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种群的更新和种群中植物个体生活史的完成依赖于生殖过程.本文就目前有关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研究报道,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内容主要包括生殖生长量、种子生产、生殖分配,旨在揭示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生长和生殖对策,为植物有性生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连木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在自然分布中多为雌雄异株植物,生产实践中林农朋友不了解黄连木的生物学特性,只注重保留黄连木雌株,对黄连木雄株不加保护,随意砍伐,导致黄连木因缺乏授粉树形成空粒,座果率下降,单株产量低。我们在黄连木的试验中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大大提高了黄连木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高力力 《甘肃科技》2005,21(8):180-180,179
阿月浑子原产于西亚的中东地区,属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阿月浑子是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在结果前难以通过树体和枝叶形态特征加以辨别。而早期性别鉴定为阿月浑子的新品种选育、定植建园等科研和生产所必需。本实验基于雌雄个体代谢上的差异(雌株处于较还原状态,雄株处于相对氧化状态),利用植物的药性反应,对阿月浑子进行早期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4.
对雌雄异株植物毛白杨抗药性的性别差异测定表明:1、雌株对氧化剂的抗性小于雄株,受害严重;2、雌株对还原剂的抗性大于雄株;3、雄株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雌株;抗药性与氧化还原电位在氧化剂中表现为正相关,在还原剂中表现为负相关;4、这种试验的结果在成株和幼株间表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雌雄异株植物间MADS-box基因家族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特点,以拟南芥为参照,利用Gen-Bank Feature Extractor,Codonw和CUSP等软件对已发表的雌雄异株植物MADS-box基因序列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发现拟南芥及雌雄异株植物中均偏好使用密码子第3位点为U和A的密码子.再运用SPSS11.5对拟南芥和雌雄异株植物的MADS-box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雌雄异株植物与拟南芥在MADS-box基因的密码子选择偏好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从而得出雌雄异株植物对MADS-box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浙江大盘山濒危植物七子花的种群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七子花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受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以浙江大盘山七子花为对象,从基株和无性系分株2个层次上进行种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基株和分株种群中,均缺少Ⅰ级幼苗;基株种群中Ⅲ、Ⅳ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但在多数局部地段,由于数量少,呈现衰退。分株种群中Ⅱ、Ⅲ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总体来看,这里的七子花种群相对稳定,但在局部地段,七子花数量较少,面临局部消失的风险。中等海拔处每基株含有的分株数较少,海拔较低及较高处相对较多。径级V的个体平均具有较多的分株数,显著高于径级III的分株数,与径级IV的差异处于临界显著,而与径级II的差异不显著。大盘山种群主要靠无性繁殖更新。研究表明,如果生境没有大的变化,这里的七子花基本上能够维持下来。大盘山可能是七子花最大种群分布点,因此,在这里应该建立一个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认识丛生克隆植物的克隆生态特殊性,以引种柳枝稷为材料,调查了“分株丛”空间尺度和“分株年度生命周期”时间尺度柳枝稷无性分株种群大小分株异质性分布和整体动态迁移格局. 通过大小等级特征现存数和标准死亡数转换方法拟合构建了种群大小分株动态(迁移)生命表,发现了种群内大小(质量)分株等速迁移和大小(高度)分株异速迁移格局的共存及其在分株生命周期内的稳定表达,再现了非密度依赖调节的柳枝稷分株种群的动态建成过程. 进而从分株个体建成随机性角度,结合觅养行为的发生尺度约束,对丛生克隆植物生态的特殊性和一般性进行了讨论. 非控制实验条件下(多基株共存),丛生克隆植物柳枝稷无性分株种群生态只是建立在分株个体随机建成基础上的统计性呈现,分株丛觅养是基于光资源竞争的分株个体的随机建成,进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大小分株动态迁移格局,功能叶片在空间和时间上合理配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有读者来信问,植物是否也像动物一样,有性逆转现象?来信称,桑树是雌雄异株的,可是有时在雄株上却开出雌花,因此怀疑植物也有性逆转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植物中性逆转现象是存在的,但并不普遍.上述的桑树就可以看成性逆转现象.的确,桑树有时可以在同株上长有雌雄两种花,这是因为一部分雄花(雄株的)变成了雌花的结果,但不是在当年出现,由雄花变雌花而是次年.究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说是植物生理上的问题,植物出雌或雄花,与气温、阳光、水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人工控制条件,在实验室内可使黄瓜多开雌花,少开雄花,从而达到多长黄瓜的目的.草本植物中也有性逆转现象,如天南星科植物  相似文献   

9.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刺槐克隆种群的种群结构和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刺槐克隆种群中幼年分株数量较多,死亡率较高;成年个体数量较少,死亡率较低,而且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结构成金字塔型;无性系产生分株的时间较晚,分株的数量正处于上升阶段.无性系中刺槐基株的基径、高度、冠幅远远大于分株.刺槐分株在幼年时期高生长和冠幅的生长均较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逐渐缓慢下来.克隆分株的生长、数量动态主要受克隆整合的内部调节机制和外部环境中灌木层、草本层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研究拟揭示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在海南岛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发展趋势,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海南岛珍稀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H.nymphaeifolia的资源现状、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共调查到野生莲叶桐1 336株,主要分布于琼海、文昌和三亚3个市,种群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状态,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在人为干扰、地理隔离、种间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野生莲叶桐种群更新受到一定制约,个体数量增长缓慢;莲叶桐种群在幼苗时期受影响较大,一旦消除幼苗期的不利影响,种群将得到恢复。整体来说,海南岛莲叶桐幼龄个体数较多,种群数量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总体缓慢增长的特点,应重点加强幼苗期的保护和抚育。  相似文献   

11.
Lumaret R  Ouazzani N 《Nature》2001,413(6857):700
Early domestication and extensive cultivation have meant that staple Mediterranean fruit crops such as olives, grapes and dates exist in wild-looking forms that are secondary derivatives produced by sexual reproduction among cultivated plants (cultivars), which were initially propagated vegetatively. By using genetic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characters that render plants unsuitable for domestication, we show here that genuinely wild olive trees, which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morphologically from feral forms, still survive in a few Mediterranean forests. These wild stocks are genetically distinct and more variable than either the crop strains or their derived feral forms, a finding tha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se ancient lineages.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殖系统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和总结了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育系统的基本特点,并对其特别功能及其进化与适应意义进行了讨论。嵩草属植物具有两个显著的繁殖特点: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和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各类杂交、突变与染色体各种型式的变化在蒿草属植物中总是同营养繁殖同时存在的;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不仅具有繁殖、传播扩散、占领新生态位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使高度适应性的类群或杂种复合类群保持高度纯系性和稳定性,使其优越的遗传基因组合型不至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被破坏或丢失的优势。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使高度适应性和进化性的单纯群在次级遗传生态学过程中转变为有性可育,进一步加强了筛选和甑别适应与进化优秀基因的良性循环。蒿草属植物的繁殖系统蕴藏着极大的居群生态学、遗传生态学和环境适应机制,使蒿草属植物的进化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嵩草属植物具有的这种特殊繁育系统是在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用比较样地的方法调查不同生态环境类型对羊草,大针茅,达乌里胡枝子,阿尔泰狗娃花,糙隐子草5个植物种群各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高度,干重,生殖枝(干重)/非生殖枝(干重),冠幅,叶片大小,花序长短等性状随生态环境类型的不同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总体来说,原生环境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植物种群各性状特征相对较优,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水土流失地区相对较劣,但是,这三种生态环境类型都没有使植株大小和生殖枝一营养枝比较等性状保持最优配置,均不能充分发挥株丛和枝条的生长和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雌雄异型异熟是植物从雌雄同花向雌雄异株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目前发现存在于13个科20个属植物中。其群体中包括雌先型和雄先型两种交配类型,两种交配类型植株的同步性和互不干扰性可有效地避免自交。一般认为雌雄异型异熟植株的交配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但也在一些植物中发现了彼此间的转化; 植株内雌雄花开放时间有的完全错开,有的部分重叠。经典遗传学认为交配类型受1对显/隐性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当群体达到平衡时两种交配类型的比例可达平衡状态(1:1),这在胡桃属和山核桃属上得到了验证,但在其他同类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雌雄异型异熟植物的性别决定为饰变型,其性别分化不仅受性别决定基因的遗传控制,而且还受植物激素的诱导调控,但不同植物上激素诱导性别分化的作用存在差异。解剖学研究表明同一交配类型上的雌雄花发育和成熟时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广东北江流域鳘的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鳘雌雄的初次性成熟年龄是1年,在生殖季节可凭"追星"等副性征辨别雌雄.性成熟后,性腺具有周年变化规律,卵子发育为非同步的,产卵期为4月至7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葛藤在2种生境条件及2种攀援方式下,每个花序的平均开花数量、座果数量、种子数、单果平均干重以及座果率等有性生殖特征的数量化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的生境条件和攀援方式对葛藤的有性生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样地葛藤种群所处立地资源差异,导致各种群在有性生殖特征(开花数量、座果数量、种子数量及座果率)的数量特征方面差异显著,尤其是生长在阳生、水分充裕的生境条件下,为攀援植物体的种群与生活在荫生环境、为匍匐植物体的种群之间差异最为显著。与荫生、无支持木的种群相比,阳生而且攀援的种群的座果率是其40倍之多,平均座果数量是其53倍,平均种子数量是其70倍,平均开花数量比它高30%;2)当攀援方式作为主导因子时,葛藤生殖特征所产生的差异更显著于生境条件作为主导因子时的差异;3)对有性生殖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葛藤的座果率与开花数量负相关、与座果数量正相关;单果序的座果数量与种子数量和开花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中部山区次生林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海南岛中部山区典型的次生林群落特征和优势种枫香的种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中部山区的枫香种群所在的群落是演替过渡群落,在群落中枫香占有绝对优势,但随着群落的发展,枫香种群的发育表现出随着次生林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衰退的典型演替系列过渡种的生物学特性,最终会被群落中的后期演替种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植物性别系统影响生态系统组成及种群进化,同时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为分析昆嵛山种子植物性别系统分布及其生态关联性,调查了昆嵛山维管植物835种,详细观察、记录花部特征、果实类型、生活型、传粉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特征与植物性别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对比昆嵛山植物与其他植物群落的性别系统组成,探讨影响植物性别系统组成的因素及其繁殖策略.结果表明:昆嵛山植物性别系统中79.2%为雌雄同体、11.3%为雌雄同株、9.5%为雌雄异株,雌雄同体植物比例明显高于北美洲温带森林,该组成与植物种系发生有关;生活型、花部特征、传粉方式、果实类型等特征与性别系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边糙鸟蛤生殖腺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黄边糙鸟蛤成年个体,并进行活体解剖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性成熟个体为雌雄两性功能同体存在的同步性雌雄同体.性腺由树枝状分枝的生殖管、输精管和输卵管组成.生殖管反复分枝成生精小管、生卵小管及其末端膨大的生殖泡囊.性腺由外膜及其内生精小管和生卵小管盘绕交错排列构成.外膜含单层上皮及薄层肌肉,生殖小管和泡囊皆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构成,生殖上皮不断向腔内增殖各阶段生殖细胞.本文详细描述了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精母细胞、卵母细胞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此外,还报道了极少数黄边糙鸟蛤性腺存在一些雄性滤泡转化为雌性滤泡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广东省梅州地区客家人9项头面部遗传学指标,应用随机群体抽样方法法,对该地区203名中学生(男68名,女135名)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进行研究,分析了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相互间的关系,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9项遗传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内眦褶率、上眼睑有皱褶率、鼻孔形状、鼻梁类型、下颏类型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2)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有内眦褶率、鼻孔窄型率、有耳垂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低水平;铲型门齿率、下颏突型率、额头发际有尖率、卷发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高水平;上眼睑有皱褶率、鼻梁凸型率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3)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头面部9项指标中鼻孔形状-鼻梁形状和鼻孔形状-耳垂类型存在相关性.(4)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9项人类学指标出现率具有南方族群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