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氮杂大环配体C_9H_(22)N_4及其镍的配合物[Ni(C_9H_(22)N_4)](ClO_4)_2。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a=13.069(8),b=14.106(7),C=9.282(4)(?),V=1711.2(?)~3,Z=4,Dc=1.72g/cm~3。配合物中镍为4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平面四方形。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结构为[CO(NO_3)(H_2O_5)]~+·(NO_3~-)(18-C-6)(H_2O)的粉红色晶状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并由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p21/n.晶胞参数 a=7.258(1),b=16.149(2),c=20.825(3)(?),β=99.15(3)°,V=2409.8(?)~3,Z=4.结果表明.Co~(2+)与5个水及一个硝酸根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稍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18-冠-6的氧原子未直接向钴配位,而是通过氢键与配位水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标题化合物(C_(20)H_(24)O_6·AgNO_3·1/2C_4H_9OH·1/2H_2O)的晶体结构已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5-P2_1/n,晶胞参数为:a=18.427(4)(?),b=14.079(2)(?),c=18.471(3)(?),β=93.56(3)°,V=4783(2)(?)~3,Z=8。结构通过帕特逊函数和付里叶函数求解,用块矩阵最小二乘修正,最后的偏差因子R=0.065(4908个I/σ(I)≥1.96的独立衍射)。冠醚的六个氧基本共面,并与Ag配位,Ag的第七配位为NO_3~-的O,平均Ag-O_(crown)为2.7(?),Ag-O_(NO_3~-)为2.5(?)。不对称单位中两个冠醚加合物通过一个H_2O和一个C_4H_9OH用氢键联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3-硝基-1,2,4-三唑酮-5(NTO)的铅盐[Pb(NTO)_2·H_2O]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5-P_(1/n)~2.晶胞参数:a=0.72589nm,b=1.21243nmc=1.22875nm,β=90.41°.结构测定表明,两个NTO五元环平面的二面角为82.42°,有一分子水参与配位,重原子铅的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5.
HEDP与Sn(Ⅱ)、Sn(Ⅳ)配位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Sn(Ⅱ)(H_2O)C_2H_4P_2O_ ]·3H_2O和[Sn_2(Ⅳ)(OH)_4(H_2O)_2C_2H_4P_2O_7]·7H_2O两种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并用莫斯堡尔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它们的键性质和构型。 [Sn_2(H_2O)C_2H_4P_2O_7]·3H_2O的化学位移(δ)值和四极矩分裂(△E_Q)值与Sn_2P_2O_7、SnHPO_3的数值接近,从而可推测它的构型。[Sn_2(OH)_4(H_2O)_2C_2H_4P_2O_7]·7H_2O的莫斯堡尔谱说明该配合物中Sn(Ⅳ)是六配位的。同一构型Sn(Ⅱ)化合物的δ与△E_Q值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可用5s电子参加sp~3杂化的程度作解释。从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讨论了与Sn配位的HEDP电离情况,从差热热重分析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C_4H_4N_2O_2S)和相应的稀土硝酸盐Ln(NO_3)_3·6H_2O(Ln=Ce;Sm)合成了2个配合物[Ln L_3(H_2O)_2]n,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分析表明:2种晶体属于异质同晶型,同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每个中心金属离子Ln(Ⅲ)与5个噻二唑甲酸根(L~-)中的6个羧基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分子上的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8,形成一个三角十二面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7.
用三茂钕和二元羧酸反应,合成了五个新的含有茂基的有机钕配位物:(COO)_2NdC_5H_5·THF(1), CH_2(COO)_2NdC_5H_5·THF(2), (CHCOO)_2NdC_5H_5·THF(3), (CH_2COO)_2NdC_5H_5·THF(4), O-C_6H_4(COO)_2NdC_5H_5·THF(5)。由于这些配位物具有螯合环的结构,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比较高。这些配位物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8.
在咪唑存在下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铜(Ⅱ)配合物:[Cu(C_3H_4N_2)_2(_C6H_5COO)_2](C_3H4_N_2为咪唑).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_2(1)/n,Mr=441.74,a=8.6799(4),b=9.540(6),C=12.399(5)A,α=v=90°,β=100.8°,V=1010.9A~3,Z=4,μ=21.4cm~(1-), D_c=1,654g·cm~(-3),R=0.033、Rw=0.042。通过红外光谱,电导,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稀土硫氰酸盐—安替比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体系 Ln~(3+)-SCN~--C_(11)H_(12)ON_2-H_2O(Ln=La、Ce,Pr,Nd,Sm,Dy,Er,Yb,Y,C_(11)H_(12)ON_2=安替比林)中安替比林对 Ln~(3+)的配合行为.首次合成了组成为 Ln(SCN)_3·5C_(11)H_(12)ON_2和 Ln(SCN)_3·4C_(11)H_(12)ON_2的配合物.前者是粘稠胶状物质,后者为晶体,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对配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对其结构和性质作了某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高氯酸二水·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1,3-丙二胺合镍的合成,粉末衍射数据及精化的单胞参数.主要的结晶学数据为:[Ni(C_(15)H_(16)N_4O_2)(H_2O)_2)(ClO_4)_2.正交晶系,空间群Pnam 或Pna2_1,a=7.490(4)×10~(-10)m,b=15.510(11)×10~(-10)m,c=18.457(13)×10~(-10)m,Z=4,Dcal=1.790,Dobs=1.765,品质因子为15.7.  相似文献   

11.
羧基桥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个新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二个羧基桥联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Phen)(HCOO)]_2·(NO_3)_2·3H_2O(1),[Cu(Phen)(CH_3COO)]_2·(NO_3)_2·3H_2O(2)和一个一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桥和一个羟基桥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_2(OH)(C_2H_5COO)(Phen)_2]·(NO_3)_2·H_2O(3)以及单核 Cu(Ⅱ)配合物[Cu(Phen)(CF_3COO)]·(NO_3)·H_2O(4)(其中 Phen 为2,9-=甲基-1,10-啡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光谱、红外光谱,TG 及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四个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及电导.通过分析讨论,确定了配合物中羧基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硝酸镧与穴醚(2,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乙腈溶剂中,获得了La(NO)_3与穴醚(2.2)配合物的单晶,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La~(3+)在穴醚空穴中呈无序状态分布,即有种3种不同位置。La(NO_3)_3·(C_(12)H_(26)O_4N_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晶胞参数为a=8.183(2)(?),b=10.958(4)(?),c=13.948(4)(?);α=99.46(3)°,β=78.01(2)°,γ=98.68(3)°;V=1197.98(?)~3,Z=2。讨论振动光谱(红外及拉曼)在配位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二苯亚砜硝酸铒[Er(NO_3)_3·3(C_6H_5)_2S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12.276(4)A,b=9.835(2)A,c=32.477(7)A,β=90.22(2)°,Z=4。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并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修正,最后R因子为0.0465。九个氧原子围绕Er离子构成稍歪扭的“三帽三方稜柱”配位多面体。铒与配位氧之间的距离:Er—O_(DP50)=2.291A,Er—O_(NO3)=2.437A。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无水乙腈溶剂中,我们以Sc~(3+)和Y~(3+)离子作为模板试剂,用2,6一二乙酰吡啶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物质,缩合得到了新的含氮大环络合物Sc(NO_3)_3·L·2H_2O和Y(NO_3)_3·L·2H_2O(L=18元六氮大环,C_30H_26N_6),并对络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并对络合物的摩尔电导及溶解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C_(12)H_(10)N_4)_2(H_2O)_4]獉2C_4H_3O_4}n(C_(12)H_(10)N_4=4-bpdb=(1,4-双(4-吡啶)-2,3-二氮杂-1,3-丁二烯,C_4H_3O_4=富马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0.628 95(3)nm,b=0.701 07(3)nm,c=2.088 38(10)nm,β=92.502(2)°,Z=1,V=844.038(7)nm~3,D_c=1.537 mg/m~3,Mr=781.60,Z=1,μ=0.586 mm~(-1),F(000)=405,R_1=0.029 9,wR_2=0.091 6.中心离子Co(Ⅱ)与2个4-bpdb有机配体中的N原子和4个水分子中的O原子配位.借助于配位水分子和未配位的富马酸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以及有机配体芳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该单核配合物最终形成了一个二维的超分子网状结构.磁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存在弱的反铁磁性,其T_θ=-2.99 K.CCDC:1409869.  相似文献   

17.
將差热分析法与热失重法配合,分别測定了草酸镨与草酸钕的热分解現象。 pr_2(C_2O_4)_3·10H_2O■Pr_2(C_2O_4)_3·2H_2O■Pr_2(C_2O_4)_3·1/2H_2O■Pr_2(C_2O_4)_3■Pr_2O_3·CO_2■Pr_6O_11。 Nd_2(C_2O_4)_3·10H_2O■Nd_2(C_2O_4)_3·4H_2O■Nd_2(C_2O_4)_3·H_2O■Nd_2(C_2O_4)_3■Nd_2O_3·CO_2■Nd_2O_3。草酸镨与草酸钕的混合物,热分解曲綫仍具有分別代表镨与钕草酸盐的分解峯。但在镨钕混合物的草酸盐差热曲綫上,却不再有分別代表镨与钕的草酸盐分解峯。从而說明镨钕混合物的草酸盐,不同于镨钕草酸盐的混合物,而前者是属于复杂的多核络合物。因此,草酸盐热分解法不能适用于镨钕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使用方酸(H_2C_4O_4)和2,2’-联吡啶(C_(10)H_8N_2)为配体合成了3种中性一维配位聚合物[M(C_4O_4)(C_(10)H_8N_2)(H_2O)_2]·2H_2O(M=Zn_(2+)Cd_(2+) or Cu_(2+)).所有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进行了表征.在这些配位聚合物中,金属中心离子和参与配位的两个吡啶环氮原子、两个方酸氧原子和两个配位水氧原子共同构成了六配位的伪八面体结构.其中拥有d10电子结构的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在荧光发射光谱中的374.5nm和464.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强度.同时通过Z扫描技术研究了铜离子配位聚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 MgCl_2·6H_2O·2CH_3CON(CH_3) _2(CH_3CON(CH_3) _2简称 DMA)经化学分析和 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Mg(H_2O)_4(DMA)_2] Cl_2·2H_2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C_2,晶胞参数:a=1. 6391nm,b=0. 8012nm,c=0. 7374nm,β=91. 28,z=2. 晶体结构是用 Patterson 法和 Fourier 合成法解析的,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 R 因子降至0. 090. 结果表明,配合物晶体中 Mg~(2+)与四个 H_2O 分子和两个 DMA 分子以八面体方式相连,形成配阳离子[Mg(H_2O)_4(DMA)_2] ~(2+),两个 Cl~-离子和其余的两个 H_2O 分子分别充填于这些配离子之间.本文还对该配合物进行了 IR、TG-DTG 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C_5H_5FeC_5H_4CH(OCH_2CH_2CN)C_6H_4Cl晶体的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为:a=9.753(3),b=24.175(11),c=7.634(3)(?),β=100.67(3)°。V=1768.8(?)~3,z=4,计算密度D_c=1.426gcm~(-3)。晶体在室温下用CAD4-四园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Mo K_α),用Patterson函数法解出Fe、Cl原子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