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泉州16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泉州海丝旅游资源价值普遍较高,但部分资源品质较低,资源开发基础薄弱,故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构建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专家征询及模糊综合评判等多种方法,分两轮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西安市旅游资源重要性综合排序及重点资源的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为西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构建山岳旅游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模型,并运用AHP方法等对天堂寨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旅游资源独特性和共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评价是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科学、客观地分析当地旅游资源的特有价值,直接影响到旅游开发中的定位和运作模式的成败。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旅游资源定性与定量评价研究基础上,从经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结合贵州特点,针对其资源的独特性和共性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共性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普查并类型化红寺堡区旅游资源,科学构建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针对性提出绿色开发构思。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红寺堡区旅游资源需要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巩固旅游条件、管控景点规模。结论红寺堡区旅游资源的绿色开发路径为探求绿色驱动的发展机制,架构条块契合的旅游空间,遵循有序开发的渐进规律及创新非主流的旅游业态,使区域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并吸纳更多的绿色福利。  相似文献   

6.
以巴中南阳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开发效益3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4个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顺序,以期对景区开发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层次分析法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阿巴嘎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了其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指出阿巴嘎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重点、方向以及今后开发旅游资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合理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旅游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希望能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在西藏日土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以西藏日土地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各因子的相对权值并模糊打分.结合权值结果和得分,分析了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日土地区旅游品质较高,在生态容量和环境容量框架内系统有序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现实可行.为进一步开发日土地区旅游资源提供了可行性论证和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选择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对研究旅游风景资源开发先后确定非常重要。作者在收集了大量影响旅游风景资源开发要素基础上,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咨询,并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筛选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定量化指标体系;并用此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值对江西45个旅游景区(点)(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名胜风帚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作了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了本套方法与国家标准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真实地反应了由这套指标体系构建的资源综合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AHP法构建了渠县老龙洞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后的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遗迹在科学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系统完整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但是旅游开发程度低和基础设施薄弱等是旅游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和开发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建立了旅游资源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合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赋分法对山西省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初步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开发模式.提出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以推进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武隆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其主要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了园区内不同景区的综合价值排序.通过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该园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阳  郭威  查方勇  寇猛 《河南科学》2019,37(3):484-489
以陕西少华山地质公园太古宙片麻岩地质遗迹和花岗岩山岳地貌景观为评价对象,在对公园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类型.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少华山地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等级为优,反映了公园突出的地质旅游资源禀赋,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单项评价中科普价值评价最高,凸显了公园完善的科普展览与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资源开发成产品的前提.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运用AHP与Delphi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太原市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分布呈现"风车状",其中迎泽区、小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优于其他区域,适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万柏林区、古交和娄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评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转换成旅游产品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7,(10):1722-1728
基于对国内外旅游开发项目风险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岭竹林关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开发项目的特点,通过组织专家组对秦岭竹林关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秦岭竹林关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从专家处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秦岭竹林关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面临的总体风险为普通风险,属中度风险,但项目一级指标中的所面临的经济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向海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向海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辅以问卷调查,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整体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出6.443的计算结果.在计算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考察、重点详查、问卷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汤阴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汤阴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汤阴旅游资源中文化价值权重值最大,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交通通讯条件次之,接待设施条件、环境容量和管理与服务水平排名靠后.最后,结合发展现状和评价结果提出汤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万盛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走过初期旅游开发阶段的万盛区旅游业,旅游资源的重新评价和再开发问题便突出起来.本文在新的旅游发展背景和万盛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基础上,对万盛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