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烜 《甘肃科技》1999,15(4):49-50
乙型肝炎在我国传播广泛,影响很大,其防治是目前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了解乙肝检测的各项指标对防止乙肝传播,保护健康人群具有重要的意义。1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出现的意义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中检查到HBsAg即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至于是否有传染性要结合其它系统来确定。HBsAg阴性表明病人进入恢复期。HBsAg阳性超过持续半年,不管有无临床症状都提示是慢性携带者,也有进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可能,但仅靠HBsAg阳性不能诊断乙肝。表面抗体HBsAb有学者报道,无论HBs…  相似文献   

2.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32例e系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达89.9%;抗-HBe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8.3%.HBVDNA阳性患者的丙氨酸水平显著高于HBADNA阳性患者,结果表明大部分抗-HBe阳性患者体内仍存在HBV复制及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对我院1078名职工进行HBVM的检测,男性357人,占33.11%,女性721人,占66.89%。发现HBV感染者283例,感染率为26.25%。其中HBeAg阳性者16例(1.48%,HBsAg阳性者51例,HBcAb阳性者66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乳汁感染的母婴传播问题,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5例HBsAg阳性产妇初乳及其新生儿外周血进行HBV DNA的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妇初乳中乙肝病毒5项标志物(HBVM)。结果为1)175例初乳中HBV DNA阳性率为68%,高于同组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34.67%,有显性差(P〈0.01);HBVM三项阳性各组二埂有显性差异(P〈0.05).2)HBeAg阳性初乳及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率均量高,与HBsAg、抗-HBc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P〈0.05)。表明初乳排毒率高于内传染率,母婴传播率与母血中HBVM传染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法检测935例乙肝病毒(HBV)患者血清PHSAR,并对其与有关HBV标志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SAR检出率分别与HBsAg、HBeAg及抗-HBc有密切关系,尤以HBeAg的存在更为相关,是乙肝病毒复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1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反复疲乏、尿黄5年于1996年3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11月体检HBsAg(+),ALT8335nmol·s-1·L-1(500IU/L),口服清肝酶、甘草甜素治疗后ALT正常;5个月后偶而疲乏,间歇尿黄,ALT16...  相似文献   

7.
对797名HBsAg、抗-HBs、抗-HBc均为阴性及ALT正常的成年人,按0、1、6程序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于初免后两年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抗-HBs阳转率为55.21%,其中男性为57.67%,女性为51.30%,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50岁以下各年龄组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显著(P<0.05~0.02).从事有色金属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抗-HBs阳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抗-HBs阳转高峰在20~30岁组,31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抗-HBs阳性者中,抗-HBs正常应答为91.59%,低应答为8.41%.各年龄组间抗体应答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BV新感染率为1.25%.保护率为98.75%.  相似文献   

8.
546名入学新生HBV感染的调查包海(卫生所)1前言对1993年546名入学新生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感染者168名,感染率为30.77%;HBAg阳性率为4.40%;Anti-HBC阳性率为28.75%;HBeAg阳性率2.38%;...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HBxAg及ras基因的表达蛋白p21在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素B1(AFB1)致树鼠句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发现这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呈正相关系。即接受HBV和AFB1双因素的树鼠句的肝癌发生率与IGF-Ⅱ、HBxAg及p21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只暴露于单一因素HBV或AFB1的动物。同时,在带瘤树鼠句中,这三种基因的表达又显著高于无瘤者。提示:HBV与AFB1能协同激发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些基因的过量表达在肝细胞的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HIV-1和HBV复合型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免疫带有编码病毒和细菌抗原基因的质粒DNA可以激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在本实验中,将HBV的S基因和HIV-1的gp160基因以融合形式插入到载体pcDNA3中,其能表达HBsAg和gp160的融合蛋白,并将此质粒DNA分别直接注射到Balb/c小鼠和Swis小鼠.三次免疫后,用ELISA的方法初步检测HBsAg和gp160抗原特异的抗体免疫应答均为阳性.结果说明,带有HBV和HIV-1融合基因的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后,均激发了小鼠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这个结果为研究和生产多价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9~76岁,平均48岁。上腹肿块19例,腹痛或不适26例,腹胀、食欲减退、黄疸各2例。(2)实验室检查:AFP(甲胎蛋白)阳性5例,216μg/L1例,419~1100μg/L4例;AFP阴性38例,γ-GT增高16例,LDH增高7例,ALP升高8例,HBsAg阳性17例,阴性26例。(3)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7例,示胃外压性改变3例,十二指肠受压1例,余未见异常;胃镜检查3例,均示正常;同位素扫描3例,均示肝脏占位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并将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HBsAg、HBeAg和抗HBcAg同时阳性的受检者中,100%可检测出HBVDNA。在血清标志物全阴性受检者中,也有45%可测出HBVDNA。结合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是敏感的,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HBxAg及ras基因的表达蛋白P^21在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素B1(AFB1)致树Qu肝癌过程中的表达,发现这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呈正相关系,即接受HBV和AFB1双因素的树Qu的肝癌发生率与IGF-Ⅱ,HBxAg及p^21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只暴露于单一因素HBV或AFB1的动物。同时,在带瘤树Qu中,这三种基因的表达又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福建省的莆田、厦门两市182例原发性肝癌(PHC)病案的临床特点,探讨与HBV感染、HB之间关系,以及观察其中部分病例。采集其血清作HBV标志物检测,PHC患者129例HBsAg阳性77例,阳性率59.69%(R-PHA),比当地自然人群调经4.29%高出12.91倍,61例PHC血清作HBV标志物检查(EIA),有91.80%病例感染HBV,比配对对照组感染率8.20%高出10.20倍(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察围手术期红细胞(RBC)ATPases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择期上腹部手术患20例,随机分为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组和连续硬外阻滞组。结果:硬膜外麻醉组RBC膜上三种ATPases活性自麻醉至切皮后60-90min无明显变化,随后进行性下降。至术后24h,Na^+-KATPase、Mg^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分别由麻醉前的3.47±0.86、8.78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偶合放大反应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人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的新方法.本法对HBeAb-HRP测定的灵敏度比HBeAb-HRP催化Lumiuol-H2O2直接化学发光体系高2.5×102倍.对HBeAb的测定采用竞争性抑制法,对HBeAb阳性对照血清的测定范围为1:1~1:32768,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实际病人血清样品进行了测定,并与现行的ELISA显色光度法进行对照,两种方法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献血员人群HIV感染情况,我们对1995~1997年献血员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献血员HIV抗体的初筛试验采用抗-HIV抗体ELISA法,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3年内共检测140028人次,初筛HIV抗体阳性18例献血员,并全部经WB法确认为HIV抗体阳性。其中15例为男性,3例女性,均为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18例HIV抗体阳性献血员中,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33%(15/18),HBsAg阳性检出率为611%(11/18),HBsAg和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33%(6/8)。结论:在献血员人群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为此献血员HIV抗体筛查对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HIV具有重要意义。HIV与HBV和HCV具有较高的重叠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1987—1994年安宁区饮食行业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2)肝功能检查情况HBsAg携带者,伴有不同程度的GPT升高及其它肝功改变,被诊断为乙型肝炎,但其症状与体征均不明显。对少数HBsAg阳性者进行静脉全血清酶标法检测三系...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在我国人群中占10.09%[1].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故对其预防意义重大.为在全校范围内持续地做好肝炎的预防工作,校医院对1998年入学的2926名新...  相似文献   

20.
刘启福  罗丹  苏建家  C Gove  R. Williams 《广西科学》1997,4(2):137-138,142
应用PCR-SSCP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广西南部肝癌组织中的N-ras基因突变和HBV感染状况,结果,肝癌中N-ras基因在第2 ̄37密码子之间的突变率为79.3%,其中22例有2 ̄5个突变位点,该基因突变也见于癌旁组织,肝组织中HBsAg和HBsAg和HBxAg检出率分别为86.2%和79.3%,两者具有相关性,并与N-ras基因突变率呈相平行的趋势。因广西南部的肝癌与AFB1污染有关,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