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27日,保监会批复了幸福人寿的《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保险条款。这是国内首个保险公司获批的"以房养老"产品。这一产品的出炉,意味着未来对住房拥有完全产权的人群都可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获得养老金以颐养天年。幸福人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谓"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4,(8):8-12
<正>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以房养老"终于一锤定音,正式迈出第一步。6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自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地率先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试点,试点期为两年,有完全产权的60周岁以上老人可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  相似文献   

3.
张惠英 《科技信息》2011,(22):13-13,16
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相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长沙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非常有限。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影响长沙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主要原因,提出从两个方面来提高长沙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待遇:一是加大财政对基础养老金的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领取的问题,预测养老金规划方案,对实现领取与缴存养老保险基金间平衡方案提出意见.首先,针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根据广东省的职工工资,建立阻滞增长模型(Logisitic模型),预测将来的广东省的年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领取额;其次,针对发放的养老金总额与退休前缴的养老保险总额,根据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情况进行分析,建立预算规划模型,制定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领取的规划方案;最后,通过预算规划方案,在替代率初步分析、检验的基础上,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统计表为依据合理预测了未来25年的平均工资,在此基础上根据2009年该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和养老金计算公式建立了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企业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六种情况下的替代率,以及自2000年起从3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到退休(55岁,60岁,65岁),领取养老金至75岁死亡三种情况下的养老保险缺口和收支平衡领取年数,得出了目前养老金制度下在未来25年不能达到预期替代率和养老基金账户会出现严重缺口的结论。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推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并轨",有利于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缩小城乡社会养老待遇差距,促进城乡养老社会公平的实现。但是,政策的实践推进也会遭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以文化障碍为分析对象,阻碍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并轨的文化障碍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积习已久的观念障碍、制度障碍以及行为障碍三个方面。对此,需要加强并轨政策的宣传,加速配套法律制度、户籍制度等的完善以及社区优质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分析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下的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论证重庆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从各区县经济指标、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以及保险缴费能力三方面来看,重庆市基本具备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为此,从土地权益保障、养老保险待遇与转移以及创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户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将总体样本分为有限子样本来研究目前中国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险与健康状况对其成年子女就业时间的影响方向与作用程度。结论表明:父母亲主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健康状况对子女的劳动供给时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视角从老年人口劳动力供给转向了成年子女群体自身特征,试图对新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进行拓展,对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运行规律提供一些重要视角与理论参考,并从劳动经济学视角研究子女照料父母的机会成本,对于社会保障代际支持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9.
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基金来源多渠道,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现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尽管以家庭赡养为主,老人庄家庭得到基本的照料与看护是我国的养老特点,然而,对于长期患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照料和看护,给其家庭与亲属的经济、生活、体力和心理等万面都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特别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向“四二一”的结构转变,21世纪我国老年人家庭中的后代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照料和看护的人力资源更趋减少。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进程中,老年人的照料和看护问题必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刘达 《科技资讯》2006,(8):252-252
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定额缴费制和定额给付制的混合体。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应按定额给付制来进行处理,但目前这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故目前养老费用的确认.还是应按规定缴费制来进行。原因如下:1.1从养老费用的构成来看,比较模糊。1.1.1当期服务费用:此项费用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此值需考虑职工的剩余服务年限、未来养老金水平、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合适的贴现率,讲未来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折算为现值,据此计算企业和个人每期应纳的养老金金额。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是养老金支付的重要依据。论文运用交互方式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2 554份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自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对养老问题的担心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政策的了解度,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对上述自变量了解度越高的城乡居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可能性越低。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缴费档次、破除"最低缴费档次困境",从而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促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建设,研究者建议采取下列措施:增强城乡居民对老年风险的认知能力,推动他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加大扶贫力度,对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在缴费上给予适当补贴;更加详细地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解读,提高人们对它的了解度、信任度。  相似文献   

13.
杨晓蓉 《科技信息》2011,(11):399-399
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到达领取年龄的参保对象也越来越多,如何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稽核工作,保证参保对象缴费和领取信息的准确并防止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胡士斌 《科技信息》2009,(24):102-10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激活了农村经济,但随着人民公社化退出历史舞台农村集体经济也被削落了。国家政策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差距不断扩大,造成农村经济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中国农民基本没有享受国民待遇。中国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大多数为家庭养老,而“自我养老”又占有较大的比重;本文采用田野记实的方法来反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侧面,以期对新农村建设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适合中国国情。家庭养老是以和谐的代际关系为基础,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离不开所有的家庭成员。尊重关心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营造一个代际和谐、社会共享的生活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要自尊、自强、自立、有能力的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活动,为社会发展继续作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景增 《科技信息》2011,(16):I0078-I0079
菏泽市在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试点,农村养老补贴制度初步建立,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逐步完善,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得以有效维护的情况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等的建设,提出发挥家庭养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程度,为探索合适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9个主城区内1 006名5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养老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1%的调查对象目前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调查对象目前养老所存在的困难主要为医保报销比例较低(25.6%)、经济拮据(25.0%)、体弱多病、就医不便(19.5%);对调查对象的养老需求及意愿进行调查发现,54.4%的调查对象需要生活照顾,52.5%需要安全保障服务,51.4%需要一般医疗救助;73.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而不愿意尝试的调查对象主要担心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收费会较传统模式养老服务更高(24.6%).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表明,调查对象的每月总收入与其养老方式是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50岁以上人群目前的养老模式较为传统,且该人群在医疗、日间照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需求,可在该人群中应用"医养康护"一体化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此外,针对月收入不同的老年人群,政府应提高相应的报销比例,以提高老年人群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杨桂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4):F0002-F0002,144
针对目前养老保险中可能存在的一人多保、在退休时采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退休死亡后未报、瞒报而多领取养老金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晓蓉 《科技信息》2011,(13):811-8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提出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由财政出资对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农村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川时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农民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工养老意愿的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界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民工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农民工养老意愿研究现状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学者就农民工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户籍、城乡参保体系等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养老意愿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差异化观点。综述已有研究发现,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多,但缺少对农民工主体养老意愿的研究以及中小城市农民工养老意愿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