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DN113杨苗期和试验林生长的调查,分析了DN113杨的生长特性。证明DN113杨是一个速生的欧美杨树种,且生长量高于对照品种小黑杨1倍以上。DN113杨属黑杨派树种,生长快、耐寒性较差,引种栽培地区要重视该品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腈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相似文献   

3.
黑杨派3个无性系的盆栽涝渍试验表明,土壤渍水时3个无性系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和有机物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差异。根据在渍水时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大小和苗木生长指标的综合衡量,3个无性系的耐渍能力大小是新无性系105杨〉351杨〉母本I-69杨。105杨受涝20d仍具有抗涝能力,但受涝时间延续到40d,则超出其忍受范围,致命苗木体内出现代谢紊乱,各种有机物含量异常,PAL活力超常升高,苗  相似文献   

4.
杨树根系浸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杨树根系浸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南林95杨和NL-80351杨根系浸提液处理几种主要的农作物种子,并进行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南林95杨和NL-80351杨根系浸提液对这几种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两种杨树无性系根系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大白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浸提液浓度较高时表现尤其明显,其抑制程度从大至小分别为小麦、油菜、大白菜;相反,两种根系浸提液对棉花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南林95杨根系浸提液对小麦和油菜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棉花萌发和高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强于NL-80351杨的;但对棉花根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则南林95杨弱于NL-80351杨的;南林95杨根系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NL-80351杨的,对其高生长的影响南林95杨主要表现为抑制,NL-80351杨则表现为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分析了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方差分析表明,Ⅰ-69杨X小叶杨和Ⅰ-69杨X欧洲黑杨F1无性系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和无性系X地点效应均是极显著的。从各无性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指数,预测了它们的适应范围。这些无性系生长和适应性的关系在正方向上是独立的,生长和稳定性的关系是多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大都也是多变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中牡1~#杨壮苗技术要点,和幼苗期生长规律.幼苗期中牡1~#杨生长速度低于迎春5~#杨,速生期超过迎春5~#杨;中牡1~#杨苗速生期苗高生长有三个高峰期,地径生长有二个高峰期,高峰期生长量分别占全年的60.9%和41.9%.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膜技术不断提高,种类也越来越多,这里介绍几种新近开发的农膜品种。一、防除杂草农膜 1.黑色农膜。黑膜最大特点是可以避光,能抑制杂草生长。但黑膜易吸收阳光中热量,使土温的日波动趋于平缓,故黑膜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种杨树的铅(Pb)抗性和Pb积累能力,筛选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潜力的杨树树种。【方法】选取7种速生杨树,用8 mmol/L Pb处理6周,分析7种杨树Pb抗性和积累能力。【结果】Pb胁迫导致7种杨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抑制了7种杨树的高生长和径向生长,其中欧洲黑杨、群众杨和青杨的光合和生长对Pb胁迫较敏感,美洲黑杨敏感性较低。Pb胁迫导致7种杨树生物量显著降低,其中欧美杨根生物量降低最多(50.31%),欧洲黑杨(31.99%)和群众杨(22.26%)木材生物量降低最显著,欧美杨(12.67%)和群众杨(19.54%)皮生物量降低最显著,灰杨叶生物量降低最多(35.44%)。7种杨树的总生物量在Pb胁迫下出现明显降低,其中灰杨降幅最大(29.03%),欧洲黑杨降幅最小(12.02%)。相应地,7种杨树Pb抗性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欧洲黑杨(88.09%)>银腺杨(82.98%)≈美洲黑杨(80.70%)>欧美杨(79.86%)>青杨(76.79%)>群众杨(72.78%)≈灰杨(70.35%)。7种杨树吸收和转运Pb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美洲黑杨根中的Pb含量最高,达2 906.10 mg/kg;灰杨木材、皮和叶中的Pb含量较高,分别达46.55、44.39和325.90 mg/kg。美洲黑杨根和整株Pb积累量最大,分别为4.20和5.06 mg/株;灰杨地上部分Pb积累量最大,为1.21 mg/株。美洲黑杨的根富集系数最大,达6.70;灰杨地上部分富集系数最大,为0.43。灰杨的Pb转运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杨树,达0.16;欧洲黑杨的转运系数最低,仅为0.02。【结论】7种杨树的Pb抗性和Pb积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欧洲黑杨Pb抗性最强、美洲黑杨根吸收Pb的能力最强,可能在Pb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和生态恢复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灰杨转运Pb能力最强,地上部分Pb积累能力最强,可能在Pb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陈立国 《甘肃科技》2013,(19):164-167
对兰州市河北杨分布、生长、病虫害等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兰州市河北杨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河北杨资源的保护措施,为兰州市河北杨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铜仁地区63块杨树固定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cv.‘Lux’)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I-69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其胸径、树高和蓄积依次减小,且在阳坡、阴坡间差异显著;I-69杨上坡和下坡地生长状况差异也显著,下坡的生长状况好于上坡。与生长最差的荒地相比,退耕地上的杨树生长最好。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I-69杨胸径、树高、蓄积均增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11.
筛选获得的烟草内生细菌Atp-ce在温室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可达69.23%.通过对烟草内生细菌Atp-oe发酵动力学的研究,拟合出了细菌生长曲线模型,得到最佳优化发酵参数.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描述了黑杨派和青杨派的17种杨树叶片的解剖构造,它们分属两种类型:等面叶和异面叶。属等面叶的是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Ⅰ-69、Ⅰ-63、872、888、890;属异面叶的是青杨派的二个种:小叶杨和辽杨以及黑杨派的加农杨。杂交子代Ⅰ-69×加农杨、山海关杨×Ⅰ-63、Ⅰ-214×Ⅰ-63、Ⅰ-72×Ⅰ-63和Ⅰ-72趋向于等面叶型;杂交子代Ⅰ-69×小叶杨、Ⅰ69×辽杨、Ⅰ-214和山海关杨趋向于异面叶型。文中分析了杂交子代的遗传性状,讨论了叶片结构和环境因子及遗传因子的关系,试图为选育优良无性系提供解剖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入手,采用数学方法,找出了影响各引种栽培区内1-69/55杨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主导土壤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I-69/55杨立地指数得分表。根据大量的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资料,经综合分析,提出了1-69/55杨的适宜造林密度和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丁吡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的EC50为2.19 mg·L~(-1)。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丁吡吗啉600、800、1 200 mg·L~(-1)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57.7±3.8)%、(67.7±4.8)%和(74.4±1.1)%。田间试验发现,丁吡吗啉540、864、1 080 g·(hm2)~(-1)灌根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57.4±6.5)%、(66.7±4.8)%和(71.8±2.9)%。以上研究表明,丁吡吗啉可用于防治烟草黑胫病。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臭蒿水乳剂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药效稳定性;采用菌丝块诱导孢子囊产生法测定臭蒿水乳剂对烟草疫霉孢子囊抑制的毒力;最后对盆栽防效结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浓度臭蒿水乳剂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5.93g·L-1、52.56g·L-1,其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贮藏稳定性;对烟草疫霉孢子囊产生抑制的EC50、EC90值分别为6.56g·L-1,65.22g·L-1.盆栽防效及对烟草幼苗生长影响实验表明,22d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为56.2%,且对烟草幼苗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入手,采用数学方法,找出了影响各引种栽培区内I-69/55杨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主导土壤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I-69/55杨立地指数得分表,根据大量的固定标准才临时标准地资料,经综合分析,提出了I-69/55杨的适宜造林密度和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自1972年引种黑杨派六个无性系[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Harvard’(ex.I-63/51),简称63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ex.I-69/55),简称69杨,Populusxeuramericana(Dode)Guinier cv.‘san Martino’(ex.I-72/58),简称72杨;Populusxeuramericana(Dode)Guinier cv.‘I-214’,简称214杨;Populus× euramericana(Dode)Guinier cv.‘I-45/51’,简称45杨,Populus nigra L.cv.‘blane de garonne’,简称加龙杨)以来,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先后获得成功。这些无性系生长迅速,表现良好。应当及时总结经验,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中的电磁泄漏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介绍了计算机中信息的泄漏方式,分析了TEMPEST技术研究的内容,探讨了利用噪声干扰源,采用屏蔽技术、“红”/“黑”隔离技术、滤波技术和布线与元器件选择等计算机防泄漏技术,以及键盘、软盘驱动器、CRT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的防泄漏技术,探讨了发展我国TEMPEST技术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系J号杨、50号杨、B号杨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龄型-根-干苗主要生长性状及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78 6以上,并以此将J号杨、50号杨、B号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各品系速生期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分别为J号杨59.8%,70.3%;50号杨65.1%,64.6%;B号杨60.3%,68.8%,均高于小黑杨.  相似文献   

20.
中华红叶杨在兰州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兰州地区园林绿化树种资源,于2007年从河南引进中华红叶杨(红叶杨、中红杨),对其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等进行了观察研究,旨在为该彩叶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华红叶杨当年引种成活率为96%,生长迅速,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9月,全年观叶期为197 d;径粗3.5 cm,年平均生长量达200.8 cm;该树种适宜在兰州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