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自然》1993,(1)
1.细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鸡形目、松鸡科、松鸡属.国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北部,偶见河北省东部.生活在亚寒带针叶林或落叶松混交林中.2.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国内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局部山区,海拔3000米的高山灌丛或针叶林中.3.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鹤形目、鹤科、鹤属.我国特有种,也是鹤类中唯一高原种,栖息于高原草甸沼泽地带.夏季在青海、四川北部繁殖,冬季在云贵高原越冬.  相似文献   

2.
采用C18和PEP固相萃取小柱串联,建立固相萃取(SPE)-HPLC同时分离分析环境水样中9类15种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的方法.对SPE小柱种类、溶液酸度、样品体积、样品流速等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其中通过优化SPE柱材料和样品酸度,实现不同酸度条件下同时分离富集不同理化性质PPCPs.磺胺嘧啶、甲硝唑、甲砜霉素、呋喃唑酮在1. 5 150μg/L,咖啡因在0. 75 75μg/L,依诺沙星、环丙沙星、诺美沙星在0. 9 150μg/L,土霉素在6 600μg/L,盐酸克伦特罗在5. 4 600μg/L,氯霉素、酮洛芬、苯扎贝特在0. 1 60μg/L,水杨酸在0. 12 72μg/L,萘普生在0. 0251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 01 1. 5μg/L,加标回收率在80. 5%111. 5%范围内.该方法分离效率高,且具有高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适用于环境水样中多种PPCPs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隆冬话豹     
隆冬季节、万物萧条,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后沟等地段,常年居留着一种体形高大、性猛力强、四肢强健、全身布满"铜钱状"黑斑的大型猛兽.黄昏和凌晨时间,常见于庞泉沟的龙泉飞瀑地段,有时成对,有时单个,寻觅旅游人员抛弃的一些残骨碎肉.它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豹.有人还称金钱豹,银钱豹、文豹等名,在动物分类上属于食肉目、猫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亚洲、非洲,多见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豹主要生活在深山老林,食物严重匮乏时,亦出现在丘陵地带觅食.多栖息于森林生境,窝穴多筑在树丛、草丛或岩石洞中.昼伏夜出,善爬树,性凶猛.以矫健的四肢及锐利的爪作为攻击的武器.在自然界以山羊、狍子、野猪、野兔等为主要食物.林区民间有"豹子夜间百里走,山珍野味不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Pixley—Roy拓扑的结构,直接证明了MA+CH蕴含着存在正规、Moore、c.c.c.、非~*Lindelf、不可分空间这一结果,且说明在PMEA模型中,在正规Moore空间中c.c.c.蕴含~*Lindelf,从而证明了在正规Moore空间中c.c.c.是否蕴含~*Lindelf性这一问题与ZFC公理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Cyanic Acid)是高效漂白剂,简称T.C.C.A。NCL_3是各种尿素热解、合成、氯化法生产T.C.C.A的副产物。纯NCL_3在常温常压下黄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很不稳定,遇光、热、撞击或与橡胶接触很容易爆炸。在T.C.C.A生产新工艺中,NCL_3主要留存在母液的有机相里。NCL_3的有机溶液比较稳定,但当达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的去除是污水污泥处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浸出法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新兴方法,具有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利用由含硫温泉采集到的泉水,通过一系列培养、分离、纯化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f)和氧化硫硫杆菌(T.t)浸出污泥中的铜、锌、锰、铬、镉.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在不同底物浓度下用T.f和T.t分别浸出重金属的效果,研究了底物浓度、污泥浓度和起始pH等基本因素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T.f去除重金属的效果比T.t好,在T.f和T.t的作用下,污泥中大部分的重金属得到了有效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薹草属Carex植物资料的补充,该文继续报道在查阅、整理和鉴定国内外5个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标本时,发现的12个省级分布新纪录种.其中复序薹草亚属Subg.Vigneastra和二柱薹草亚属Subg.Vignea各有1种,薹草亚属Subg.Carex 10种;湖南新记录种有广西薹草C.kwangsiensis、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长安薹草C.heudesii、根花薹草C.radici flora 4种,云南新纪录种有广西薹草、丝叶薹草C.capilli formis、武都薹草C.wutuensis、锐果薹草C.tatsutakensis、似舌叶薹草C.pseudoligulata和密苞叶薹草C.phyllocephala6种,白里薹草C.blinii在湖北为新纪录,显舌薹草C.macroglossa为贵州新纪录,筛草C.kobomugi在福建为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8.
六种赤眼蜂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应用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的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对广赤眼蜂T.evanescens、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卷蛾赤眼蜂T.cacoecia、菜白蝶赤眼蜂T.pieris、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6种赤眼蜂的酯酶同工酶有高度的分辨力.6种已知赤眼蜂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在分带数目,酶带泳动率及酶谱扫描都显示了一定的差异.说明在形态分类上存在的种间差异,在酯酶电泳图上也同样有差异.2.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在寄主、温度、性别不同的条件下,其各自酯酶酶谱的分带数目和泳动率完全一致.3.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两个蜂种的蛋白电泳图以及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初秋山涧小溪,流泻着微凉和幽冷.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一前一后地奔跑着两只小兽.突然,前头的收敛脚步并回首环顾,好像是在催促后面的快速跟上. 它就是本片的主人公,名叫貉,又叫狸.在动物学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在我国有南貉、北貉之分.完全处于野生状态. 貉生活在山地、河谷及杂草丛中,以洞穴为家,常常弓腰走路,行动缓慢.貉的爪肉垫较厚,所以它虽住洞穴,但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建筑师.如遇敌害,只能扒一个顾头不顾腚的简单土坑.要长期居住,只能利用狐、獾等废弃的洞穴.  相似文献   

10.
一、判断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c‘声音在气体、液体中比固体中传播快D.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Om/s2.放映投影时,投影片应放在离透镜()A.大于2倍焦距B、2倍燕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c.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D.小于焦距.正立放置3.下列物质或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导体的是()A.铜丝、橡胶、石墨B.大地、食益水溶液、人体C.塑朴、像胶、玻璃D.陶瓷、干木头、金属’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湿衣服晾干B.露水的形成C.霜的形成D.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5.下面是四位同学从不…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教学形式上不同.它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形式灵活.同时,它又是重感情的,在教学中需要在课堂上师生用心体会、心口交流,让学生不断质疑、解疑,在共同讨论中析疑、解疑,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笔者自去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语文教材的教法、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略有收获.  相似文献   

12.
从赤红球菌SD3中克隆了一个甲苯胁迫响应蛋白基因tsrp1,该基因长度为417 bp,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K37100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Tsrp1由1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理论分子量为14.2 kDa,理论等电点为4.82,不稳定系数为18.68,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154,属于酸性稳定的亲水蛋白.Tsrp1无信号肽和二硫键、无跨膜区、无保守结构域,存在于细胞质中.在R.ruber SD3中Tsrp1蛋白与R. rhodochrous、R. zopfii、R. pyridinivorans、R. hoagii、M. brevis和C. manganitolerans中的序列相似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94.93%、71.29%、67.96%、44.58%、42.05% 和35.00%.通过分子对接发现Tsrp1与c-di-GMP存在相互作用.在甲苯和苯酚胁迫下,在赤红球菌SD3中tsrp1基因的表达分别为原来的40.19倍和14.73倍.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科技战线捷报频传.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上,基因芯片、纳米材料、高性能电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在改造传统产业上,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中药现代化、环保科技工程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高能电池产业群带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有15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距今5.7亿年开始地球上保行了大量的硬壳无脊椎动物化石.5.7-5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称之为寒武纪.具硬壳的无脊椎动物在这个时期暴发式的大量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生物演化历史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演化阶段.提起寒武纪,人们自然会想到三叶虫.的确,在寒武纪海洋中生活着大量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海绵动物、古介形类、鹦鹉螺类…….其中,三叶虫是最重要的一类,也是保存化石最多的一类.地质工作者研究寒武纪的地理、地层分布、时间划分、生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薹草属Carex植物资料的补充,该文继续报道在查阅、整理和鉴定国内外5个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标本时,发现的12个省级分布新纪录种.其中复序薹草亚属Subg.Vigneastra和二柱薹草亚属Subg.Vignea各有1种,薹草亚属Subg.Carex10种;湖南新记录种有广西薹草C.kwangsiensis、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长安薹草C.heudesii、根花薹草C.radiciflora4种,云南新纪录种有广西薹草、丝叶薹草C.capilliformis、武都薹草C.wutuensis、锐果薹草C.tatsutakensis、似舌叶薹草C.pseudoligulata和密苞叶薹草C.phyllocephala6种,白里薹草C.blinii在湖北为新纪录,显舌薹草C.macroglossa为贵州新纪录,筛草C.kobomugi在福建为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对味觉的分类并不一致.如日本分为五味,即咸、酸、甜、苦、辣.在欧美各国分为六味,即甜、酸、咸、苦、辣、金属味.在印度分为甜、酸、咸、苦、辣、浅、涩、不正常味等八味.我国分为酸、咸、甜、苦、辣五味,再加上鲜味和涩味,共为七味.在生理学上只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而辣味、涩味是由于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它们与四种味有所不同.辣味刺激口腔粘膜引起痛觉,也伴有鼻腔粘膜的痛觉,同时其它皮肤等处也可感到痛觉.涩味是舌头粘膜的收敛作用.因此就食物的调味而言,辣味和涩味应看成两种独立的味.关于鲜味则是与其它味相配合,能使食品的整个风味比它原来的风味更美.在欧美,把鲜味物质列为风味的强化剂或增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立足自主创新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要求.以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积极发展建设智能电网.这种智能电网的骨架网络是特高压电网,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要求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主要阐述的是电子互感器的技术的特点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独特优势.对电子互感器怎样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进行分析,用以建设智能电网,充分发挥电网在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 Milne—Edwards)亦称斯氏花松鼠(洪震藩,1981)在我国曾经记载过六个亚种。它们是:T.s.swinhoei(四川、云南),T.s.maritimus(福建、浙江、广东、江西),T.s.hainanus(广东、海南岛、广西),T.s.clarkei(云南),T.s.vestitus(河北、甘肃、陕西)和T.s.formosanus(台湾)。作者等在研究福建省各地的隐纹花松鼠时,曾将本种在国内各地的标本共约200号作了比较,发现我省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为1909年在天津创立的中国地学会.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及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章鸿钊、翁文灏、王烈、丁文江、李四光、A.W.Grabau、王竹泉、王绍文、王宠佑、仝步瀛、朱庭祜、朱焕文、李捷、李学清、周赞衡、孙云铸、谭锡畴、袁复礼、叶良辅、董常、赵汝钧、卢祖荫、谢家荣、钱声骏、J.G.Anderson、L.Miner等发起,中国地质学会于1922 年2月3日在北京成立,选举章鸿钊为会长,谢家荣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20.
对一种新型组合碳素纤维填料应用到生物膜技术中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对于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及最佳填充量。首先采用污水厂的活性污泥进行曝气挂膜,待挂膜成熟后,在温度25℃左右,曝气量2. 5 L/min条件下对比填料在0. 1、0. 3、0. 6、0. 9、1. 2 g/L等不同膜填充量下净水效果,探讨该组合材料处理景观水体的最佳膜填充量。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材料在膜填充量分别为0. 1、0. 3、0. 6、0. 9、1. 2 g/L时COD_(cr)去除率分别为81. 33%、88. 33%、91. 67%、98. 33%、81. 67%; TN去除率分别为42. 32%、45. 61%、53. 13%、60. 01%、44. 48%; TP去除率41. 51%、79. 39%、83. 76%、80. 12%、74. 29%。研究表明,该组合填料最佳膜填充量为0. 9 g/L,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_(cr)、TN、TP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