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磁异探潜中潜艇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潜艇磁性构成的机理出发,按照磁异探潜时的实际测量距离,提出5个磁偶极子磁矩的潜艇数学模型,推导了实测这些磁矩时需用的计算公式,并用船模试验证实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准确的舰船磁模型,对基于微粒群(PSO)算法的舰船磁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PSO算法对磁偶极子位置进行优化,得到了舰船磁偶极子阵列模型,同时对目标函数不同时磁模型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磁偶极子分布范围和换算方向对舰船磁模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SO算法的舰船磁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和磁偶极子分布范围可以得到精确而稳定的舰船磁模型,利用磁模型向远距离换算比向近距离换算要准确.  相似文献   

3.
针对消磁站部分测磁探头损坏形成坏点而影响舰船磁场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以磁偶极子阵列为等效源的坏点磁场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正常测量点的磁场信息,建立了基于磁偶极子阵列的舰船等效磁模型,利用PSO(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出模型参数,由此推算出其他测量点的磁场值,实现了坏点磁场的预测.船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坏点磁场,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要求,坏点分布特性和舰船磁场变化特征均对预测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磁记忆法的焊接缺陷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焊缝缺陷处的磁记忆信号变化规律. 建立了地磁场下焊缝的磁偶极子模型,并模拟了其在有、无缺陷时的变化曲线,根据模型曲线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了焊缝处存在缺陷时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检测自制焊接试件的磁记忆信号与模型进行对比. 缺陷处的检测曲线与模型模拟的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建立的磁偶极子模型能够反映实际焊缝处的磁记忆信号情况,可以对焊缝处缺陷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将磁联轴器的漏磁效应简化为等效磁偶极子,然后定性地分析了磁联轴器干扰 的起因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干式水表防磁设计问题中,实践 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检测斜拉桥重要承载构件——钢绞线拉索锈蚀状况,引入金属磁记忆技术,结合缺陷漏磁信号检测磁偶极子模型,建立了钢绞线锈蚀缺陷漏磁模型,并开展钢绞线试件锈蚀缺陷漏磁信号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剖析了钢绞线锈蚀缺陷漏磁信号分布变化特征,构建了漏磁信号检测钢绞线锈蚀的判别准则.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工作机理,并为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磁偶极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磁偶极子在磁场中的受力特性及不同磁场下磁流变弹性体内磁性颗粒的分布情况,并考虑颗粒链化后耦合场的影响及吸附颗粒或短链的影响,提出磁流变弹性体主链吸附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从颗粒间的磁相互作用能出发,计算了磁流...  相似文献   

8.
分析直升机悬挂磁测吊舱反潜平台磁干扰产生机理,研究了直升机载体磁性和磁测吊舱轨迹计算方法,建立了平台背景磁干扰磁偶极子阵列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表明:所建模型产生的平台背景磁干扰数据在不同航向上随飞机不同机动而变化的规律与实际相符,证明该模型是正确可行的;另外,采用逐步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效果要好于最小二乘法和奇异值分解法.对于固定型号的飞机平台,得到一组准确的背景磁干扰模型参数,进而掌握了该平台背景磁干扰特征,为下一步平台背景磁干扰补偿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铁磁材料早期损伤和金属磁记忆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力磁耦合模型与磁偶极子模型分析了铁磁材料磁导率变化与外加载荷之间的关系,并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的静力学与静磁学模块对45号钢试件进行了地磁场下的力磁耦合仿真,得到了不同拉伸应力下试件漏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及法向分量B(y)梯度值K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应力集中区的磁记忆信号随应力呈规律性增加,为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铁磁材料应力集中区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磁偶极子理论,建立稳恒微弱地磁场作用下管类试件线状缺陷段产生的漏磁场模型.根据磁偶极子空间磁场分布,导出了地磁场下管状工件表面细长缺陷段产生的弱磁场法向分量的计算公式,并且分析了不同纵向磁化强度下,作为磁记忆检测方法重要判据的磁场法向零值线形状及分布特点.研究了管件处于外部弱磁场的缺陷段的位置对表面磁场法向分量零值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磁记忆方法作无损检测,寻找和定位缺陷段位置时,应该考虑法向分量零值线的这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钻探平行水平井数量的增多,使得磁性导向技术被引入水平井钻井施工中,利用电磁学理论建立了平行水平井形式的磁场正反演计算分析模型,导向定位系统利用磁源产生低频交变磁场,对磁场信号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通过提取有效的交变磁场数据,依据反演计算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磁源与测量装置间的相对距离和方位,建立了地面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导向定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演计算所得数据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基本一致,每组数据所得结果较为明显的表现为平行形式,同时验证了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和反演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效磁网络法分析了永磁球形电机定子磁场.在永磁体的体电流模型基础上,推导了电流密度与永磁体磁化强度的关系,得到了定子绕组的永磁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在柱坐标下对分析模型进行剖分,并将不同磁场边界条件表达为磁阻单元对应节点或支路的不同状态,建立了永磁球形电机定子绕组磁场的二维等效磁网络模型.推导了各单元磁阻及磁动势的表达式,并利用平均磁能法求得了磁通密度在空间的分布.结果表明,定子绕组近场和远场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远场时磁通密度小且变化相对平缓.通过与有限元法的析结果比较可知,相对误差均在6%左右,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磁场模型WMM2005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洋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水下目标磁场的远场分布特征,建立了目标磁场分布的定位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下目标磁异常定位方法。仿真实验证明,该定位方法完全可以满足水下目标精确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弱磁场测量中一些逆问题的特征;用矩阵方法给出了磁偶极子的空间磁场公式,并推导出它的相应逆变换公式,即用空间磁场表示的磁偶极矩公式.对逆变换公式在磁性物体定位、等效磁矩测量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磁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一种新的磁件等效电路模型.新模型既能反映磁件的结构,又能方便电路分析计算,并且通过它建立起4类磁件等效电路模型的关系图,证明了4类磁件等效电路模型具有同一性.针对磁件的非线性磁饱和特性,在回转器-电容建模中引入了磁开关元件,简化了已有的处理方法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针对在建立各类等效电路模型过程中存在的参数确定难问题,指出利用电磁场分析软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静磁场理论,建立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均匀磁化模型,得到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表达式,为多极磁鼓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磁编码器多极磁鼓表露场分布的均匀磁化理论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得到了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的数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集磁悬浮技术和线性驱动技术为一体的微电子设备用进给机构。此机构采用直线同步电机,对悬浮的平台进给机构提供驱动力,实现了平台进给机构在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导向。文中对磁悬浮平台进给机构产生的悬浮力和直线电机产生的推力进行了分析计算。此进给机构具有响应速度快、刚度高以及定位精确的特点,能够满足微电子设备高精度、高效率和超洁净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悬臂式掘进机当截割部被机身遮挡或粉尘比较严重时引发的视觉定位失效问题,以磁场强度分量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获取的位姿数据作为训练数据,获得网络参数,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辅助定位方法。结果表明,1D-CNN对截割部轨迹预测较好,空间角度俯仰角、偏航角的预测精度达到99%以上,总体精度满足悬臂式掘进机位姿的测量要求。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掘进机截割部的空间位姿信息,与BP全连接神经网络相比,具有能自动提取特征、避免过拟合的优点,为掘进机截割部定位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Macroscopicquantumphenomena(MQP)havebeeninvestigatedintensivelyformanyyears.AccordingtothepioneeringworksofCaldeiraandLeggett[1,2],ifthedissipationinteractionwiththeenvironmentwassmallenough,quantumtunnelingcouldtakeplaceonthemacroscopicscale.Overthelastfifteenyears,alotofexperimentalandtheoreticalworkhavebeendevotedtothisfield.Recently,owingmainlytothedevelopmentsoftechnologyinnanostructurephysics,manystudieshavefocusedonthenanometer-scalemagneticsystemswhichexhibitmacrosc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