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铺垫前提——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经历新知识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广。把观代教育技术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再现教材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化繁为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等,并且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引领自主地去尝试、实践、经历,在探索中有所得,有所悟,甚至还有所创。本文提出了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及实践能力,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姚远 《科技信息》2013,(3):339-339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保证和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从学生抓起。深入学生生活,捕捉创造因素,激发创造热情,捕捉好奇特性,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探索情景,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尤其做为一名牧区的小学教师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呢?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知识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并把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之中是创新精神形成的关键,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新途径。主要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积极参与,灵活多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知识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高专化学教学中,应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通过创设学习情景,营造创新氛围;巧设探索时机,激发创新动机;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思维;加强课外实践,拓展创新能力,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吉惠 《科技信息》2013,(12):242-243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现代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努力优化教学情景,诱发研究动机,尊重学生和专业个性,强调学生学习的探索与研究、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的乐趣;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探求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快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谢开 《科技信息》2009,(6):56-56
学习物理对学生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培养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物理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生活到物理的认知,基本的科学实践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或者说,物理课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科学精神在探究中生成。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本设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一些图形的分类入手,通过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出圆周角的概念.并进一步运用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去研究,发现、猜想、证明圆周角与其所对弧以及弧所对圆心角的关系,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研究、发现、形成过程,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专物理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转变"。创设情景与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这就是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一个转变—探究—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探索灵活有效的政治课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将漫画、寓言、成语典故、讨论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丽 《科技信息》2007,(27):237-237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内容,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去探索。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陈雪芬 《科技信息》2011,(9):I0301-I0302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初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力图通过其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并且为学生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物理教学,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物理不再“难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交互性,构建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科学创新过程,领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