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古典自由心证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证据制度,自然具有其合理的制度内核,即法官依据良心、经验、逻辑在自由心证的基础上展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形成内心确信。与法定证据制度对于证据的审核认定作出种种规则性操作模式规定相比,古典自由心证主义体现了对于法官的信任以及对于人之理性的追求。但同时,古典自由心证主义也具有诸多弊端,比如滥用自由裁量权、诉讼迟延以及裁判突袭等等,故又需要法定证据制度来加以化解中合。准此,当不得采非此即彼的证据制度规定,而应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实现自由心证主义与法定证据制度之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诉讼中的证据制度在经过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后,发展为自由心证制度并沿用至今.本文从刑事诉讼角度出发,结合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其司法解释的出台,通过分析中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适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探讨自由心证制度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适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西方诉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神示证据制度向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演进的过程。随着事实认定规律认识的深化,自由心证制度逐渐取代了法定证据制度,并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与认同。可通过对现代证据裁判原则、我国立法现状和基本事实认定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来揭示并完善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相关理论与构建。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的“印证证明模式”下的自由心证以追求案件真相为价值取向,立法制定了较高的证明标准。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发现案件真相,保护被告人的权益。在探讨自由心证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据制度的实际情况,建议对我国的自由心证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法定证据制度存在缺陷 ,因为它有时会束缚法官的正确判断力 ,还会导致诉讼参加人以不法方式取得证据或作伪证 .自由心证恰恰可以弥补法定证据制度的不足 .而且 ,自由心证制度是与公开审判、口头辩论、交叉提问等极为生动的诉讼原则和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法院审判方式改革至今未得到根本改观 ,症结就在于上述原则、方式未得到真正运用 .自由心证在我国目前虽无法定地位 ,但审判实践中却经常用到 .可以用由最高法院公布案例的方式将正确运用自由心证的作法予以认可 ,继之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有条件地推广 ,最后修改诉讼法以确立其地位  相似文献   

6.
从其制度渊源与发展的角度展开,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进行理性的再认识 ,分析了把该制度引入我国证据制度的可能性,并为适用该制度提出了初步原则 。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事诉讼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法官在遇到证据不够充分、事实难以认定时更愿意直接适用证据规则,而不愿尝试适用自由心证制度。然而,多数现代国家认为自由心证制度是最好的证据制度,即法官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排除外界干扰,基于自身内心的理性和良心对案件进行事实认定,将追求客观真实作为其终极目标,只有在追求客观真实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才退而求其次选择法律真实,适用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8.
自由心证原则与证据裁判原则是一对看似矛盾实际上却可以相互补充的原则。本文通过对自由心证原则与证据裁判原则关系的研究,探析法官内心确信与采纳证据证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部司法诉讼史的核心就是对证据的运用史,从非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的"神明裁判"的证据制度到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的"法定"、"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无不表现出证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信息能量的两个维度。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主题是在具体的有法律价值需求的司法环境进行案件审判,故在搜寻,运用证据具便有了客观真实信息和主体的能量,这样在诉讼活动中的证据属性便天然具有了作为证据内部特征的客观的信息和作为证据外部特征的主体的能量。即认为证据的根本属性是客观信息和主体能量的结合体,这便是证据根本属性两个维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李晓静 《科技信息》2007,(8):206-206,186
本文论述了自由心证的原则及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完善自由心证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脉冲力敲击、激发出系统的自由振动信号的方法 ,对多自由度转子 轴承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多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可用远离击振点跨处的自由振动信号评定 ,界限状态附近轴承动压油膜的阻尼效应是促使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是发现、改进系统不足,提高装备保障效能的一项重要依据.实际评估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通常不易得出准确的评估结论.针对当前评估方法在处理不确定信息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灰色-证据理论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在建立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通过专家法、实地调研法和仿真分析法获取系统效能的评估指标值,并通过计算评估指标值与系统评估等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构建不同方法下系统效能评估等级的基本概率分配,最后利用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对不同方法下系统的评估等级进行合成,从而获得系统效能的评估结论.实例验证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form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network for people,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s, we propose a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modified D-S evidence theory is proposed. Firstly, we give a modified D-S evidence theory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fusion result and apply the theory to correlation analysis. Secondly, the attack successful support is accurately calculated by matching internal factors with external threats. Multi-module evaluation is establish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Finally we use an example of actual network datasets to validate the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rate of false positives and false alarms, but also effectively help analysts comprehensivel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浆纱机可靠性状况进行评价,提出了浆纱机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证据理论对某GA308-300型浆纱机可靠性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可信度达到99.881%。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证据推理的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结合汽车企业的特点,构建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实际评价过程中定量属性和定性属性同时存在,以及评价信息不完全(如数据缺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6家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免费开放环境下,要保证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馆藏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充分尊重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合理使用权,需要建设合理、完善的读者信用体系。体系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统一的读者信用系统及有效的信用评估制度,并结合相应的奖惩方法,从而实现并改变广大读者的借阅习惯。对基于免费开放环境下的读者信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绝对权重的双层指标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从而有效计算读者信用分值,制定统一的读者信用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理论,结合安全监测数据及滑坡变形破坏特征,构建完善的滑坡安全性评价体系,应用云模型生成各评价指标隶属度,采用引入权重系数的改进D-S证据理论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建立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滑坡安全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以实现对滑坡安全性的综合评判。以雅砻江卡拉水电站周家滑坡安全评价分析为实例进行研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周家滑坡的安全状态,分析表明其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B1区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该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以语言、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对把学科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为改进高校学生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此理论,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重视在问题情景中评价学生,促进他们的各项智能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