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析了拉索-弹性约束系统的动力特性,推导出拉索-弹性约束系统的振动方程,计算了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和阻尼比,研究了弹性约束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拉索-弹性约束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弹性约束拉索的测试及减振的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立的弹性地基不可伸长梁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针对横向简谐激励下弹性地基梁的3次超谐共振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多尺度方法,求得弹性地基不可伸长梁的3次超谐共振幅频响应方程,进而得到梁的幅频响应曲线并分析了弹性地基模型、Winkler参数、外激励幅值及边界条件等对梁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参数模型中第二弹性层促进梁动力响应软弹簧特性的发展,且该模型强化梁动力响应的非线性特性;外激励幅值对梁3次超谐共振响应的动力学特性有一定影响,引起骨架曲线初始偏移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岩体是具有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的复杂地质体,在这种离散性、非均匀性岩体中会出现摆型波现象,极易引发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岩体的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研究夹层物理性质非均匀分布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分析同一区域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对不同区域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对同一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局部软弱夹层弹性系数减小时,与该部分相连接的块体的动力响应受影响较大,出现加速度峰值增大的现象;局部软弱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时,对该部位前后位置的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夹层弹性或黏性发生变化的位置对摆型波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黏弹性变化位置越靠前,对块系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越强烈。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对深部岩体工程有指导作用的建议,也为进一步研究离散、非均匀的复杂深部岩体动力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铰接塔平台的动力特性,建立了部分水下带有集中质量块的等截面弹性支承梁运动模型。用耦合弹簧刚度矩阵模拟铰接头处桩基础与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波浪和海流对梁的Morison力作用及由集中质量块引起的轴向力作用,建立了弹性支承等截面梁横向强迫振动的运动控制模型。采用Runge-Kutta数值方法分别研究了耦合弹性支承和独立弹性支承条件下梁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波流联合作用下,弹性支承等截面梁的有阻尼固有频率并未发生变化,系统同样将发生超谐共振;海流对不同弹性支承结构的主共振响应影响是不同的。可为海洋工程中铰接塔平台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样条无单元法在弹性薄板振动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结构动力微分方程和三次B样条函数为基础,按一致质量矩阵,推导出样条无单元法分析弹性薄板动力问题的具体计算格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该方法适用于不同边界条件的弹性薄板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求解薄板动力的特征值问题具有较高精度、易于实施等优点,用较少的结点离散就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东昀 《甘肃科技》2012,28(6):118-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桥梁的迅速发展,桥梁的跨度越来越大,桥墩越来越高,体系越来越柔,由于高桥墩体自重大、柔度大、阻尼小.本文以某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为计算模型,应用通用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该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得出该桥的前十阶振型,并就加弹性阻尼器对结构的动力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加弹性阻尼器能够改变结构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7.
考虑碰撞和阻尼的弹性机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机构构件的结构阻尼对含间隙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描述间隙副的碰撞接触力,基于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理论,在建立多间隙副机构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构件的结构阻尼特征,建立了多间隙副机构弹性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间隙副副元素分离碰撞及构件结构阻尼对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副间隙使弹性机构振动增大,而构件的结构阻尼特性对抑制弹性振动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有限元程序对烟气湿法脱硫塔薄壳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结构关键部位(喷淋管和浆液)在程序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程度,并对弹性时程计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喷淋管对结构的约束刚度的大小及浆液对结构动力特性和时程反应的影响都很大.在对此类特种薄壳结构进行结构动力设计和抗震分析时,应当合理考虑这些部位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初步讨论了橡胶弹性车轮瞬态动力响应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基于橡胶材料超弹性特性力学本构关系建模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弹性车轮与刚性车轮在道岔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风力机塔柱支撑结构受到土基、海洋流体作用的复杂特点,开展多介质耦合条件下塔柱支撑结构动力特性研究。在考虑流固耦合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海床土基弹性条件对塔柱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得出了水流、土基与塔柱结构三合一综合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初步取得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海上风电场塔架支撑结构的抗振设计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作者提出的考虑了罐底板柔性及地基弹性作用的动力提离分析模型,对地震作用下储液罐的动力提离效应进行了探讨。对比电算结果表明,不能作出考虑了提离比不考虑提离动力响应就会肯定增大或肯定减小的简单结论;动力提离效应则与罐本身的动力特性、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以及地基的弹性大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万新大桥全长476.15m,主桥为15m 70m 160m 70m 15m的双塔双索面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试验对万新大桥主桥模型的静力性能和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试验表明中小跨度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基本符合线弹性,可以用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用现有的有限位移理论分析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力和动力特性,并进行抗风、抗震设计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海洋浮体水弹性力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海洋浮体水弹性力学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将水弹性力学分为二维线性、二维非线性、三维线性、三维非线性等几类,并依次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水弹性分析理论在超大型浮体的动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速铁路32 m模型箱梁的预应力张拉试验,结合理论公式的推导,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动力特性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理论分析公式表明预应力会使结构竖向频率增大,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使得箱梁模型的竖向频率减小。在预应力张拉这一弹性过程中,预应力对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影响很小,说明预应力张拉不是引起模型箱梁动力特性改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枕下胶垫超弹性本构特征对弹性长枕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理论,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土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轨道-隧道系统的动力响应,与等效刚度法进行对比,并探讨超弹性本构中枕下胶垫的合理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超弹性本构仿真得到的轨道各位置位移、加速度数据更真实准确;随着枕下胶垫硬度减小,隧道壁加速度有效值减小,但会放大轨枕垂向位移及下部结构75 Hz频段的振动;综合考虑轨道动力响应、振动传递特性及减振效果,建议弹性长枕轨道枕下胶垫的绍尔硬度取52。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讨论了收进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反应和基本振型、高振型对这类结构反应的贡献,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动力特性,以及突出物刚度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目前跨度最大的双层公路斜拉桥——闵浦大桥为例,基于Abaqus平台建立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弹性/非弹性连接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效果.多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塔梁间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增大了下塔柱纵桥向弯矩和剪力,对上塔柱影响较小;阻尼指数一定的情况下,塔底纵桥向剪力和弯矩随阻尼系数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大跨斜拉桥的振动模态具有密集、低周期的特点,因而其地震响应受地震输入的影响较大;塔梁间增加弹性/非弹性连接会影响桥梁的纵漂振型,进而影响结构的地震响应,因此塔梁间增加弹性/非弹性连接的减震效果取决于输入地震特性以及塔梁间增加弹性/非弹性连接后的动力特性.文中提出采用非弹性连接参数的联合分布以分析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非弹性的初始刚度和屈服位移联合作用对主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较为复杂,文中研究表明,其屈服位移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弹性连杆机构的震动力、震动力矩波动和输入扭矩波动的综合动力平衡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了修正构件截面参数实现综合动力平衡的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机构的动态特性在综合平衡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斜拉网格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斜拉网格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动力响应问题,阐明斜拉索非线性特性,建立索塔塔柱刚度矩阵,研究空间杆单元恢复力模型及其弹塑性状态转换判定方法,给出临界点处的处理方法和结构弹塑性动力响应的计算策略,数值分析该类结构动力特性及线性和弹塑性振动问题,结果显示,斜拉索的存在提高了结构刚度,可显著改变结构振动特性,竖向地震响应明显大于水平向地震响应,弹塑性位移、内力均大于弹性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编制了有限元及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计算程序,利用其分析了广西源口拱坝在有限域及无限域地基下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并与常规刚性地基下坝体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弹性地基下拱坝自振频率减小、动位移最大值增大;2.耦合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显著的经济性,是工程应用中值得推广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