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之后,机械运行设备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交通工具的快速行驶上。因此,对交通行驶的速度进行测速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又一难题。因为雷达测速技术在科学研究以及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该文主要对雷达测速系统进行相应研究,对物体速度经过雷达测速系统的准确性检测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卜勒导航是一种自主式的导航系统,但其实时测速精度较低。本文由现役多卜勒雷达的构成原理和电路结构出发,分析了造成多卜勒雷达实时测速精度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多卜勒雷达实时测速精度的一些措施,供设计和飞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铁信号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由以前的固定闭塞发展到目前的移动闭塞,大大提高了地铁线路的利用率及运能,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快捷舒适的交通服务。而电客车的能否精确定位及停车,取决于测速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否。车载信号的测速功能主要由测速电机(英文简称OPG)及雷达完成的。本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载信号系统为例,主要介绍测速系统中的测速电机及雷达的工作原理、设备安装及相关维护,重点介绍测速电机连接线缆的安装工艺对测速电机正常工作的影响及测速电机和雷达故障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动车运行过程中,速度和位置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数据。文章根据动车测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雷达测速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速协同工作的系统,雷达测速依据多普勒原理直接计算得到动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雷达是否正常,在雷达测速的盲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得动车的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的积分得到速度值,雷达测速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速相互补充。利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iver/transmitter,UART)将更可靠的速度值发往上位机。实验证明,该测速方式在复杂的铁路环境中能长期稳定地运行,满足全天候、实时性要求,在保障动车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测速测距雷达运算准确度低和运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LFMCW雷达测速测距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FPGA技术,利用正反旋转抵消策略优化CORDIC平行算法;然后利用流水线和并行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实现双核FFT处理器;最后利用回波频差和多普勒频移法完成距离和实时速度的计算模块,最终设计实现了LFMCW雷达的测速测距系统.在QuartusⅡ中调用ModelSim进行功能仿真,证明本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比使用单核FFT时提高了46.5%、测距误差为±0.15 m、测速误差±0.1 km/s.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调频步进(chirp-step frequency , Chirp-SF)雷达是一种距离高分辨率雷达,但是存在严重的距离 速度耦合问题,所以实现运动目标的距离高分辨必须进行运动补偿。文章提出了一种把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测速和基于Chirp-SF信号的时域相关法测速相复合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速精度高,算法简单,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LFMCW信号距离-速度耦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FMCW雷达的测距和测速原理,分析了影响雷达性能指标的因素。根据LFMCW雷达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距离-速度耦合现象,并得到了信号的模糊图,最后仿真完成了多种情况下雷达信号回波。  相似文献   

8.
交错脉冲序列法测速公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用于脉冲多普勒气象雷达的交错脉冲序列法的测速公式在使用上的限制条件作了理论推导,为进一步提高最大不模糊测速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维高分辨距离像的相关测速补偿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运动目标对频率步进信号成像影响的基础上,阐述和推导了基于一维高分辨距离像的相关测速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的测速性能和实现流程.对是否利用IFFT结果的相位信息,提出了距离像实包络相关和复包络相关两种处理模式.针对空间高速运动目标.仿真和分析了各因素对测速精度的影晌.结果表明,该算法测速精度高,计算量小,抗噪性能较好,为宽带雷达实时自测速补偿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达的隐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噪声光脉冲复制器的单个脉冲测速的方法,推导了信号处理与数值处理公式,并用Simulink/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和数值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的测速精度为0.167%,且对AD器件的采样速率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的持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在市民的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地铁各项技术的不断提升,地铁各类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载信号系统为例,在开通后各项设备功能进入稳定期的一年中,车载信号系统共发生故障二百余起,其中由测速系统引起的故障约占40%~50%左右。而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系统由测速雷达与测速电机(OPG)组成,在排除了测速电机安装工艺造成故障的可能后,测速系统的大部分故障由雷达故障导致。该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雷达为例,主要介绍西安地铁一号线测速雷达的工作原理、维护及故障处理,简介测速电机OPG对于测速雷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驾驶员需要紧急刹车时误踩油门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汽车油门防误踩系统。该系统利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测距雷达、油门压力传感器及油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汽车的行驶信息,综合这几个智能控制参数与其阈值对比并进行智能分析,最终准确判断驾驶员踩油门的意图,确认油门误踩后采取紧急制动和发动机怠速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最小可检测速度和最大无模糊速度之间的矛盾是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沿航迹干涉(ATI)等传统处理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文中研究机载多通道正侧视雷达在不具备波束扫描能力情况下的运动目标无模糊速度估计问题。通过测量运动目标在方位子驻留间的距离变化实现无模糊的径向速度粗估计,然后在修正的单次快拍信号模型基础上利用运动目标导向搜索提高估计精度。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处理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测速模糊问题和对运动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测速、雷达测速和地感线圈测速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依据运动目标检测理论中基于混合高斯分布模型的自适应背景消除算法和基于区域匹配跟踪理论,对高速公路运动车辆进行速度测量。通过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和理论能同时实现多台车辆的跟踪,在监视区域内不丢失目标,能控制测速精度,将速度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二次监视雷达(SSR)接收到目标应答信号时受到异步干扰的问题,在SSR对目标的应答信号的脉冲宽度内,引入扩展二元相移键控(EBPSK)对载波进行相位编码调制.理论分析了SSR系统中速度与频偏的关系,通过研究EBPSK相位调制脉冲的波形特点,提出了将EBPSK相位编码脉冲信号作为SSR系统应答信号的方案,从而有效利用异步干扰提升双基站SSR系统的目标测速精度.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测速精度方面,EBPSK相位编码的双基站SSR系统明显优于EBPSK相位编码以及纯正弦调制脉冲的单基站SSR系统.因此,验证了EBPSK相位编码脉冲信号在双基站雷达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压频闪灯闪光频率与被测物体转速同步的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接触数字旋转测速方法,分析了测速原理,给出测速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并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数字旋转测速系统具有性价比高、性能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多普勒效应,通过解析推算,阐明波音707型飞机导航雷达的测速原理及方法,使之成为多普勒效应应用的又一教学实例,以丰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航海雷达运用多卜勒技术所负担的高造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速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多卜勒效应的利用,其核心是捕获多卜勒频率.该方法利用了功率谱密度和频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利用了现有航海雷达信号检测已较为成熟之处、并设计了系统框图,分析了这种新方法的方便性和优越性.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从中可看出,此种方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莹  姜弢 《应用科技》2012,(4):16-19
基于测量速度的灵活性、稳定性、低误差率等性能指标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ZigBee2006协议栈模型架构的无线测速系统.在分析和对比现有几种测速方法优劣的基础上,以CC2431芯片为核心搭建定位结构,裁剪移植ZigBee 2006协议栈.阐述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芯片选取、软件设计思路、定位测速原理及方法和误差分析,完成测速系统以及系统内部通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现实测量速度灵活性、稳定性、低误差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光电转换原理,实现了一种以LM339为主要芯片的光幕测速系统,通过对光幕测速系统软硬件的重新设计,解决了原有光幕测速系统光幕覆盖不全面和光线粗细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准度与精度,完成了光幕靶与计时系统的一体化。通过对光通量信号的分析与计算,实现了对不同速率运动物体的精确测速。经过运行测试,该系统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