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湿地因其具有多种功能,近年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其中,社会功能与人们联系最为密切,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是湿地社会功能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湿地保护与利用、文化与科教、景观与休闲为综合评价层,结合指标层13个指标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社会功能评价体系.通过权重计算,发现在综合评价层中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权重最大,文化与科教次之,景观与休闲权重最小.以黑龙江省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到该省国家湿地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最好,CEI=0.806;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和新青国家湿地公园次之;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在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不佳;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泰湖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发挥体现较差,CEI分别为0.522、0.499.  相似文献   

2.
李里  周围  陈亮明 《科技资讯》2010,(25):70-70
在湿地公园中,驳岸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空间,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地带,由于"边缘效应"其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本文以湖南望城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为例,阐述了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新颖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和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方案,希望能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城郊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点参考,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3.
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中部,是以喀斯特河流湿地为载体形成的以库塘湿地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人工库塘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以及稻田湿地3类湿地型。采用常规群落生态调查样地方法,结果显示:(1)国家湿地公园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表现出较强的次生性;(2)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中亚热带的一个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有维管束植物119科240属298种;(3)植被类型多样,共有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4个群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是当前城市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对吉林省蛟河市南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当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201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集群鸟类统计法对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鸟类16目52科204种.其中,居留型:留鸟64种,占31.37%;夏候鸟50种,占24.51%;冬候鸟45种,占22.06%;旅鸟37种,占18.14%;迷鸟1种,占0.49%;居留型发生变化的7种,占3.43%.分布型:广布种138种,占67.65%;古北种25种,占12.25%;东洋种41种,占20.10%.研究结果表明,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伴以东洋种、古北种;冬候鸟种群规模大、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较多.该研究结果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及后续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忠县皇华岛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东溪河湿地生态保育区是其3个功能区之一.自2008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73 m后,已经形成消落带新生湿地;其湿地生境典型,湿地植物资源丰富,冬季水鸟种类和数量丰富,成为三峡库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富集区.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对返湾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基础上,选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客源市场5个评价指标来定量化构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体系,论证返湾湖湿地公园具有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坚持“人地和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生态设计理念基础上,宜开发以原生、绿色、科教、特色、文化为核心并颇具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科学性旅游线路,达到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的湿地公园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科普宣教及展示是湿地公园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推动湿地公园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和直接方式。由于湿地的特殊性,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特点鲜明、吸引力强的宣教展示系统,是当前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的一大难点~([1])。以南丰潭湖湿地公园为例,通过深入调查湿地公园的本底情况,提炼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资源。同时,在该湿地公园内,坚持保护优先、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统筹兼顾的原则;并遵循优化湿地环境、保护修复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弘扬湿地文化的理念,以不同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湿地风景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宣教展示,以期为我国同类湿地公园的宣教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淑玲 《科技资讯》2006,(30):162-163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为例,结合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理论,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海南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策略,同时针对海南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湿地公园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先进生态思想为指导,在现代景观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植物作为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目前生态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城市湿地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拥有"城市后花园"的美誉。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湿地建设与保护力度,本文以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氮素视角对威宁县锁黄仓国家湿地公园的地表河流、大气沉降、坡面径流和壤中流的污染物汇入通量进行估算,揭示污染负荷贡献的主次关系,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1)锁黄仓湿地与其补给水体间综合污染指数差异性达显著水平,且该湿地水环境多数指标不满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最低要求.2)各渠道汇入锁黄仓湿地总氮通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湖北金沙湖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状况,评价其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是金沙湖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保护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历史文献搜集的方法,了解湿地类型以及微生物、植物、动物种类的分布。科学评价南泥湾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南泥湾湿地公园湿地类型有3大类6小类;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微生物有27门106纲163目306科534属,种子植物415种,隶属89科209属,两栖和爬行动物总计4目8科20种,哺乳动物6目15科45种,碟类5科27属36种,土壤动物有4门29目。针对南泥湾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恢复措施和保护对策,以期为南泥湾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及多样性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湿地公园具有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双重特征,依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对该类项目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对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 485种,隶属766属和179科,其中湿地植物(含水生植物)73科186属285种,分别占维管植物总数的40.78%,24.28%,19.19%;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分布有11个类型,属的分布有15个类型;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327属,占46.25%)略高于温带成分(288属,占41.00%),植物区系呈现出一定的过渡特性.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湿地被填埋,导致湿地的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丧失。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功模式。笔者分析了规划建设中的秦淮河湿地公园对区域潜在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该公园建成后对南京江宁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可使地区经济增长1.69%~3.03%,可新提供3 900~7 400个就业岗位,公园周边土地增值达102.3亿元,产生7.8亿元的代际净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