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3~6月,对南昌市郊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黑领椋鸟和喜鹊的巢址选择进行调查.黑领椋鸟的营巢距灌丛和乔木的距离分别为(1.81±2.10)m和(11.13±7.20)m,均显著高于喜鹊距灌丛(0.22±0.67)m和乔木(6.22±4.29)m的距离,其余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这2种鸟类巢址选择偏好相似.主成分分析表明:黑领椋鸟巢址选择的第1主导因子是安全因子(距干扰源距离、巢高度)和食物因子(距农田距离),影响喜鹊巢址选择的第1主导因子是安全因子和水因子(距水源距离).这2种鸟类对巢址选择的需求相似.  相似文献   

2.
2015年12月与2016年3月,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宜春靖安县宝峰镇对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巢树与食物及水因子、安全因子和巢隐蔽因子.用5 m×5 m样方法对巢址和对照样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巢树高和林冠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白腰文鸟倾向于选择树较高、林冠较宽的小生境营巢,这与巢需要高的安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次生林中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址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林内,对1996年标记的被5种次级洞巢鸟利用并保存下来的104个巢址进行了4年的再利用跟踪调查.所标记的巢址被5种次级洞巢鸟、2种初级洞巢鸟和花鼠所利用.标记巢址总的再利用率为55.16%,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的再利用率为51.29%,说明次级洞巢鸟利用过的巢址仍是其后续繁殖的重要资源.每种次级洞巢鸟都偏爱同一种类以前利用过的巢址,被同种鸟重复利用的巢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只被利用过一次的巢,表明被同一鸟种多次利用的树洞是该种鸟繁殖更适宜的巢位.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存在交叉利用现象,且对再利用的巢址具有选择性;影响次级洞巢鸟巢址再利用的因子主要包括洞口类型、洞口水平直径、洞内径、洞深、洞距地面高和洞口垂直直径.次级洞巢鸟在对巢址资源的再利用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  相似文献   

4.
阜阳市池鹭巢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3年,采用样方法对阜阳市两个营巢地主要营巢鹭鸟池鹭(Ardeola bacchus)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调查,选取了11个巢址变量,营巢树种、最短巢间距、巢高、巢树高、巢树枝下高、巢树胸径、巢树冠径、巢周围1 m半径内植被郁闭度、巢上方郁闭度、巢离树干距离、巢离巢区边缘的距离,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池鹭的巢址特征。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描述了池鹭的巢址特征:巢树因子、高度因子、干扰因子、保护因子,各自的贡献率分别为30.527%、19.456%、15.307%、9.657%。  相似文献   

5.
骨顶鸡(Fulica atra)的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7月和2009年5-7月对黑龙江省安邦河湿地和大庆龙凤湿地骨顶鸡种群的巢址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36个巢样方和139个对照样方数据,并对巢样方以及对照样方的12种生态因子进行了测量.巢样方与对照样方在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干扰源距离、距明水面距离等几方面差异显著.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隐蔽条件是骨顶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而水因子、种内竞争及种间竞争等为次要因素.巢频次分析结果表明骨顶鸡偏好植被高度、盖度、水位适中,距明水面较近、植被较稀疏的区域进行筑巢.此外,人为干扰对骨顶鸡的巢址选择影响不显著,但骨顶鸡的巢址选择受其领域性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年2月中旬,在吉林省四平市周边及其附近区域的高压线塔上,对利用喜鹊旧巢繁殖的红隼生境进行调查研究.在这一范围内调查喜鹊巢共40巢,确定被红隼利用20巢,未被利用20巢.通过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红隼利用的喜鹊巢址巢高、公路宽2个特征与对照巢址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巢高、巢向、距公路距离和距林带距离这4个生境因子载荷绝对值明显偏高,说明这几个因子对红隼的巢址选择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俗称“红嘴玉”或“相思鸟”,它的自然分布区只限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因而是中国的特有鸟种。红嘴相思鸟不仅嘴喙红艳似玉,而且羽色也绚丽多彩。它的眼睛周围是乳白色,两颊淡黄,头顶和背部为橄榄绿,两翅有红色的斑纹,喉部是柔和的浅黄  相似文献   

8.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红嘴相思鸟(Lemthnx Iutea),又名相思鸟、红嘴鸟、红嘴绿观音等,雌雄配对后形影不离:白天活动时,它们并肩展翅;歇息时,它们依偎在一起,相互整理剁毛;入夜后,它们共宿枝头,情意缠绵。因此,红嘴相思鸟被人们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更被赋予“相思鸟”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0.
筑巢是鸟类繁殖过程的重要阶段,为繁殖成功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解新定殖种群的繁殖策略,本文以在广西沿海留居繁殖的黑翅长脚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巢址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3-6月,共记录到巢37个,巢外径(18.806±3.728)cm,巢内径(9.759±1.365)cm,巢高(3.006±1.561)cm; 2)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生态因子为植被因子、社交因子、隐蔽度因子、巢材因子、干扰因子;3)通过巢区与对照区的对比分析发现,黑翅长脚鹬偏好于草本均高较大(14.844±1.549)cm、距大路距离更远(357.108±71.118)m、隐蔽度更高(1.622±0.206 3)的地点筑巢;4)通过成功巢与失败巢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距大路距离、觅食地明水面积以及隐蔽度等生态因子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扎龙保护区火烧及湿地注水后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巢址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1年8月末至10月扎龙自然保护区50%的核心区芦苇被火烧掉,2002年3月初再次着火,2002年4月中旬开始陆续向湿地注入3亿m^3水以解决保护区缺水问题。为了研究火烧与注水对丹顶鹤营巢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的3-5月份,在保护区内用GPS和因子测定法对12对野生丹顶鹤的巢进行了巢址定位和巢址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1)丹顶鹤对高度(t=3.42975)较大的剩余苇丛(t=29.32015)和明水面(t=4.20508)具有很大的选择性;(2)植被类型是丹顶鹤巢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大,频率最高的是芦苇沼泽(66.67%);(3)与火烧地的距离(t=2.20846)制约着丹顶鹤巢址的选择,但不排除在火烧地内营巢的情况;(4)巢下水深(t=2.31098)、与人为干扰地的距离(t=1.08284)及植被的密度(t=0.26543)也对丹顶鹤巢址的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洞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对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内4个研究区域的洞巢进行调查,采集、统计洞巢相关因子,研究左家地区洞巢特征.结果表明:洞巢鸟选择洞巢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树种以白皮柳居多,选用巢址洞口的朝向以南、西南、西为主;洞口倾斜角-30°~0°;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距地、胸径和洞位径等参数差距不大.研究成果可对洞巢资源的利用、洞巢鸟行为等相关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极长城站邻近区贼鸥营巢与占域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自磐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0):1048-1052
2000/2001年夏季,在南极中国长城站附近对麦氏贼鸥(Catharacta maccormicki)和棕贼鸥(Catharacta lonnbergi)的营巢和占域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其营巢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巢位高度、巢、食物源(海边及企鸥群)的距离等要素对贼鸥巢址选择有重要影响.贼鸥依赖人类废弃食物的程度及其适应南极多风雪气候的行为学特性等因素,在其营巢对策中发挥显著作用.贼鸥的领域范围和防御行为,随其繁殖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变化.人类活动不当可能会削弱贼鸥对领域的防范,并影响育雏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画眉亚科的白喉噪鹛(Garrulax albogularis)、丽色噪鹛(Garrulax fornos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butea)3个种的核型,结合该亚科已报道的画眉进行比较,发现在第一号染色体上存在明显差异,在4个种的1号染色体中分为两种模式,丽色噪鹛与画眉一致,同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而白喉噪鹛和红嘴相思鸟一致,同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该现象与该亚科分类中的亲缘关系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行为观察和能量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常温下红嘴相思鸟的静止代谢率,平均耗氧率为(7.97±0.53)mL,O2/h·g,耗氧量与体重呈正相关.耗氧量的性别差异明显.对其行为观察表明,红嘴相思鸟属昼出性活动动物,取食、修饰、水浴等行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虽然CHD基因的保守性和性特异性引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性别鉴定领域,但羽毛样以及PCR体系等的选择却会产生不同的鉴定效果,因此如何对这些影响单性态观赏性鸟类性别鉴定的多重因素进行最优化处理以达到快速鉴定的目的,就成了人工繁育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用固定影响因素(PCR体系除外)的方法,对PCR体系进行优化处理,羽毛提取DNA,然后CHD基因的相关引物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所有雌性鸟类得到CHD-Z和CHD-W的两条带,雄性1条CHD-Z带的高效鉴定.因此,确立了此类鸟的快速鉴定体系,即画眉鸟性别鉴定体系,用于鉴定换羽季的画眉鸟的性别;以及红嘴相思鸟性别鉴定体系,用于鉴定红嘴相思鸟的性别;同时可为多种体型相似的鸟类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嘴相思鸟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嘴相思鸟为国内外名贵的观赏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关它繁殖习性方面的专论,国内外至今少见报道。作者1984年3—9月间在广西贺县对其繁殖生态习性作了初步观察。其每窝产卵3—4枚。筑巢、孵卵及育雏皆双亲所为。雏鸟在巢期约为10—11天。整个繁殖期从3月下旬至10月份止。  相似文献   

18.
2018—2019年,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开展了栗斑腹鹀的巢捕食率及影响巢捕食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蛇和草原黄鼠是栗斑腹鹀繁殖期的主要巢捕食者.两年间共找到栗斑腹鹀繁殖巢94巢,其中44巢被捕食,巢捕食率为46.8%,占繁殖失败的65.7%.对栗斑腹鹀被捕食巢和繁殖成功巢的9个巢址因子进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发现,裸地面积比例及距边缘距离对巢捕食影响显著,裸地面积比例越大、距离边缘越近的巢更容易被捕食.  相似文献   

19.
有些动物的习性被人们误解,因而名实不符。相思鸟有一种鸟叫"红嘴玉",是名贵的品种,又名相思鸟。顾名思义,指它对爱情忠贞不渝,雄鸟与雌鸟婚配之后,便终生相伴,形影  相似文献   

20.
于2008和2009年4—8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和土门岭地区对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的巢树和巢址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5处巢址和30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通过对Wilksλ值的检测确定各因子对判别模型的贡献率,根据生态因子的重要性和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黑枕黄鹂选择的主要生态因素.在黑枕黄鹂选择的巢树中,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所占比率最高,黑枕黄鹂偏爱选择树身高大、树冠体积较大的阔叶树筑巢.巢均位于水平侧枝上,距树主干平均距离为(3.5±0.9)m.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树冠盖度、胸径、乔木密度和乔木高度是影响黑枕黄鹂巢址选择的重要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