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发酵剂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力的比较,筛选出康宁木霉Km-1,米曲酶Mq-1作为纤维素分解酶菌种,再配合以热带假丝酵母菌Rj-1,白地酶菌Ba-1和植物乳酸菌ZH-1等,经分别培养后,按一定比例配成农作物秸秆发酵剂,秸秆发酵实验表明,在28℃条件下发酵96h,可使玉米秸秆、稻草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95倍和2.29倍,粗纤维分别降低32.36%和17.39%,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降低12.00%和11.00%,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降低14.60%和18.80%,且此发酵剂还具有酒香味、质地柔软、适口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生物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生物(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物)发酵玉米秸秆对饲用价值和奶牛饲喂效果的影响。实验处理为用筛选的微生物制剂发酵纯秸秆粉、纯秸秆粉补充氮源(豆粕粉)和碳源(玉米粉),对照为清水发酵上述原料。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粉经微生物发酵后有机酸(以乳酸计)含量接种后24h内大幅度提高,之后持续缓慢增加,而清水发酵的对照则没有酸积累现象;与清水发酵对照和不发酵原料相比,微生物发酵处理纯秸秆粉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发酵原料中补充碳、氮源后,微生物发酵处理的粗脂肪、维生素B含量大幅度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奶牛试验表明,与清水发酵玉米秸秆相比,微生物发酵秸秆处理产奶量增加了17.0%,乳脂率增加了1.01%。  相似文献   

3.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杆,提高玉米秸杆的饲料营养价值。方法 利用氨化法和白腐真菌Lx对玉米秸秆进行前处理,将康宁木霉和选育出的高活性黑曲霉Sy,瘤胃细菌X4,酵母Y2,接种于前处理过的玉米秸杆上进行多菌种共发酵。由正交试验得出最适培养条件。结果 在发酵温度30℃,pH5,发酵9d后,粗蛋白含量达24.61%,粗纤维降解率为48.37%。结论 该法为利用玉米秸杆生产蛋白饲料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离子液体体系下,采用HCl作为催化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降解.研究了降解条件(催化剂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玉米秸秆降解过程的影响,确定适宜降解条件为催化剂体积分数7.4%,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5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玉米秸秆的降解率为65.8%;在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离子液体体系下玉米秸秆的降解率比水体系下玉米秸秆的降解率提高了48.7%.利用SEM分析最优降解参数下固体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体系降解下产物中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体系与水体系下玉米秸秆降解的剩余物结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水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玉米秸秆的湿氧化预处理获得的可发酵性糖量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经酶转化成葡萄糖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以被有效降解利用.从寒地黑土腐殖质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放线菌CPA-3-4.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其为链霉菌属.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确定了其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并对发酵前后的玉米秸秆的表面组织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及红外光...  相似文献   

7.
以农作物副产品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纤维素性能优良的绿色木霉(13001)及高产蛋白质的产朊假丝酵母(1769)为发酵生产菌株共同处理,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单细胞蛋白产品。探讨了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绿色木霉接种工艺、纤维素降解工艺、不同氮源对玉米秸秆发酵糖化的影响,以及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粉碎后加入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接种6%绿色木霉(13001)产酶效率最高、添加15%纤维素酶曲水解24h纤维素水解最完全、加入氯化铵作为氮源发酵糖化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入3倍水,温度控制在29~31℃,起始pH控制在5.5左右,发酵时间48h左右。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促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氨水、碳酸铵和尿素对秸秆的促腐效果,结果表明:3种溶液中,氨水的促腐效果最好,施用浓度为4%的氨水,12h后对粗纤维的降解率可以达到20.6%.田间实验表明:喷洒浓度为6%氨水的玉米秸秆半年后,粗纤维的最大降解率可以达到48.2%,降解情况明显高于没有喷洒的秸秆.这种促腐既减小了对小麦出苗的不利影响,又增加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以鲜奶、玉米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和脱脂乳粉为辅料,经巴氏杀菌后加入发酵剂发酵制作玉米乳酸奶。研究中以玉米汁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变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参数选择范围;再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玉米汁添加量为35%、发酵剂接种量为5%、白砂糖添加量为8%、发酵时间为6 h时,制得的玉米乳酸奶口感最佳;与普通酸奶的风味进行对比,玉米乳酸奶具有独特的玉米清香,口感细腻,符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经过纤维素复合酶预消化后,与对照相比,ADF和NDF降解以及增加还原糖的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在40%高水分和45℃高温度的条件下,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处理30 m in后,其ADF和NDF的降解以及增加还原糖含量的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