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杜诗《石壕吏》中“石壕”的地点历来有“陕县说”、“宜禄说”、“宜保说”三种不同说法,文章通过对杜甫行踪、诗中内证、史书外证三个方面详加考据,认为“陕县说”比较确切,依据考据结果,杜诗三吏的顺序应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2.
本人在1956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里,发表了一篇“闻一多先生‘诗新台鸿字说’辨正”的文章,郭沫若先生在今年1月5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释‘乌雁酿’”,对鄙说多所指正,使我非常感谢。不过还有许多地方,不敢苟同。爱本百家争鸣之意,特申鄙见,再请郭先生指教。郭先生在文章里指出“尔雅”“‘高雁丑’是说乌限之类。丑是丑类之丑,并下是美丑之丑”。这种解释是很正确的。因为我当时要证成闻先生“焦喻美,鸿喻丑”的说法,就根据郝懿行“尔雅义疏”“鸢乌丑,注引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山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把《诗经》、《楚辞》引入诗中侧重于抒情,一类是把《周易》、《老子》、((庄子》引入诗中侧重于说理。世人往往批评谢灵运山水诗“有句无篇”,诗必谈玄说理,有情景割裂之嫌。该文旨在说明谢灵运就是通过这些典故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诗是情、景、理的融为一体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在几天前的诗句积累复习中,我遇到一道这样的题目:中国有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李白就有“斗酒诗三千”的说法。写出下列诗人与酒关系的诗句各一句。李白:杜甫:李清照:苏轼:杜牧:范仲淹:在这里我没有给学生现成的诗句,而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品味、感受古典文学的精髓,进而升华情感,培养美好人格。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因此诗中经常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失意的时候饮酒,是为了自我麻醉;得意的时候饮酒,是为了神采更加飞扬;邀朋会友的时…  相似文献   

5.
屈原骚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卓然特立,独放异彩。然而,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历代学者对它进行了种种的研究与推测,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骚》从《诗》出”。此论最为久远,影响也最大。西汉人刘安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东汉人王逸也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南朝人刘勰更明确地提出:“依《诗》制《骚》,讽兼比兴”。他们看到了《诗经》对《楚辞》的影响,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二,“源于楚歌”。这是近代较为流行的说法。王国维说:“《沧浪》《凤兮》二  相似文献   

6.
让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相似文献   

7.
"诗家之中道"说由皎然在《诗议》中首次提出。在研究唐代诗格作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只有破"我执",不要"迷",不要被"物转",要有所悟,才能做到"明",从而达到诗家中道之境界。可见佛学中道说对唐代诗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诗《渡桑乾》的作者问题,大都认为是贾岛的作品,后来注释唐诗的人也均从此说。刘逸生先生所著的《唐诗小札》(修订本)一书,也持这种说法。我认为《渡桑乾》不是贾岛的作品,应该是刘皂的作品。理由如下:(一)刘皂是唐代咸阳(今陕西成阳县附近)人,“归心日夜忆咸阳“一句中的“咸阳”是他的故乡,与他的生平联系得上。(二)《全唐诗》存其五首诗,诗的语言和风格皆与《渡桑乾》诗象似。(三)在《全唐诗》中《渡桑乾》诗名为《旅次朔方》,作者为刘皂。当时编辑《元和御览诗集》的主编是令狐楚,他的年龄比刘皂大,他们之间有过交往。当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难遵循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这是我前一本书《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中的一个观点。在这里,我想补充说:“素养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积累,这种积累是一种功夫。”  相似文献   

10.
对《诗经·卫风·氓》中的“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历代所解颇有不同。郑《笺》以此为追述之笔:“我乃渡深水,至渐车童容犹冒此难而往,又明己专心于女”,其后孔《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均申郑说,以为本句乃“此妇更追溯来迎之时”,“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于汝”。然如依此说,则势必打断全诗由婚前至于婚变按时序追述的章法。朱熹《诗集传》别立新说,认为这是写女子婚变后“复乘车而渡水以归”,其后也多有承此说法者。但此说亦可商榷。因本句前之“自我”二句言婚后生活,后之“女也”四句斥夫之无德,均为叙事之笔,而中间忽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新诗的真正奠基者,郭沫若具有迥异于他人的诗人特质。诗人自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的话:“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回顾我所走过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任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他进而自我评述道:“我在文艺写作上,大抵是一个即兴诗人。”  相似文献   

12.
宋人以己意解诗,多创新说,为驳正《毛传》《郑笺》等的看法,举起了“以情解诗”的武器,从欧阳修在《诗本义》中创造性地运用人情说诗的方法后,苏辙也以“人情”说为论诗的着眼点,此后的宋代学者在解诗中将这种方法一以贯之,南宋初年的王质也毫不例外。在用情解诗的过程中,他以人之普情作为解诗的关键,在《诗》三百所描写的广阔社会风貌中,构建了一个自我认知下的人情世界,敷陈开来,其所追求的人情理想境界也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3.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此处诗品是指诗的品性风格。刘熙载《艺概·诗概》说:“诗品出于人品。”这就是所谓“诗如其人”。一般说来,诗人的作品风格多与诗人的人品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山诗尤其是如此,它完全是诗人自我性情的真诚表露,可以说,文山诗的风格与文山先生的性情品格基  相似文献   

14.
从《易经》直到杜甫、殷番等有关“神”的说法,是严羽“入神”的先声和渊源。“入神”说包含了严羽最高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理想,认为只有李白、杜甫之作才达到“入神”这一“诗之极致”的境界。“入神说”对明清、近代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还在世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说法;“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话是说白诗传诵之广,也是说白诗的通俗易懂。其实白诗在艺术构思上,是极富幽隐精微,自有独家创意的。比如《琵琶行》一诗的四处“江月”便经意甚深,而为历来说诗者所忽略。它可以看作白诗在艺术创造上幽隐精微的一例。“江月”在诗中共有四处。分别是:“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这四处江月恰好分处于四段的“眼”位,绝非偶然,而是诗人精心安排的。第一段,琵琶女尚未出场,却因“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造成了惨兮兮的气围,具有一石三鸟  相似文献   

16.
历来文学史家之论赋源,多溯及《诗经》、楚辞。班固在《两都赋序))中首先提出:“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自班氏以后,依《诗》立论者,代有其人。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承其说并加以发展,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后人也大多持这观点,认为《诗经》为赋的远源,楚辞为赋的近源。“《诗经》楚辞赋源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说法也存在着不很准确之弊。众所周知,代表汉赋最高成就的是以京殿苑猎为主要内容的汉散体大赋(以下简称汉大赋),并不是骚体赋(这种赋体主要是接受了《离骚》的影响)汉大赋的创作精神、文章结构、铺陈手法、句法组织等都与《诗经》、楚辞大相径庭。班固当时之所以模棱两可地说赋乃“古诗之流”,主要是因为汉代以经学为文学标准,认为《诗经》都是政治诗,并由赋的  相似文献   

17.
我做网游在国内算是比较早的了,但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个圈子还从来没像今年这么活跃过——有人说2004是网游的“渠道年”,有人说2004是网游的“研发年”,还有人说今年是“资本年”,说法很多。我觉得这不是简单的炒概念,经过3年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确实成熟了很多,而正是因为成熟了,规模大了,才会有多元化的思想出现——不同的说法。其实反映了我们这个产业正在被更多的人从更多的角度关注。在几个主题中,“自主研发”确实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这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有一定的关系,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已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英诗爱好者。近几年,我结合教学研究学习了一些英美名家的诗作,并试译了几十首,其中一些已在报刊上发表。今将一点粗浅的体会写出来,请前辈、同行批评指正。一、译诗要努力传达原诗的意境意境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恰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说得通俗些,诗的意境就是诗所描绘的图画和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论宋祁的诗     
一、宋祁(998——1061)兄弟与《西昆酬唱集》作家杨亿、刘筠的关系宋初的《西昆酬唱集》,深为后世所诟病。当时论家,除了谩骂式的《怪说》作者石介以外,触及这本诗集的特点的说法,有“多用故事,语僻难晓”“务积故实,语意轻浅”“声韵偶丽,鲜及理之文”,还有“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等等。关于“西昆体”的影响问题,后世又有一种奇怪的说法,清初的冯武,以怜悯的口气哀叹“西昆”诗风“不隔一朝,遽尔湮没。”意思是宋真宗以后,西昆体诗即销声匿迹,无人过问了。近年有一部文学史教本,芟弃当时所有带分析性的意见,肯定了冯武的话,并加以推衍,说西昆体诗出现以后即遭到历史的冷落,是理该如此云云。  相似文献   

20.
做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我们都时常对自己说话,我们的心情有时就是由这种自我对话决定的。如,在清晨,你自己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今天天气真好,我肯定也会有个好的心情”,那么你今天的心情肯定会很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