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转弹体制下寻的制导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将寻的制导应用于自旋的反坦克导弹。方法 进行可行性分析、导引头回路分析、自动驾驶仪优化设计等工作,提出一种新的目标函数选取方法,并研究对滚转导弹进行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结果 把以上分析和设计应用于某型滚转反坦克导弹上,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满足预期的技术要求。结论 寻的制导可以应用在滚转反坦克导弹上。  相似文献   

2.
推力矢量控制在掠飞击顶弹道中的方案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坦克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在导弹头部加入推力矢量控制装置,以实现导弹在弹道末端折转击顶.建立了推力矢量控制阵列模型,分析了推力矢量控制与飞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离散二次规划法对推力矢量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VC方案避免了弹体抬头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导弹击顶时的落角,可降低对战斗部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将导弹在一个攻击平面上的平行接近法的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推广为三维空间中的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利用三维空间中的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推导出了惯性坐标系下的弹道倾角和偏角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多段组合法生成航迹的离散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运动方程组(MM5方程),建立了非标准气象条件下的平行接近法导引弹道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标准和非标准气象条件下的平行接近法导引弹道,验证了纵风主要影响导弹的射程,而横风主要影响导弹的飞行方向。最后使用STK(卫星工具包)对2种气象条件下的某空空导弹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引弹道进行了视景仿真,逼真地显示了导弹飞行且命中目标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4.
多层防御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量是一个随机变量,与敌装甲目标进袭强度和我方反坦克导弹武器数量有关。为定量研究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基于排队论和反坦克作战理论,建立了多层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模型,并给出了参数求解方法,能够获得弹药消耗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对作战想定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为反坦克导弹阵地的弹药消耗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Visual C++和Vega的导弹虚拟飞行仿真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一种基于Visual C++和MultiGen Vega环境开发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方法,阐述了基于MFC的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开发过程,并以导弹飞行系统为实例,完成了基于Visual C++和MultiGen Vega的反坦克导弹飞行仿真系统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利用该系统可使设计人员直观地观察导弹的飞行过程、飞行姿态和目标的运动,有利于导弹飞行弹道设计.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指责俄罗斯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向伊拉克出售了9m123反坦克导弹,但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和俄罗斯均予以否认。一种步兵反坦克导弹使美国如此大动干戈,足以说明这种导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弹道靶道试验室的试验条件,研究了导弹模型进行靶道自由飞行试验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导弹模型与原导弹的外弹道飞行参数和飞行稳定性规律等方面的相似关系和相似条件,分析了采用导弹模型靶道试验分析导弹运动规律和气动特性的可行性.以某典型导弹为例,设计了靶道试验用的导弹模型,选择了合理的气动参数辨识算法,进行了多发导弹模型的靶道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所述的试验技术在弹道靶道中进行导弹模型的自由飞行试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A*算法的远程导弹三维航迹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A*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将远程导弹的运动学模型离散化,利用导弹过载作为控制量,并结合约束条件,直接对三维空间进行最优航迹搜索.航迹规划过程不仅结合了导弹的本身机动特性,并且充分利用地形信息进行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规划出三维空间中满足导弹过载约束的最优航迹.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大反坦克导弹的命中落角,提高毁伤效果,建立了击顶弹道末制导段的弹目相对运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并研究了落角约束对导引律法向过载的影响,通过设计盲区控制方案减小了命中点法向过载,最后基于导引弹道仿真与传统比例导引律以及两种其它类型的改进比例导引律进行了仿真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该偏置比例导引律控制落角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导弹空中弹道多约束控制的需求,根据最优控制理论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具有飞行时间约束的导引律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模型,推导了无量纲化的弹体运动状态方程,将终端约束要求转化为具有末端约束条件的最优控制问题;然后通过在具有弹道倾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中引入时变修正项,实现了对导弹飞行时间的准确控制;最后在不同初始条件和约束要求下,通过弹道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多约束的指标要求,具有一定了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1.
模糊控制在导弹倾斜稳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模糊控制在制导中应用。方法 采用一种改进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远程反坦克导弹的倾斜稳定系统,通过仿真试验研究模糊控制方法对远程反坦克导弹倾斜通道的控制效果。结果 在国内首次将模糊控制应用于非线性时变的反坦克导弹的倾斜稳定,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稳定精度高,动态过程短,对系统参数和结构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结论 本文采用输入论域无“零”档的方法,解决了模糊控制应用于倾斜稳定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反坦克导弹阵地弹药消耗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弹药消耗计算多针对单一武器系统.为从整体上动态研究多层坦克导弹防御阵地的弹药消耗规律,该文根据反坦克作战火力对抗过程及精确制导武器弹药消耗特点,应用排队系统理论建立了多层防御反坦克阵地的弹药消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3种典型的反坦克防御作战想定进行了弹药消耗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弹药消耗量对兵力因素、武器打击性能以及防御时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它的问世标志着反坦克武器从“无控”时代步入“有控”时代。几十年来,反坦克导弹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战术技术性能显著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坦克武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将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反坦克导弹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实验型反坦克导弹总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并在微机上得以实现.该系统用Turbo Prolog,Turbo C,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以菜单方式进行人机对话,它可以完成反坦克导弹总体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Vega的导弹制导视景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亚琦  陈涛  高伟 《应用科技》2007,34(10):28-31
导弹可视化仿真是将导弹弹道仿真节点计算出来的弹道数据以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示出来的一种仿真技术,它以直观的方式验证其制导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利用Creator软件建立物体三维模型,用Vega API驱动模型,给出了导弹制导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此系统成功地完成了导弹弹道的仿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非标准条件下气象要素对导弹制导精度的影响,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地导弹在三维空间飞行的复合导引律,建立了非标准气象条件下的复合导引法导引弹道模型。同时给出了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MM5方程组)易于编程计算的数值解法,采用变步长的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联立求解相关的微分方程组,对比分析了标准大气环境下比例导引法导引弹道和非标准气象条件下复合导引法导引弹道,得出了复合导引法导引弹道更接近真实的弹道。使用STK(卫星工具包)对某空地导弹的2种导引弹道进行了视景仿真,直观形象地显示了导弹飞行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视制导导弹末端攻击方向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规划方法。建立了导弹攻击方向限制模型;提出了导弹攻击方向优化指标,建立优化模型,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解算;通过仿真分析求得了最优指标值对应的导弹末端攻击方向角,验证了所建模型与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垂直发射中远程导弹攻击机动目标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司锡才  陈涛 《应用科技》2011,38(1):39-43
中远程导弹攻击机动目标复合制导弹道仿真是导弹精确制导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导弹弹道进行建模和仿真是研究导弹武器性能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针对中远程导弹特性,并针对目标机动特性,以某型垂直发射中远程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为研究背景建立导弹的弹道数学模型,在末制导段应用改进的比例导引律进行制导,并采用Matlab对所建立的模拟弹道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通过仿真来分析导弹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视制导导弹末端攻击方向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规划方法。建立了导弹攻击方向限制模型;提出了导弹攻击方向优化指标,建立优化模型,并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解算;通过仿真分析求得了最优指标值对应的导弹末端攻击方向角,验证了所建模型与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寻的导弹天线罩瞄准线误差形成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在现有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工艺水平的工程上易于实现且性价比较高的一种补偿方法。通过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微机对消装置补偿模型经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