(5):116-117
采用国产、进口两种试剂,用ELISA方法对天津市塘沽区2004-200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IV检测,了解塘沽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证实了目前无偿献血的检测方法敏感度较高,血液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8.
马爱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5):126-126,48
为了降低所采血液的不合格报废率,减少献血员献血等待时间,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本中心对献血员在献血前进行部分项目的快速初筛检测,即:Hb(硫酸铜法)、ALT(速率法)和HBsAg(金标法)。由初筛结果可以看出:兰州地区献血员中,25岁以下人群占主要部分,而这组人群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献血员不合格原因主要以ALT为主,男性献血员总不合格率、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血红蛋白(Hb)、不会格率明显高与男性。  相似文献   

9.
了解甘南州无偿献血者Rh(D)阴性人群民族分布情况。对2005年—2015年23448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D快速筛查,筛查Rh(D)阴性献血者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通过检测得知,23448名无偿献血者中筛查出Rh(D)阴性献血者87人次,占献血总人数的0.37%。甘南州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分析调查,对本地区Rh阴性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和保证临床稀有血型的应急供应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入学体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及影响ALT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5年4 393名大学新生进行入学健康体检,分析血清ALT异常检出率及影响ALT异常的因素。结果4 393名大学生的血清ALT异常检出率为6.65%,其中男性为11.06%,女性为2.78%,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120.801,P<0.01);本省新生ALT异常检出为6.08%,外省新生为8.62%,外省新生ALT异常检出率高于本省新生(χ~2=7.982,P<0.01)。分析影响ALT异常因素中超重肥胖比例最高(56.51%),其次为高尿酸血症(44.18%),第三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62%)。结论大学生的ALT异常与性别、体重指数、生源地域、高尿酸血症、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探究传染相关指标在受血者输血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高台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516例,进行输血操作前对患者输血史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进行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查、丙肝病毒抗体(HCV抗体)检查、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检查和梅毒TRUST试验检查,记录并分析各项检查阳性率。516例患者传染指标检查结果中,82例患者为HBsAg阳性,54例患者为HCV抗体阳性,6例患者HIV抗体阳性,梅毒TRUST试验未存在阳性者,阳性率分别为15.89%、10.47%、1.16%、0.00%。其中,82例HBsAg阳性患者中63例(76.83%)患者存在过往输血史,54例HCV抗体阳性患者全部有过往输血史(100.00%),6例HIV抗体阳性患者中4例存在过往输血史(66.67%)。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一部分在输血前传染相关指标已经显示为阳性,若其输血后发生感染,则不一定是由输血操作导致。因此在输血前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同时应加强对输血操作及血液来源的监控,尽量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湘潭市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湘潭市共检测53969名献血者,采用ELISA检测献血者的抗-HIV和抗-TP,梅毒螺旋体还增加TRUST的检测,确定HIV和TP在湘潭市献血人群中的感染率。结果所有献血人员中没有检测到HIV感染,TP的感染率年平均为0.43%。ELISA与TRUST检测抗-TP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ELISA敏感性高于TRUST。结论湘潭市献血人员中未发现HIV感染者,但梅毒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提示本站应着重加强梅毒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了解庆阳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人群属性特征。研究近7年庆阳市献血人群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并对献血者归队意愿进行调查问卷。2012-2018年从126218人份献血者中筛查出TP抗体阳性样本1193人份,献血者TP抗体阳性率为9.45‰,TP抗体合并感染状况中TP抗体分别与HCV和HBsAg合并阳性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多。开展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为逐步完善献血者的归队机制,预防梅毒螺旋体经血传播的风险,提供血液筛查和防控策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选取血液检验科不合格的血液标本168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因,并探究其相应措施。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有抗凝不全、样本量少、凝血、溶血、输液同侧采血、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容器不当等多种原因,其中抗凝不全、样本量少、凝血、溶血为主要原因。医院可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指导患者做好血液采集准备,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等相关措施来防止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62例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学龄儿童(7—12岁)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并对其致病性及与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 PCR),对62例体检发现ALT升高和75例ALT正常的学龄儿童血标本进行TTV DNA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甲、乙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结果:ALT升高中,TTV DNA检出率为12.9%(8/62),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4.8%),1例与抗—HCV同时阳性(1.6%);ALT正常中,TTV DNA检出率为2.7%(2/75),两差异具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存在较高的TTV感染率且有可能致肝功能损害。TTV与肝炎病毒可重叠感染同一儿童。  相似文献   

16.
马爱萍 《甘肃科技》2003,19(10):130-131
为方便献血员献血,并减少血液浪费,兰州地区对每例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Hb(硫酸铜法)、ALT(速率法)和HBsAg(金标法)检测,献血后,再按国家标准对血液进行集中全项(七项初、复检)检测,使所采血液的不合格率大大降低,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并能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终点比色法检测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PCR法检测HBv DNA;常规方法检测ALT.结果 ALT异常组,大三阳HBsAg(+),HBeAg(+),Anti-HBc(+)和小三阳HBsAg(+),Anti-HBe(+),Anti-HBc(+)合并HBV DNA阳性的HBV感染者MAO显著升高,而小三阳并HBV DNA阴性者MAO升高不明显;ALT正常组仅40例大三阳患者MAO升高明显,其他各组MAO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HBV感染后,只要有病毒复制,就会破坏肝细胞,引起MAO升高.MAO活性分析对肝脏病情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对2013年-2014年度江苏省血液中心157,119名健康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HCV ELISA双试剂检测和HIV、HBV和HCV6-混样核酸检测,对HCV RNA阳性标本用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滴度情况;对HCV RNA阳性标本进行巢式PCR扩增核心区片段,根据测序结果分析基因型,分析HC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共检出347例抗-HCV反应性标本,阳性率为0.22%.经核酸检测,在抗-HCV阴性和单试剂阳性标本中均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125例抗-HCV双试剂阳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标本46例,病毒血症阳性率为36.8%.巢式PCR扩增HCV RNA阳性标本并成功测序和分型36例.基因型分型为1a(2.6%)、1b(74.4%)、2a(10.2%)、3b(5.1%)、6a(5.1%)和6n(2.8%)4种基因型和6种基因亚型,未发现4型和5型.1型和2型在男性组中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与2型患者平均年龄小于3型和6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HCV的感染与性别和职业受教育程度没有相关性,但与年龄和职业具有相关性,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为主,不同基因型在不同年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父亲精液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对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影响,以期寻找阻断HBV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以丈夫血清HBsAg阳性、孕母HBsAg及HBV-DNA均阴性的52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父母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及血液标本和父亲精液标本,检测血液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载量与精液HBV-DNA载量.依据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HBV-DNA检测为阳性11例为病例组,阴性41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21.2%(11/52),52份精液HBV-DNA阳性率为26.9%(14/52);精液HBV-DNA阳性父亲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高于精液HBV-DNA阴性者(P0.01);精液与其血清的HBV-DNA载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精液HBV-DNA载量低于其血清载量;ROC曲线分析显示,精液HBV-DNA载量在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风险的效果优于血清HBV-DNA载量.结论:父亲精液HBVDNA载量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HBsAg阳性的男性在计划孕育前降低其血液及精液中HBV-DNA载量水平能降低HBV父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献血者中新型肝炎相关病毒--TT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TTV感染与AL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设计通用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方法检测195份献血者血清标本,结果,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HBsAg及抗HCV阴性的99份献血者血清标本中,检出TTV DNA阳性标本36份,TT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3%,而在96份正常献血者血清标本中,检出TTV DNA阳性标本16份,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16.6%,明显低于ALT常献血者人群,对2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一株与TX011(G1b日本代表株)的同源性为98.6%,属于G1b亚型,另一株虽可归属于G1,但与G1a ,Blb差异较大,可能为G1的新亚型,结论:江苏地区献血者人群中存在TTV感染,国内首次报告检出TTV G1b亚型及新的亚型,献血者ALT异常与TTV感染密切相关,输血可能成为传播TTV感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