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重油造气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着重从可靠性角度分析系统软硬件 设计。由于采用双机冗余、输出输入通道隔离、滤波及灵活的控制组态等技术,大大 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节省了系统仪表投资费用十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重油是粘滞流体,在重油燃烧系统的泵送过程中,它的流量与输油管道两端的压力差、管径、管长、重油粘度的关系,遵守泊肃叶定律,因此可应用该定律的原理测绘重油的粘度─—温度曲线,并以该定律为基础,进一步计长算重油的泵送时间和估算重油雾化的最佳油温。这些参量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应沉降再生系统是重油催化装置的关键设备,而衬里的好坏影响着重油催化装置反应沉降再生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重油催化装置再生系统衬里的损坏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新型衬里检修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进控制在300万t/a重催装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杰 《甘肃科技》2009,25(17):42-43,24
以兰州石化公司3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先进控制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基于模型的鲁棒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RMPCT)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重油催化裂化的过程控制策略、控制器设计及控制器与DCS的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5.
沥青拌合设备干燥滚筒的柴油燃烧系统,进行重油燃烧的改造,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油组成的分子系综表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建立了表征重组成的等效分子系统法,提出了重油分子构造规则和约束及关计算机算法。Alberta重油的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比较表明,其系统计结构基团浓度,密度、沸点、环、桥和侧链分布,饱和烃含量均与实测一致,从而为利用纯化合物物化性质研究复杂的重油建立起桥梁。  相似文献   

7.
重油含水率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重油中水分检测的新方法.基于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重油的介电常数,因而两者所呈现的射频阻抗特性不同.作者采用射频传感器和专门的测量系统进行A/D转换、非线性校正、数据处理,从而可以快速地测量出重油中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8.
具国忠 《科技资讯》2011,(29):62-62
燃煤电厂锅炉二级点火系统中,采用重油蒸汽雾化油枪点燃燃烧器煤粉气流比采用轻油枪点火经济性高,但重油与轻油比较,其粘度大、燃点高,影响油枪的着火。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重油蒸汽雾化油枪点火难的原因及采取措施,从而优化点火操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射频阻抗理论对重油的含水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了含水重油电介质的极化机理,对混合介质的介电常数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温度补偿方法,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大非线性误差为0.5%.该法为重油乳化实现经济燃烧提供了含水量检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油加氢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总公司论证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攻关课题“重油加氢技术研究”项目论证会于1996年3月在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科技局副局长王明太讲话并宣布专家组长及成员名单.石油大学(华东)阙国和教授介绍了国内外重油加氢技术现状、发展趋...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用化学药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用水萃取,并用电脱水的方法脱除重质燃料油中金属钠和钒的技术.研究了破乳剂种类、浓度、脱水温度、电场强度和脱钒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V、Na脱除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为理想的脱钒工艺及参数.室内实验表明,通过高温反应和低温分离,可以脱除燃料油中70%以上的V、Na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稠油油藏堵塞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等问题,研制出了新型复合有机酸HYJS-3酸液体系,并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套适合海上稠油油田的高效复合酸化解堵增产体系,体系包括有机解堵液、前置液、无机解堵液和顶替液。分析了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现场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高效复合酸化解堵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海上稠油区块对酸化施工的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4月,高效复合酸化解堵技术在海上某稠油油田W区块现场应用4口井,施工成功率100%,酸化平均有效期195 d,累计增油量达3 907 t。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解堵后增产效果明显,有效期较长,达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目前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中使用日益广泛的燃轻油设备的输油系统入手,分析在轻油输油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选取对数正态分布为产量预测模型、Compertz模型为含水预测模型 ,注采关系曲线为油汽比模型 ,联立求解 ,进行开发指标预测 .矿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对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所有指标和全过程进行预测 ,为开发规划及油藏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勘探评价阶段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渤海地区已取样稠油流体数据统计,应用数据矩阵分析探寻影响地层原油黏度的主控因素及不同参数与地层原油黏度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建立地层原油黏度与其他参数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同时建立不同参数条件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地面密度的取值图版。新经验公式计算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实测地层原油黏度平均误差5.6%,同时应用经验公式和原油黏度确定综合图版对某海上稠油流体性质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研究结果相当,说明新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数据驱动建立的地层原油黏度公式和图版成果可解决海上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开发方式选择、采收率预测、平台设施设计及原油输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火驱是稠油蒸汽吞吐后的重要接替方法,而稠油氧化的反应阶段的划分对火驱点火乃至生产的调控影响重 大。采用热重实验对某油田稠油样品混合油砂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稠油热失重速率曲线,呈多峰形态,结合稠 油多组分氧化理论进行氧化阶段的细致刻画,分解成低温氧化前期、低温氧化后期、燃料沉积段和高温氧化段共4 个 阶段,并明确定义了各阶段的分界点,与稠油常规认识的三阶段氧化规律相比,四阶段划分法更能刻画低温范围大、耗 时长,反应复杂的特点;用Flynn-Wall-Ozawa 法计算各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也与常规划分有较大区别。该认识对稠油火 烧油层点火阶段的热量供给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渤海湾相继发现40多亿t地质储量的原油,但这些原油多为稠油和重油,难以开发,在陆上油田开发经验不能用于海上,又无国际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基于海上稠油开发历程及现状,深入分析了海上稠油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针对性地集成、创新了适合于海上稠油开采的先进技术,逐步建立完善了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思路和技术体系。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油田开发成本,并成功地开发了被国际石油公司称为“21世纪挑战”的海上最大稠油油田。成功研发了开发海上边际油田的“三一模式”和“蜜蜂模式”,应用于渤海边际油田开发实践,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海上油田开发的优快钻完井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渤海油田产量进一步增长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经过长期技术探索与矿场实践,大胆提出了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模式,即模糊一、二、三次采油界限,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集成,使油田在投产初期迅速达到高峰产量并高速开采,始终保持旺盛生产能力;采取多枝导流、控制适度出砂、早期注水、注水即注聚、注水注聚相结合等技术;通过以聚合物驱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多枝导流技术、电潜螺杆泵举升技术和地面除砂工艺等技术体系,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出更多的原油,达到最大采收率。基于高效开发新模式思想,成功开发了迄今为止世界海上最稠的渤海南堡35-2油田,并已在多个油田进行应用。这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不仅为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世界海上油田,特别是稠油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邢林芬  耿军晓 《科技信息》2009,(31):J0073-J0074
直线压缩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压缩机,现有的冰箱压缩机广泛采用的是离心泵油机构,不再适用于直线压缩机。本文主要针对一种新型的直线压缩机润滑系统,分析了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油泵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讨论了压缩机有关参数对供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稠油的胶体结构性质.沥青质胶束在体系各种力作用下通过自缔合作用,可形成不同层次的超分子结构,使稠油成为一种多分散的胶体体系.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稠油内部胶团结构的形态,分析了胶质-沥青质的存在状态.利用RS75旋转黏度计测试并分析了稠油的黏温特性及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黏温曲线在测量区间内(20~80℃)较好地符合Arrhenius方程,低温下的活化能高于高温下的活化能;在较低温度下,稠油黏度具有剪切稀释性,并且随压力增大而增大,这是低温下胶质、沥青质结构增强及少量蜡晶析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稠油油井出砂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井出砂监测系统中,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为其关键技术之一.提出采用PVDF压电薄膜为敏感材料,设计了缠绕型的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给出了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原理.传感器应用在稠油油井出砂模拟系统中,识别出了砂粒对管壁碰撞后产生的声波信号,从而验证了该新型传感器工作的有效性,且其具有易于安装、灵敏度高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由该传感器检测流体中的含砂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