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福柯的"话语"超越了语言文字本身,被看作是一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的建构,"话语"的范畴得到了放大,并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文化要素。通过对比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奥运话语,阐释了话语背后的深层意义,分析了二者的奥运话语建构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探求如何通过奥运话语建构达到国家形象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女性身份的广告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是一种符号形式,是各种符号构成的有意义的、情景化的、建构性的社会活动.身份是一种符号潜势,其本质是施为性.女性身份在广告话语中的建构过程,体现了当代社会以男性思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掌握对话语符号资源的控制权,这种权力的不平等造就了广告中被典型化、物质化和商业化了的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内,以相邻/相似关系为中介分析语言运用中的移就话语现象,阐释移就话语生成的机制,并认为移就话语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生成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生成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对于研究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动态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语境动态建构的心理依据主要通过发话者对话语表达语境的操控,以及受话者对话语理解语境的动态建构得以实现.对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动态建构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一种交流课程,而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客观地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建构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身体作为一种消费符号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不仅被作为话语对象来建构,而且其自身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也日益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王安忆、陈染、卫慧的文本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述说身体的丰富经验,揭示内心深处的隐秘情结,场景无疑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8.
李叶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103-105
语用学中的语境指的是一种心理建构体,复杂的语境造成了话语分析的复杂性。在话语分析过程中,只有立足于语用学的语境并以其为突破口,对语篇中的模糊点和歧义点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关联理论下的语用充实,才能获得该话语的恰当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话语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单位.在日常交际中,借助一种言语形式传递另一种语言意义的言语现象被称为话语的言外之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言外之意的交际价值,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倾向于追求话语言外之意的审美价值,而在电影作品《泰囧》中,话语的言外之意则被用来制造冲突,营造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凸显独特的话语张力的魅力和美.  相似文献   

10.
罗美珍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3):17-19,72
汉语、傣语、苗语都有一种"形容词后面加名词"的序列结构。这种序列结构从意义上来分析,表现出四种情况:构成复合词,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融合成一种新概念;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是配合关系,构成一种修饰关系(形容词是修饰语,名词是被修饰语);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也是配合关系,但构成一种谓宾关系——形容词动词化,后面的名词是其宾语;参与组合的两个成分的意义也是配合关系,但构成一种谓主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隐喻在词汇语法层的表现是由其认知机制决定的,隐喻话语的意义建构离不开认知理论,而合成空间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确定语篇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合成空间理论对解释广告语篇中隐喻的前景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龙霞 《科技信息》2012,(25):136+176-136,176
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中"理想话语情境"理论的提出对于师生交往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师生交往的理想诉求在于首先为师生建构一种"理想话语情境"。在师生交往中理想话语情境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能性,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的"对话",重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VaR和成分VaR在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使管理者更加清晰的看出投资组合中各个成分的风险结构,并且用成分VaR方法对一组假定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风险的度量与分析,并说明如何根据风险情况对组合成分进行调整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屈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现代文学的主体精神和艺术表现提供了创造性转换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是以原型、典型和“兴象”三种“在场”形式,在话语、文本和主体间的“交互世界”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不仅是一种地域的限定和文化特征的指称,更是一种话语建构的产物,存在于大众的想象与媒介的叙事之中。电视媒体与奥运体育的联姻,使奥运会超越了单纯的竞技比拼和体育精神的传播,成为强化民族身份话语的重要机制和力量。电视媒体对民族身份的建构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塑造以及奥运会的仪式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双关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作为一种话语,其表达通常包含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两个层次;这两层表述的地位不是对等的,是自主和依存的关系。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自主-依存框架下对双关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自然语言生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词语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和开放的,意义的建构往往和文本中其它成分或其它文本联系在一起。词语的意义被放置在互文性编织成的意义网络之中。从词语的内涵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等角度探讨了互文性对词语意义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语言,其中,贯穿全文的修辞意象"蓝眼睛"首先作为一种修辞技巧有效地建构小说话语,然后作为一种修辞诗学有效地建构小说文本,最后在修辞哲学层面有效地建构小说人物的价值取向及生存方式。通过这三个层面的递进和衔接,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自我概念的心理学意义,对国内亨利·米勒研究中性话语意义解释的“自我说”予以反思并做出另类理解。就作品整体而言,作者性自由张扬的是基于原欲的本能品质,主要依靠虚拟的方式进行满足,而且性话语的倾诉伤害了两性关系的自然情感。所以,笔者认为,作家小说中通过性方式对自我的确认和建构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评价意义在不同话语中具有建构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分析妈祖褒奖封字的人际意义。分析表明:态度系统中。妈祖封号用字这一特定语篇突显的是判断和鉴赏,情感意义蕴含在判断和鉴赏意义中;级差系统中。凸显的是语势。从封号用字的表层意义可以探究其深层的价值意义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