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先进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沁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的通信模式,阐述了该系统在现场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安全多方计算技术为不泄露隐私数据的多方参与协同计算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该领域一直受到中外密码学学者的重点关注.为客观地反映当前安全多方计算的研究现状,探讨安全多方计算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热点.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5-2020年的安全多方计算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研究...  相似文献   

3.
面对现已存储的大量原始数据,缺少相应的工具对这些数据中所蕴含的珍贵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针对这种需求,以上海市新生儿数据为例,建立了基于Web的新生儿可视化数据挖掘系统,提出了Web可视化页面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影响新生儿出生的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为优生优育提供了量化的依据,方便决策人员了解上海市各区县的新生儿出生状况,并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例对商务网站Web日志数据进行挖掘研究,介绍将Web数据转变为数据仓库数据的过程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文章的最后讲述了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在表现挖掘结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裴沟煤矿做为一个开采多年的者矿井,井下巷道复杂多变,工人入井后的的管理及定位存在诸多困难.为了提升矿井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灾害预防及灾后抢救效率,在裴沟煤矿井下设计安装了KJ211A矿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介绍了KJ211A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及系统的主要特点.自应用以来,取得的效果良好,大大提升了矿井的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可视化Bean和JMF在Web监控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JMF控制监控设备并捕获视频信息,以用于Web实时监控的新方法.不仅解决了从实时视频流中抽取单帧图像的关键问题,而且给出了协调监控设备与Web网页同步工作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基于Web的大规模网络实时监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考勤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和安全问题作出了阐述,从需求分析方面做了业务需求分析、数据分析、功能需求分析以及非功能需求分析并采用了数据流程图、业务场景图、用例图来进行分析.系统设计部分做了考勤管理模块设计(考勤时间设置、请假信息管理、出差信息管理、统计查询)、公告信息管理模块设计、系统管理模块设计(用户信息管理、权限管理);并给出了接口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表设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考勤管理系统位置固定、信息单一、反馈滞后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PS移动定位服务的异地考勤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Android移动客户端、Web服务器端两部分,先对员工的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定位,通过地图显示出勤地点,使用范围搜索算法确定员工是否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并获取相应的经纬度,上传现场图片,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生成考勤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以便企业管理者查询、管理.该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可为外勤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提高企业对外勤人员的调度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安全Web Services网上图书城交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 Services是网络应用的集成方案,但是当前Web Services不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应用,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安全Web Services的网上图书城交易系统,通过实例对实施Web Services集成所遇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此安全机制所提供的主要安全服务进行了研究并予以实现.实例表明,从身份验证、数据保护、授权等主要的技术角度解决Web Services安全问题,构建Web Services安全体系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保障Web Services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用Matlab Web Server技术在Web中创建一个可视化的实验操作环境,通过输入参数和操作按钮来完成各种实验.通过对Matlab Web服务代理与服务程序进行适当的配置,以实现网络浏览器与Matlab的通信.以积分系统在各种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曲线实验为例,介绍了网络化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的产品可视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产品可视化的两种途径,在基于IGES标准上,提出了产品数据向Web可视化实现的一般途径,即是将CAD数据转换为一种通用的、易用的3D格式,该方式不需要使用专用浏览器进行浏览,简单、易用。给出了IGESS数据向Web格式转换的技术路线,具体描述了实体的三角剖分,以及曲面的三角剖分及其细化算法。描述了三角片实现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化的原理,并给出了C 类到VRML节点影射的具体方法。在研制的原型系统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技术原理正确,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Web的智能电网可视化需求被提上日程,而需求建模是软件工程的初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文章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可视化建模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帮助用户与开发人员理解电网可视化的各项系统行为,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数据互操作在GIS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地形可视化服务重要作用,阐述了WTS的规范和数据发布流程,并遵照WTS利用.net技术和TIN地形构建原理开发了一个网络地形可视化系统原型,实现WTS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纸质办公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企业数字化办公管理模式的要求,根据太平洋汽车租赁系统中用户对客户体验效果和业务需求,运用ExtJS技术核心体系来改善网页的易用性、通用性、高效性和用户体验,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效的汽车租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VRML-Java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可视化装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实现建立在开放技术标准之上的可视化装配系统,本文对基于VRML-Java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Web环境下3D交互仿真结构,3D模型下载到客户端显示,复杂的运算和仿在服务器上进行,从而实现服务器端装配模型和客户端显示模型的分离,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完成VRML场景的动态生成,装配控制、碰撞检测以及装配过程的动画回放等功能,该结构不仅可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可视化装配,也适合于其他领域基于Web的科学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地质工作者对野外露头表征数据分析的需求,针对现有的软件在三维可视化、跨设备、跨平台性及易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WebGL(Web Graphics Library)开发了地质三维数字露头可视化平台。首先设计了平台的开发框架及实现路线,以Cesium为框架为基础,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数据采集,结合U-net算法对地质数据进行分割和分析,实现了数据在跨平台、跨设备上的可视化展示和交互。具体应用中,U-net算法可自动识别和标记地质露头的地层特征和结构,可视化平台则针对识别出的特征提供丰富的测量和标绘工具,更加直观地展示露头信息,有助于地质勘探者更快捷、更全面地理解野外地质条件,提高露头表征数据的分析效率和易用性。仿真分析实例表明,验证了基于U-net算法的分割结果在露头表征和地层分析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该可视化平台将会极大提升野外露头表征的分析效率与易用性,对加快数字中国、智慧地质的建设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为研究区域,基于Web AppBuilder框架,结合ArcGIS Server地图服务、全景图技术和Cesium三维引擎库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校园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校园全景漫游、三维场景可视化漫游和2.5维地图信息服务等功能. 实践证明了基于Web AppBuilder框架能快速实现虚拟校园系统二三维集成开发,有效降低WebGIS应用系统开发难度,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Web of Science(SCI,SSCI,A&HCI)数据库为信息源,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II,绘制了电子商务研究的知识图谱,采用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得出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献和核心期刊等,为国内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基于Web技术的环境友好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解决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目前高校仪器设备软件存在的不足,依靠Web技术,运用.Visual Basic及Visual C++可视化集成环境,最大程度降低校园网络的影响。结果提出了系统的运行环境、基本功能、模块结构及模块处理方法等,设计出基于Web技术的环境友好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结论案例证明,该系统在提高系统环境友好性、管理水平及效率等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颗粒堆积仿真过程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大大减少了颗粒堆积计算的时间.并通过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PEL)定义的工作流,实现对计算服务的流程控制、事务管理和生命周期控制,使得颗粒堆积仿真计算服务能够平滑地移植到网格计算服务平台上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