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法制备生物农药微胶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囊材,以阿维菌素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正交实验对复凝聚体系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影响微胶囊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各种因素,获得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cps1500、壳聚糖浓度0.5%、木质素磺酸钠浓度2%、乳化剂Tween80/Span80配比2、乳化剂用量6 mL、壳芯比6、复凝聚时间15 min、交联剂用量4 mL、交联时间1 h,所得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可达到9.6%和82%。采用FT-IR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囊芯与囊壁之间无化学键合。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微胶囊对阿维菌素具有一定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W/O/W法制备甲基膦酸二甲酯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溶性有机膦甲基膦酸二甲酯作为芯材,以聚乙烯醇与戊二醛反应所得缩醛为壁材,应用相中相乳化法合成DMMP微胶囊。并对影响微胶囊合成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DSC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囊芯物磷的定性检测等测试方法表征了甲基膦酸二甲酯微胶囊的壁材与囊芯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以囊芯质量为变量的光热敏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及热显影技术对其光聚合及热显影特性进行了检测.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光热敏微胶囊中预聚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随囊芯包覆质量的增加聚合速度逐渐加快,聚合程度逐渐增大;从热显影结果可以看出随囊芯质量增加显影密度逐渐增大,且曝光前后的密度反差也同时逐渐增大,热显影检测结果与红外检测具有一致性,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囊壁与囊芯最佳质量比为1/2.17.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测定徽囊成囊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化学法对芯料的特异选择性和专一性,具有操作简便、检出迅速、结果准确、实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芯料为液态的微囊成囊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双环戊二烯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TGA)、光学显微镜(O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微胶囊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50μm,脲醛树脂囊壁的厚度为10μm,微胶囊分解温度为150℃,囊芯质量分数可达65%左右,且囊壁有良好的密封性。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甲醛为壁材,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十六醇、双酚A为囊芯制备了变色染料微胶囊.用LS8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了微胶囊粒径分布,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微胶囊粒径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改变包括囊芯/囊壁比例、分散剂浓度、分散时间与搅拌转速、缩聚时间与温度、固化时间与温度等在内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得不同粒径范围的、脲醛树脂为壁材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7.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精为芯料,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胶囊,分别测得微胶囊的内径、外径和膜厚,从而揭示出微胶囊制囊工艺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选取双环戊二烯(DCPD)作为芯材,采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对其进行微胶囊化包裹。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一摄影显微镜、微机差热天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芯材投料量、乳化剂用量以及乳化速率对微胶囊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和囊芯含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其囊芯含量最高约90wt.%,体积平均粒径为50~70μm。  相似文献   

9.
廖沛峰  赖开平  罗桂新  农丽华 《广西科学》2011,18(3):233-234,237
以阿维菌素为囊芯、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考察pH值、芯材比、搅拌速度、体系浓度对包囊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包囊率的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搅拌速度、pH值、体系浓度、芯材比,优水平为搅拌速度150 r/min,pH值4.5,芯材比1.1,体系浓度2.0%.在此条件下重复试...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为囊芯,密胺树脂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光学显微镜、微机差热天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表面形态、热性能和化学结构.讨论了乳化剂用量、搅拌速度以及芯材与壁材的投料质量比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微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