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综合论述了生物功能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Ca/P比值、相的组成、结晶度、气孔率以及掺杂的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各个参数对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为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研究与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合成、烧结工艺及显微结构.进一步探讨了使用该材料制成的湿敏元件的感湿机理及老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总结近几年来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骨修复研究上的应用。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为关键词,从各类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文献,总共查阅得到文献80篇。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均能制备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韧性复合物,并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在骨修复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论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和在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近几年来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骨修复研究上的应用.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为关键词,从各类期刊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文献,总共查阅得到文献80篇.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均能制备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韧性复合物,并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物在骨修复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论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和在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其为纳米尺度的材料.应用MTT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致密羟基磷灰石对体外培养的牙周膜细胞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第2,3,4天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致密羟基磷灰石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陶瓷材料在硬组织工程上的广泛研究与应用,3D打印精加工技术也应运而生.综述了常规的几种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二氧化钛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硅酸钙陶瓷,从3D打印的角度阐述了这些支架材料的特性及技术优势,并对该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水溶液中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是目前齿科和骨科喜用的替代材料。本文以常温和近沸点的水溶液为前提条件,对CaO-P2O5-H2O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为实际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复合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HA)复合生物材料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并简单探讨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基磷灰石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现已形成多种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块体材料及多孔材料的方法。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及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用SEM、XRD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后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壳聚糖复合后,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晶型没有发生变化,但颗粒的分散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对Cr^6+的吸附性能优于纯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索了利用废弃贝壳制备生物活性材料羟基磷灰石的工艺路径。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贝壳粉为原料、磷酸氢二氨为磷源,尿素为添加剂,成功制备出高纯相、尺寸均匀可控的纳米带状羟基磷灰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表征产物的晶相组成及形貌。XRD分析结果显示:贝壳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转化为羟基磷灰石;SE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浴法合成得到的羟基磷灰石为纳米级别的带状结构;FTIR表征检测到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进一步验证产物为羟基磷灰石。本研究解决了废弃贝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2.
羟基磷灰石在治疗口腔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羟基磷灰石在治疗口腔疾病中的应用任平惠(校医院)用羟基磷灰石治疗口腔疾病,是目前有关科技人员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我们于1987年开始将该材料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追踪观察和研究。1材料来源由四川大学材料所研制并提供的羟基磷灰...  相似文献   

13.
羟基磷灰石与钛合金的结合,可以克服羟基磷灰石自身的缺点。阳极氧化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包括阳极氧化法与微弧氧化法两种,本文综合论述了利用阳极氧化技术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阳极氧化技术与其他常用制备羟基磷灰石技术的优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叙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羟基磷灰石作为磷酸钙的一种,它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热稳定性及离子交换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材料.随着对羟基磷灰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得以大幅拓展.文章就羟基磷灰石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作以综述,阐述了其制备工艺以及在力学、生物医学,吸附、催化剂、载体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前驱液混合并结合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粒.利用IR光谱表征了所得复合纳米粒的化学结构,通过Zeta粒度仪、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粒径及形态,通过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研究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情况和含量.并研究了前驱液中钙、磷离子浓度对复合纳米粒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粒中壳聚糖和羟基磷灰石相互结合紧密,呈球形,实现了纳米级分散.使用NaOH陈化,可以使羟基磷灰石晶体规整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与人体的无机组成和晶体结构相似 ,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其相互连通的微孔有利于组织液的微循环并为羟基磷灰石深部的新生骨提供营养 ,促进纤维组织和新生骨的结合和生长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硬骨组织替代材料 .近年来 ,发明了一系列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的方法 ,如有机泡沫浸渍法、添加造孔剂法、快速成型法等 .对于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 ,注重研究孔尺寸对多孔体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并逐步实现了对多孔体孔径的控制 .本文综述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备工艺、生物特性和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17.
羟基磷灰石植入皮下组织不同阶段弹性模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造骨替代材料-羟基磷灰石植入体内,随着骨组织和胶原纤维在其孔隙内的生长以及羟基磷灰石的降解,羟基磷灰石的整体弹性模量会逐渐变化.为了确定其植入体内后软组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将羟基磷灰石试样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分别植入20、40、60和80,d时将其取出,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纤维组织对人造羟基磷灰石的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羟基磷灰石植入大白鼠皮下20,d时的弹性模量有明显增加,增加幅度为28.83%,之后弹性模量变化幅度变小.分析认为,最初的组织纤维附着在羟基磷灰石的微孔中,起到了增强的作用,之后软组织表面再生长的软组织增强作用会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羟基磷灰石「Ca10(OH)2(PO4)6」难溶性复合物的组成及BSA与羟基磷灰石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BSA与羟基磷灰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水溶性的BSA进入固体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形式难溶性BSA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复合物具有非化学计量的性质,体现了生物矿化的特征,正是这种蛋白质与羟基磷灰石间的复杂相互  相似文献   

19.
摘要:研究了C36二聚酸与多孔羟基磷灰石(HAP)在不同溶剂与反应温度下制备二聚酸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失重分析法(TG)计算了反应程度,用激光粒度仪、BET孔径测试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36二聚酸与多孔羟基磷灰石按质量比1:1在78℃下乙醇中反应3.5~4小时,反应程度达到36%,成功制备了二聚酸修饰的多孔羟基磷灰石,二聚酸存在于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和孔结构中,导致孔隙率减少。羟基磷灰石修饰前后粒径尺寸由4.149洀减小到3.595洀,比表面积由60.618m2/g减小到27.996m2/g。  相似文献   

20.
电泳羟基磷灰石色谱吸附BSA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泳与羟基磷灰石色谱技术耦合 ,开发了一种新的电泳色谱技术。建立了羟基磷灰石 (HAP)吸附牛血清白蛋白 (BSA)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建立了不同的实验装置以研究电场下 HAP吸附 BSA的反应动力学特性以及电动色谱吸附 BSA过程的传质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施加电场不会改变吸附反应的平衡常数与速率 ,但在电泳羟基磷灰石色谱装置中 ,施加电场在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产生的电渗流能够加强扰动 ,减少液膜扩散阻力 ,提高羟基磷灰石色谱的动态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