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激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艺术。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这一重要教育决策的提出,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推行素质化教育,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里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供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理解语言。积累材料,形成语文素质,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领悟生活所在,习文悟道,提高审美情趣等等,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现在,不少学校开展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和“语文教育整体改革”等,都是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可贵探索。但直到今日,一部分人对语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还没有清醒的认识,致使语文素质教育陷入误区。因此,  相似文献   

3.
李先芳 《科技信息》2008,(1):295-295
技校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以全面推进技校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为手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用最新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培养学生,提高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寓思想素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注重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等途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晓明 《科技资讯》2007,(27):137-137
高职教育即就业教育,根据这一鲜明的办学特点,抓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推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实训实习为手段,以培养适应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素质,以更快地适应就业的需要,培养大批合格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育家杰普莉茨卡娅说过:“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确,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这些能力是人们基本素质的主要内涵。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美术教育不被重视,多数教师乃至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目的、任务存在片面的认识,把中小学美术教育视为“小三门”之一。教学内容以“绘画”为中心,只注重培养少数“苗子”,丢弃绝大多数学生,所以严重地削弱了美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作用。美术课如何为素质教育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杨晓丽 《科技信息》2009,(31):J0180-J0180
高职语文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的、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因此高职教育设立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这一培养目标,高职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在艺术、情感等方面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语言文字能力。所以高职语文课程应注重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全面地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美借鉴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隋聚艳  赵辰 《科技资讯》2009,(17):185-185
职业学校的教育在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作为职业学校的辅导员应转变思想,在班级管理中以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目的,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根据市场经济理念来对学生进行人文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性发展,造就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黄圆春 《科技信息》2012,(7):482-482,517
表达交际能力是人们日常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扎实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但就目前形势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表达交际能力普遍较低。作为中职老师,要充分认识表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加强表达交际能力训练,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表达交际能力,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为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模式冲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的旧框框,开拓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广阔前景。本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等,这也是外语教师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是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新课程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实施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以《电阻》教学为例,以点带面,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是高等教育中非中文专业必修的公共课,在大力提倡并逐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就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人格素质和个性品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综合性的能力和品质。创造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是围绕着培养创造力而展开的。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使其创造潜能转化为创造力,应从多方面做起。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是创造意识中的主要成份,客观现象新奇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爱因斯坦说:“思维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技校学生大都在1…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思想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文化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能力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陈轶 《科技信息》2010,(32):I0317-I0317
在知识经济的当今时代,越来越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走向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能力教育模式。搭建一个能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的、开放的实验实习环境平台,以电子创新设计、电子竞赛为手段,吸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技校本身的特点,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使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外语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素质教育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误区必须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提高文化意识, 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材,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行动导向教学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践问题学习,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行动导向教学充分凸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是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新课程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实施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以<电阻>教学为例,以点带面,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终极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否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关系到提高学生的语言总体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大作文教育观,努力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创造性思维素质、非智力因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知识,能力与素质“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素质教育合格师资,务必抓好专业教学,坚持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