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博士宋新宇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70%来自于矿产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的80%和能源来源的95%...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尤为明显。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低碳发展,绿色生活,不要让地球持续“发烧”。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幸福、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繁荣至关重要。从原始时代起,就存在着人类对气候的自发适应关系。随着科学认识的积累,这种关系逐渐发展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3.
忽建永 《科学之友》2008,(10):137-138
能源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一些未被人类认知的资源正渐渐揭开面纱,伴随着资源利用的各种技术也被开发。在未来社会,能源的种类及利用将多元化,这些都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志军 《科学之友》2010,(6):133-134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5.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浅见与短视,诱发了多种环境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类种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表中所列有关环境的“年”、“节”、…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基本物质和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广义地讲,水利建设就是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好水资源,达到兴水之利,除水之患的目的。 水利建设的范围十分广阔,凡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事业都属于水利的范畴。主要包括:防洪、农田水利(灌溉、排涝、水利土壤改良)、水力发电、航运(内河航运和海港建设)、城乡供水、海岸防护、围海工程和海涂利用,以及环  相似文献   

9.
序言本文的标题在不久前,确切地说也不过是在八、九年前,曾被人们认为是离奇的。这一概念之所以形成,是由于人们把“自然保护”这个词领会成为对自然资源原封不动地保存和维持的同义词。由此产生了一个不自觉的结论:自然资源不参予经济周转,因此也谈不上什么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只能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才会产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与人类劳动一样,都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自然界与劳动之间,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直接的联系性,而且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以牺牲未来几代人的健康为代价,获取当下的经济利益.过去基于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人类文明得以发展,但是所引起的包括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过度捕鱼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环境变化对人类未来的健康构成了巨大风险.而这些负面环境变化趋势是由极度不公平、低效、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耗和技术发展模式,以及人口增长共同推动的结果.2015年6月23日和7月16日,Lancet分别发表了题为"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Policy responses to  相似文献   

11.
任濮宁  罗能超  王峰 《科学通报》2023,(16):2004-2006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化石资源被迅速大量消耗,带来能源短缺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化石资源的消耗也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为应对能源危机、减少CO2排放,发展核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持续能源来替代化石资源是国际上的共识.太阳能是地球上重要的能量来源,通过辐射向地球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可取代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对国民经济关系极大。随着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干旱,它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袁士恭同志是北京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水资源研究室的副主任,他从事水资源研究工作多年。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他。以下是他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13.
莫杰 《科学》2014,(3):45-47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和浪费了自然资源,如不改变这一趋势,到2050年或本世纪末即使有两个地球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6,(10):21-21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进步王乃粒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万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为发展生产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大大加快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与此同时,人类在为改造...  相似文献   

15.
一门第二环境科学──人类─环境相互作用PaulC.Stern著王乃粒译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自然资源来为发展工业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大大地加快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土壤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全球数字化土壤制图计划”的启动将为人类与饥饿、贫困和气候变化的抗争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史前人类对于矿物岩石认识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均 《科学通报》1975,20(5):208-208
解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大量的发掘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这些历史资料的研究,可了解人类走过的历程,也可以了解人类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矿物、岩石认识的历史。考古资料说明,地质学是从矿物学脱胎发展而来的,是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生产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对  相似文献   

18.
韩孟 《科学》2006,58(3):47-49
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调控实践中,树立并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认识。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禀赋保障。对于宏观与微观各层面的运作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国民经济运行与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撑。这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基础支撑、生态的平衡调节支撑、环境的治理支撑三个方面。一段时期以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明显衰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人类登上月球的20周年。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正式开始着手开发前所未有的“自由”宇宙基地。在人类长期滞留宇宙空间这一时代到来之前,日本读卖新闻社于今年7月30日在日本召开了题为“人类与宇宙开发的意义”的讨论会。会议认为“宇宙基地不但将成为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重要基地,而且也将成为开发宇宙空间的国际性合作舞台。”会议期间,该报的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宇宙开发的精英,他们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毅 《自然杂志》2000,22(2):73-80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而过早地走入了自然生态惨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本文试图抛砖引玉,敲响警钟,提出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及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