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四十年前,世界跨进了核时代,但核武器对世界战争以至人类社会的含义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今天来看,核武器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军事手段,也改变着人们关于战争问题的许多传统概念。它对世界战略格局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核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性的概念同常规武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美国四十年前在广岛投掷的第一枚原子弹毁灭了一个城市,造成死伤20万人以上。它在人们的心灵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创伤。现在的核武器中,有的核  相似文献   

2.
在意阿战争中,意大利是侵略者,阿比西尼亚是被侵略者;这一差别,便决定了全世界被压迫民众和被压迫民族对两个战争主角的不同的态度:对意则持着猛烈的抨击态度,对阿却持着无限的同情态度.然而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假使阿比西尼亚对敌人的侵略始终持着不抵抗主义,那末人们对它不但要失掉同情的态度,而且要发生鄙视的心理.反之,假使阿比西尼亚不怕牺牲,能奋起抵抗敌人的侵略争取自己的独立与生存,那末人们对它不但表示同情,而且会予以热烈的援助.事实上,五个月来阿国民众英勇悲壮的抗敌战争的确也获得了全世界被压迫民众与被压迫民族的莫大的援助.现在就请事实先生来作证明吧.在意阿战争未开始以前,欧美各国民众团体和革命组织就提出了意国法西斯主义军事失败和国际劳苦大众赞助阿国谋取独立斗争的口号.例如英国左翼政党机构关刊"Labour Monthly"在其六月份一期里面说道:  相似文献   

3.
李理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13):43-45
正越南人对两场战争的不同记忆越美、越中两场战争的纪念日,一个轰轰烈烈,一个悄无声息,折射出越南对于两个国家的暧昧态度。两年前的四月,本刊特约记者第一次来到胡志明市。这座著名的南亚旅游城市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喧嚣不停。一年一度的抗美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来临,人们用红艳艳的宣传海报和横幅高调地装扮着街道和广场,仿佛要迎接一个重要的节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一年(200g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为中越战争)30周年纪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浮云》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代表作,通过这部作品分析了林芙美子的战争观。小说由两条主线构成。在第一条主线下,作家重点表现了对战争性质的认识以及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终将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观;在第二条主线下,作家从战争带给人心灵的巨大痛苦这一角度,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相似文献   

5.
欲望的限度     
王冬凡 《科技信息》2009,(12):116-116
欲就是人的感性认识。它摸不着,看不觅,却的确存在于每个人。所不同的是人们的欲的限度。欲在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人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对待欲的态度甚至决定了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雷家强 《奇闻怪事》2007,(12):46-47
人的生命里有三种“家园”:一是现实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安身”的地方;二是知识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治愚和致富”的可能;三是心灵的家园,它为人们提供“安心”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荡涤心灵,感悟生活,憧憬未来。长期以来,教师应试性的教学现实和“灰暗”的未来导致教师心灵家园的衰败,心灵甘泉的枯竭,教师可“安身”,不“安心”,甚至是不甘心。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唐朝文人中最重友情的人,他一生交友无数,待友真诚.朋友是他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现了他在与朋友交往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处理友情的方式.这种态度和方式对生活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是唐朝文人中最重友情的人,他一生交友无数,待友真诚。朋友是他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现了他在与朋友交往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处理友情的方式。这种态度和方式对生活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阳照样升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揭示了"迷惘的一代"这一深刻主题,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由于心灵空虚,没有人生目标,找不到出路而产生精神迷惘的生活实际。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幸福和理想。爱情是美好的,但在战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没有真情实感的爱情只不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钢铁与钢铁之间的战争。然而,自几年前的海湾战争始,人们不得不改变对战争的传统看法,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刘晶  罗忆 《太原科技》2008,168(1):25-26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介绍了视觉主导的文化,分析了视觉文化传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文化、视觉、教育等方面,阐述了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菊花与莲花,是欧阳修步入中年以后经常题咏的两种花卉,它们在欧阳修诗歌中,有着截然相反的象征意义:菊花象征人生的痛苦无奈,莲花象征生活的快乐欢愉,二者相反相成,共同构成欧阳修中年以后人生态度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菊花与莲花,是欧阳修步入中年以后经常题咏的两种花卉,它们在欧阳修诗歌中,有着截然相反的象征意义:菊花象征人生的痛苦无奈,莲花象征生活的快乐欢愉,二者相反相成,共同构成欧阳修中年以后人生态度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瑶族民间悲剧爱情故事《吉冬诺》是瑶族新的信仰观念 ,新的婚姻模式 ,新的悲剧观等多种新的瑶族文化形成和确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打造生态宜居城是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表征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协同发展的城市理念,更体现了并重自然价值、人文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的深刻伦理关怀。坐落在太湖南岸的湖州从生态城迈向生态宜居城建设的探索,彰显了其深刻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生态宜居城市伦理建构须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以公正为根本原则、以整体性为最高原则;生态宜居城伦理实践需通过树立生态宜居理念、确立生态宜居制度、养成生态宜居行为三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交往习俗深层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以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们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交际。在阐述文化习俗特性的基础上,多视角地考量和揭示中西方交往习俗差异,剖析产生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自由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构成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从内容上看,庄子标识的自由观念具体表现为行动自由、实践自由、精神自由、思想自由、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这些样式。对此我们应当全面把握,不能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8.
司海舸 《科技信息》2010,(8):148-149
The Scarlet Letter offers an extraordinary insight into the norms and behavior of the 17th century of American Puritan society.In this book,a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Pearl is analyzed as a character and a symbol to show that she is an elf-like child who can see through many secrets.And symbolizes every one has the equal right to pursuit the happiness as others.  相似文献   

19.
远古天文,实指星象;古文字“文”与“纹”通,可证.当初,天文乃人类以点点繁星为背景所幻想的天空图案,故,古天文反映着古代人文.四象,又称四神或四灵.用为中国承传天文体系中的星空主要区划.四象既可表征四方与四时,又等分二十八宿为四宫,系二十八宿成熟期标志,并保留有更为原始的变演痕迹;隐现有远古人类对自然宇宙的神化与崇拜.视为人文区分,四象表征着远古人类族系间的征战、兴亡等混同拓展过程,四象也必然成为不同族系或族群所崇拜的图腾神;反映出东方文明的伊始条件.  相似文献   

20.
《愤怒的日子》是托马斯(Thomas of Celano)所作的诗,主题纯朴,音调平稳。众多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引用《愤怒的日子》,以象征宗教、讽刺、死亡等特定的形象,可见这是一支独一无二、亘古流传的"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