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93年~1941年)苏联对欧外交,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对1939年英法苏谈判的评价分歧更大。笔者认为,要正确评价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的外交方针,不能单纯就这次谈判即下结论,而应该把它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对欧外交联系起来评判,才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理清苏联外交的得失。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外交的经验教训,本文仅就苏联对欧外交的缺陷发表浅见,请方家批评指正。在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分子固然有提防苏联之意,苏联也同样有防英法之心,因而,谈判注定…  相似文献   

2.
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使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要求日益迫切.1939年夏天,苏联与英法在莫斯科谈判,试图建立联盟,但因以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当权人士毫无诚意,谈判以失败告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以制止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努力,没有结果.这一情况,使本来可能防止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第二次大战爆发后,血腥的法西斯暴行使人类文明面临着威胁,血的教训迫使西方当权人士不得不改弦易辙,采取与苏结盟政策,来对付法西斯.  相似文献   

3.
欧洲国际格局中英法、德意和苏联三大势力之间长期以来扑朔迷离的关系,终于在1939年8月由于英法苏谈判的破裂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而明朗化.英法苏联合抗德的可能消失了,而德意和苏联则可暂时相安无事.希特勒利用英法绥靖主义造成的有利条件,顺利地分化了敌手,取得了行动上的主动权.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向东邻波兰发动进攻,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1939年春,欧洲战云密布,大战迫在眉睫。当时只有西方“非侵略的民主国家”,同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联合起来,才能制止纳粹侵略、防止世界大战暴发。但是,这一年3月到8月所进行的英法苏谈判失败了。1948年西方国家从缴获的大量德国外交文件中挑出一部分,编成《纳粹和苏联的关系》(文件集)出版。抨击苏联同希特勒勾结。苏联方面则从缴获的德国外交文件中,把有关英德谈判部分编成《二战前夜的文件和材料》(两卷)公布,并由苏联情报局发表《揭破历史捏造者》(历史事实考证)一文,予以反击。以后,各国陆续公布有关的文件档案,出版回忆录,学者们也进行探讨。然而对于这一谈判失败的原因仍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一外交重于军事虽然是在烽火连天鼙鼓动的今日,外交工作依然要比军事工作重要的多。军事不但不是决定战局的唯一因素,而且有时它本身不能不依存于外交活动。这在过去一年的欧战中,是有无数的例子的。谁都得承认,英法在战争初期的失败,绝不是军事的失败,而是外交的失败。英法苏谈判的拖延而至于破裂,这一件事注定了日后德国在东欧战场迅速获得胜利,乃至注定了法国的惨败与投降。本年四月间德国迅速占领丹麦挪威,实际上是由苏芬战争幕后的列强外交所招致的。  相似文献   

6.
问题重趋突出八十年代上半期,欧洲中程导弹的部署与反部署之争曾是美苏争夺核优势和争夺西欧的焦点。这场斗争牵动整个东西方关系和美欧苏三角关系,直接影响西欧有关国家的外交和内政,是当时欧洲局势中最突出的问题。 1983年底,美苏关于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破裂,美国如期实施1979年12月北约制定的部署计划,开始在西德、英国、意大利部署第一批潘兴II式导弹和巡航导弹。苏联中断所有美苏军备挖制谈判,并采取  相似文献   

7.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毛泽东的对苏外交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光辉典范。他一贯擅长的哲学思维使他能够在更深邃、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和分析中苏关系演变的规律,并据此制定出符合实情的外交政策和策略,坚定了独立自主的决心和信心,也使他的对苏外交思想和实践带有浓厚的哲理色彩和光辉。具体表现在:以斗争求团结的矛盾论方法;关于学习苏联、赶超苏联的辩证思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增强对苏外交的群众基础与实力地位;依据意识能动性原理,重视发挥思想和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雄厚的经济潜力和一支强大的红军。希特勒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方针。德国只有征服苏联,才能实现其称霸欧洲、争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首先对英法开战,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当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退守孤岛后,希特勒便立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准备对苏联战争。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就要求为进攻苏联进行准备。8月5日,德军拟就第一份对苏作战计划草案,几经修改后,希特勒于12月18日批准这个名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军必须在对英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作战击败苏联,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其作战企图是,以大量坦克和  相似文献   

9.
1939年9月互日德国间击波兰,不到一个月,波兰败亡。我国史学界在分析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时,一般主要归咎于波兰统帅部的昏庸无能、军事理论的因循守旧、战略战术的原始机械以及英法盟国宣而不战等等,很少提及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苏联在德波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从战争前夕的国际形势及波兰战场上的情况来看,除上面所述的诸多原因外,苏联先中立后出兵与波兰的败亡也是有直接关系的。一、苏联宣布中立使波兰的败亡终成必然30年代后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交工作用,苏联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俄国不但…  相似文献   

10.
王昆 《世界博览》2009,(11):52-55
1939年9月3日,英国人第二次与德国开战。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在中蒙边界地区,也爆发了一场决定性战争,对这场苏联与日本之间影响深远的战争,当时的欧洲人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1.
高彩云 《杭州科技》2000,21(4):40-41
众所周知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为激烈、争端最多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发的英法牛肉大战、美欧香蕉大战均说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还在加紧与欧盟等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入世”的双边谈判 ,而谈判的焦点之一就是农产品贸易问题。由此 ,新世纪来临之际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本文就中国农产品贸易在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面临入世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应如何应对 ,以增强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巴黎協定正式批准之後、八国会議召開之前,苏联正式宣布廢除一九四二年的英苏條約和一九四四年的法苏條約。这是英法現行外交政策的必然精果。大家知道,这雨侗像豹是由苏联人民和英法雨团人民在反对法西斯德圃的门争中献出了生命,以麟血菠桔成的鑫殷的像豹。当大战桔束、全批界向苏联军除和苏联人民的英勇功艘和俄牲精神致敬的降候,英法雨团的人民都曹焉这些像豹欢呼过。他们正笃地韶焉这些僚豹是他们的两家和苏联共同防止德湘艰成主羲再起和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童的有力保题  相似文献   

13.
徐惊奇 《世界知识》2012,(18):60-61
1940年5月,邵力子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苏大使,以国民党元老身份出使苏联,1942年11月回国。出使苏联期间,邵力子兢兢业业,竭尽全力,为实施抗日求援外交而积极奔走,争取苏、美、英等对我国抗战援助,取得了卓越成绩。和苏联的特殊关系邵力子,原名闻泰,字仲辉,188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03年考中举人。1905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公学,1906  相似文献   

14.
问: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是怎样开始的? 答: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始于1969年11月17日。而对这一谈判的酝酿则要早得多。1964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致函日内瓦18国裁军会议,建议荧苏在1963年缔结核禁试条约之后,对战略进攻与防御武器实行“可核查的冻结”。由于当时美国核力量处于明显优势,“冻结”对苏不利,因而遭到苏联的拒绝。五年之后,苏联的核武器有了长足进展,美苏谈判才得以进行。会谈原定于1968年10月约翰逊访苏时进行,由于当年8月20日发生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  相似文献   

15.
德国搁置世仇放弃「走廊」与波兰修订十年的友好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两年以前德国种族学家谓日本民族中有「日尔曼民族的浸液」(Arische Einschlag)后,希特勒政府遂正式宣布日人与德人的通婚平等权利.去年德日两国无线电广播宣传又互通音问;其相互友好更可从退出国联,两国舆论对竞争军备互表同情,以及其他外交军事等事件上看出来.近来德波日三国秘密协定的风声又甚嚣尘上,如瑞士巴塞国民报(Basler National Zeitung)会继续刊登德波日三国军事合作准备进攻苏联的论文.本年二月七日瑞士晨报论英法伦敦协定对于苏联的影响一文内曾有如下  相似文献   

16.
震动全世界的十月革命已经过了第十七年的历史了。今年的十一月七日,莫斯科红场,照例有着热烈的庆祝和盛大的阅兵典礼。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的革命,十七年来是在继续不断地进展着的。每年的十月革命纪念会,都表演看苏联的国运,进入更坚强更稳定的一步。在目前社会主义建设虽还没有达到最後的极峯,而国际的紧张形势,也依然表示着进攻苏联的战争,有随时爆发的可能。可是苏  相似文献   

17.
(一)前 言 1929 年苏联科学院院士B.T.喀列雨金(    )提出了弹性介体中厚壁水管受内水压力后的应力计算方法[1]。1939年费多洛夫(   )将喀列雨金计算单历壁水管的方法推广到多历壁水管计算中去[2]。现在苏联水工隧洞技术规范[3]中就规定了采用这些方法来进行有压隧洞的  相似文献   

18.
美欧矛盾近几个月来,围绕西欧同苏联的天然气管道交易,美国同西欧之间的争吵空前激烈,大西洋两岸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纠纷的由来是,西欧国家同苏联经过六年谈判之后,去年底和今年初以来陆续签订了向苏联购买天然气的合同,同时承担为苏联提供资金、技术和管道设备。美国多次表示反对而无效。6月18日,里根总统突然宣布,扩大对苏经济制裁,禁止西欧的美国子公司和持有美国许可证的西欧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这项禁令定于8月21日生效。美国商务部还宣布,任何外国公司如违反禁令,它将被禁止从美国得到“商品或情报”。  相似文献   

19.
谈起苏联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人们势必要提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在海参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讲话。戈尔巴乔夫在这两次讲话中重新估价了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人们看到苏联的亚太政策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苏联领导人认为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一切复杂问题都与苏联息息相关,苏联理应参与解决。由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长期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深,苏联要挤进来,首先就会遇到美国的强烈抵制。所以,苏联在调整亚太政策中不得不把协调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关系作为主轴。一、推行全方位外交:苏联经过外交反思,深刻认识到由于过去长期推行重欧轻亚政策。致使苏联在  相似文献   

20.
年初以来,美国总统卡特先后向国会提出了一九七九年的“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等文告。与此同时,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布朗等,也就美国外交、军事政策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从这些文告和谈话中可以看出,在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面前,美国已就它的对苏战略进行某些调整,总的看来,“守中有攻”的趋势逐渐加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