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潮流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迅猛。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又一次飞跃,而且是比以往历史上所有过的更巨大的飞跃。马克思在讲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曾经说过:“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3页),恩格斯也说过:“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事实正是如此,现在面临的这一场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不但正在引起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而且必将引起社会生活等一切方面的深刻变化,同样,对教育领域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研究这一动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的含义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含义的历史演变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0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和德文版写序言时说过相同的话: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08页;第22卷第68页。以下引《全集》只注卷数、页数)1891年,他在《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主义只能秘密地存在。只是在1862年,马克思的学生拉萨尔才重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但是这已经不是‘宣言’中的大无畏的社会主义了”(第22卷第288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们倡导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还应当大力倡导、积极发展科技文明。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上述三大文明的现代基础。用马克思话说: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421页)。"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财富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31卷  相似文献   

4.
<正> 真理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毛泽东同志对这一规律作了深刻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论。马克思说过:“真理通过论战而确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86页)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时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巩固,必然使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攻击更加频繁,更加剧烈,但是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消灭”之后,反而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列宁全集》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  相似文献   

5.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进而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继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后,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88页中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建设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马克思精辟阐述了资本对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卓越贡献。资本与产业的对接,带来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8.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和从事理论著述的同时,对数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到一八八三年他逝世为止,始终坚持“独立的数学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7页),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内容十分丰富的《数学手稿)》。马克思的《数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是研究数学辩证法的光辉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后面邓选第三卷引文只注页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第116页)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为一种理论,亦是一个随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正因此,无论是我国抑或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从事的都是社会主义实践,并都力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但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要讲逻辑”,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提出来的。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4页)。这里的“理论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认识能力,讲逻辑能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语言表达中如果不讲逻辑,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各种客观事物,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就会出现概念不明、判断错误、推理不当以及违反思维规律等语病。例如:  相似文献   

11.
<正>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人权六问     
近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过程中,碰到许多深层次的理论难点疑点,亟待解决。现将目前想到的六个问题及其中某些歧见呈布于后,求教于同好者。一、按照唯物史观,市场经济是人权(即自由权和平等权)的经济基础(参见《马恩全集》第46卷上册第197页,下册第477页。我曾称之为“商赋人权论”)。既然如此,那么,人权研究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市场经济学,社会主义人权研究也就不能不首先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包括,只有说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才能说清楚社会主义人权,同时,也只有从经济学层面弄懂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经济机制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必须首先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产生对技术进步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经济机制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必须首先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产生对技术进步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欧洲史学史上,米涅开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和研究历史,他和基佐,梯叶里同为当时法国新史学派的创始人。米涅认为法国自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而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斗争的继续和发展。1823年,仅二十七岁的米涅写成了《法国革命史》一书,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他在书中认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并“在欧洲开创了新社会的纪元”。恩格斯曾经说过:“在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中,我仍然比较喜欢米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27页)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叙事简练,文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中多处强调,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还反复告诫全党;我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页)这些论述,既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慨括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仍然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软硬”结合、“虚实”并举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列宁全集”中文本一至三十八卷在我国建国十周年纪念前已经出齐,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桩了不起的大事。中文版是根据俄文第四版翻译的;俄文第四版原定出三十五卷,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根据苏共中央的决定,续出五卷。俄文版第三十九卷以下现在还没有出版。这就是说,中国读者现在已经能接触到列宁的全部重要著作;毫无疑问,这件事情将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很大的作用,因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而“列宁全集”恰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十分重要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平均主义的敌人”(《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14页)这句名言,是斯大林早在1934年联共(布)党召开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斯大林为什么要批判平均主义? 又为什么把问题提得这么尖锐?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讲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相互关系时说:“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两种文明相互关系的特点,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意义,从而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含意是很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两种成果,互相渗透、互相推动,互为条件。一般说来,这是各个时代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物质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必  相似文献   

20.
工资政策首先和主要地是一个如何更好地遵循按劳分配规律的问题,但又并非完全地局限在这一点上。即以我国工资方面所存在的低、平、乱、死四大弊病而言,它们就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而非仅仅由于违背按劳分配规律所引起。低,指工资水平低。工资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来,取决于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恩格斯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5页)。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又取决于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计划规律所决定的积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