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1],自Gruentzig于1977年成功实施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随着PCI技术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等术后并发症已成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脏病,它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概述其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探讨可变的危险因素的干预方法,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有重要的医学意义.在左心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仿真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数据,建立描述心血管冠状循环与系统循环之间血液动力学关系的模拟电路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状态下的冠脉循环血流情况.模型通过修改参数,能模拟不同个体生理情况特征,仿真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情况.仿真波形与动物实验结果相吻合,通过对血流储备分数(FFRmyo)的计算,也进一步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或心脏扩大等,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疾病.本病有突发性的特点,有时来势凶险,而且往往在气候寒冷、身体劳累、情绪波动、饱餐、吸烟时诱发或加重,如抢救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作为反映外周循环炎症指标之一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从FAR在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慢血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CHD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冠脉动脉造影术是检查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规和重要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除了术中与医生娴熟的配合,护士在病房里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准备、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合、总结,从心理因素、文化水平、穿刺点状况及社会家庭支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人术前术后的精神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手术前的准备,须仔细阅读病例,熟悉并了解病人的病情、心情及体质,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了解术式,达到协调配合。器械及用物的准备。备齐搭桥手术器械。术中配合,除心内手术操作、心脏切口及所用之缝线与其他冠脉搭桥手术基本相同,开、关胸与其他体外循环手术均相同。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目前对这个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防治方法,原因是对引起这种疾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不可避免地给防治工作带来某些盲目性。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进行着积极而广泛地研究,然而无可否认,尽管取得的成就是重大的,在现时人们对它的了解仍然是很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人的心身护理涂木秀,涂珍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理因素对它可产生影响的一种心身疾病。病人在合并心肌梗塞,心绞痛前往往常有焦虑和抑郁,神经过敏,睡卢障碍等因素,因此,做好冠心病人的心身护理十分重要,它能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促...  相似文献   

10.
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其他肥胖症等成人病,使全世界的人们都提心吊胆。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占心脏病患者死亡率的80~88%。多少年来,人们想尽方法来防治这类疾病,但效果甚微。直到最近,才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38人的基因变异 1974年,意大利米兰大学(Milan University)药理学教授索德(Soder)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胆固醇、三硝酸甘油酯含量高得惊人,却没有任何冠心病、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