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技术项目利用臭氧、紫外线和光触媒等的强氧化分解能力,对水中的细菌、病毒、水藻等进行杀灭,并将其尸体及其他有机污染物一起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设置有进出水两道过滤,整个系统具有自洁自净能力,可长期免维护使用。本装置以低廉的费用方便及时地获得洁净、无菌的富氧饮用水,并且具有臭氧消毒水输出装置,能对水果、蔬菜、餐具、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水臭氧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松花江滤后水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质量浓度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对CODMn的去除能力随臭氧投量增加而增加,但去除率并不是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而相应的呈线性增加,说明臭氧氧化存在最佳臭氧投量.臭氧对UV254的去除效果很明显,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臭氧氧化在1 m in内对DOC去除效果明显,之后随着臭氧质量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并且臭氧氧化使得一些POC转化为DOC,从而去除率呈现为负值.臭氧氧化难以去除氨氮,较易将有机氮氧化生成氨,从而使得氧化后水中的氨氮有所升高,氨氮去除率呈现负值.臭氧对松花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不完全,对氨氮去除效果不佳,而且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进一步氧化,因此臭氧氧化后再接生物处理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布洛芬和对氯硝基苯两种单苯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对象,考察臭氧对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发现,臭氧接触20 min,两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达到50%以上,且臭氧对对氯硝基苯的去除比布洛芬高10个百分点.目标物浓度和臭氧浓度均对控制污染物有显著影响,ppb级污染物更利于去除;而臭氧浓度从0.6 mg/L提升至1.3 mg/L,布洛芬和对氯硝基苯去除率分别提升22和40个百分点.本研究将为臭氧有效控制水中单苯环有机污染物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氧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当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应用,包括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臭氧-生物活性炭、臭氧-过氧化氢,臭氧-辐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法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制药废水难以生化降解的现状,通过氧化沉淀的方法制备了锰铁二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并研究了其对水中难降解医药品(安替比林)的催化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由纳米片和颗粒组装而成的花状微米球,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309 m~2/g,从而能够提供较多的表面活性位并促进臭氧分解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该催化剂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有较好的催化臭氧化性能,可以有效矿化分解水中的安替比林。在投加量为0.1 g/L、污染物浓度为40 ppm时催化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属镁和污泥炭制备出镁基负载污泥炭材料并被作为臭氧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II废水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橙黄II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体积为100 mL的橙黄II废水,在污染物橙黄II初始浓度为100mg/L,向水中通入的臭氧量为500mg/h,加入镁基负载率为5%的催化剂0.5 g,反应温度为25℃,废水pH为5时,反应12 min时去除率达99%。镁基催化臭氧氧化对橙黄II的去除效果较单独臭氧高,镁基负载污泥炭的存在,增加了臭氧与催化剂的接触,同时激发了臭氧分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从而促进废水中污染物的快速降解,为臭氧氧化染料废水提供了有效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对臭氧引起的室内污染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臭氧对室内空气的化学污染及臭氧氧化室内装饰材料带来的二次污染物,并且针对市售臭氧消毒净化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固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吸附和网捕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加以氧化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9.
改性黄铁矿烧渣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活性黑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化的浸渍法制备负载铈的黄铁矿烧渣(CePyC)以提高黄铁矿烧渣的臭氧氧化催化活性.研究表明,pH在3~10范围内,O3/Ce-PyC体系对TOC去除率均维持在80%左右,反应速率常数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7.22倍,克服了传统臭氧氧化对有机污染物矿化率低,反应受pH影响大的局限性.催化剂性质稳定,重复利用3次后TOC去除率仍在75%以上.表面羟基是PyC催化活性的关键,负载Ce后其催化活性显著增强,能够促进O3分解生成HO·而加速水中有机物的矿化.  相似文献   

10.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臭氧的氧化分解机理和臭氧氧化法对水和废水中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色度的去除,以及臭氧在循环冷却水处理、剩余污泥消除和饮用水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催化氧化及臭氧与其他技术联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某水源地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水源水中存在的抗生素和农药等特征污染物,研究了不同预氧化过程对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相同剂量氧化剂( 0.2 ~ 0.8 mg·L-1 )条件下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顺序为臭氧 > 高锰酸钾 > 自由氯;随着氧化剂投加量增大,抗生素的去除率也提高;随着pH增大,高锰酸钾去除抗生素的能力先上升后下降,而自由氯和臭氧的去除能力则逐渐增加。相同剂量的氧化剂对有机氯农药的去除效果顺序为臭氧 > 高锰酸钾 > 自由氯;随着pH增大,高锰酸钾对有机农药的去除能力下降,臭氧的去除能力增加,而自由氯的去除能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环保领域一种湿式催化氧化处理高浓有机废水的新工艺,该处理工艺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在填充固体专用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利用氧化剂对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中的COD、氨、氰等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分解的深度处理,使之转变为CO2、N2和水等无害成分,同时脱臭、脱色及杀菌消毒,从而达到净化处理有机废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徐孝明  赖九江 《科技信息》2011,(28):419-419
本文针对赣南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有机污染、二价铁锰离子超标、三卤甲烷、色度、臭味及藻类生长等症状,提出了高锰酸钾氧化消毒技术、氯氧化消毒技术和臭氧氧化消毒技术,并分析各种氧化消毒技术的合适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不足,提出臭氧可应用于各种水处理技术中以改善处理效果.该文通过O3/H2O2、臭氧/活性炭、O3/UV等臭氧高级氧化技术,进一步分析臭氧在水中的分解机理,得出羟基自由基的存在是臭氧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之一.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可有效提高处理效果,在各种水处理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可引起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该技术处理废水具有高能电子、紫外线、臭氧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集光、电、化学等多种氧化于一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原理、高压脉冲电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催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AD树脂富集技术和GC/MS方法,对长沙市某管网末梢水中的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共检出有机污染物38种,其中以氯代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醇类、杂环类、芳烃为主,并且有5种物质在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之列,分别是三氯乙烯、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苯、1,4-二甲基苯.由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去除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建议水厂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以及膜分离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考察了活性炭(AC)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处理珠江原水的净水效能,并与臭氧-活性炭工艺(O3-B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C/O3-BAC组合工艺对TOC、UV254、氨氮等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率,优化参数为:臭氧投加量50mg/h、曝气量200L/min、氧化时间15min.在试验条件下AC/O3-BAC对TOC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8.5%和50.3%,较BAC工艺分别提高16.0%和34.8%,较O3-BAC工艺分别提高4.9%和5.9%.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有利于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的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过氧化氢与臭氧联合的消毒方式对泳池水的消毒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过氧化氢与臭氧联合消毒方式对人工配置的较高负荷的泳池水进行消毒,并分析不同浓度配比的过氧化氢与臭氧联合消毒方式对水中氧化还原电位、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指标的影响及持续消毒能力。结果表明:水温保持25℃,消毒接触时间2 h内,最佳的联合消毒配比宜为50 mg/L H_2O_2+0. 20 mg/L O_3,相对于50 mg/L H_2O_2单独消毒,氧化还原电位相对提高24. 46%,大肠群菌和细菌总数的灭菌率分别提高16. 08%、11. 34%。6 h后细菌总数和大肠群菌均无法检出,3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可见通过降低H_2O_2浓度同时投加少量O_3可有效提高并维持相对稳定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臭氧-活性炭-微滤-纳滤流程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研究表明:臭氧能够有效把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于被活性炭吸附的小分子物质;活性炭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铁、锰等部分无机物;微滤和纳滤能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纳滤膜的选择性截留,能够保留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更适于饮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考察了活性炭(AC)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用于处理珠江原水的净水效能,并与臭氧-活性炭工艺(O3-B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C/O3-BAC组合工艺对TOC、UV254、氨氮等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率,优化参数为:臭氧投加量50 mg/h、曝气量200 L/min、氧化时间15 min.在试验条件下AC/O3-BAC对TOC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8.5%和50.3%,较BAC工艺去除TOC和CODMn分别提高16.0%和34.8%;较O3-BAC工艺去除TOC和CODMn分别提高4.9%和5.9%.3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有利于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有利于后续的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