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终极保镖     
《创新科技》2001,(2):46-49
反舰导弹是军舰的克星,尤其是多枚、多波次的饱和攻击方式。目前世界上能应付大规模饱和攻击的军舰,只有美国及日本海军配备宙斯盾系统和SM-2标准防空导弹的军舰。战时,美国海军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可以派1-2艘宙斯盾级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为舰队护航;遇到大规模攻击时,宙斯盾系统还可以为舰队提供第一层区域防守,将大部分来犯目标击落,舰队其他舰艇只需应付剩下的少数“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2.
超级大国一面高唱“裁军”,一面却在加紧进行军备竞赛。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其“进攻性”战略,正不断扩充它的军事实力,军事开支越来越大,军事装备不断更新,武器的部署从地面、水下一直扩展到外层空间,真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了。军事卫星作用的突出发展近几年来,在进攻和防御方面,军事卫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卫星可以做为侦察敌人的有效手段,如光学和红外线间谍  相似文献   

3.
约翰·塞兹     
约翰·哈罗德·塞茲现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以挥舞导弹武器而著称。他的被任命为占有美国海军力量约三分之一的太平洋舰队司令一事,被美国刊物渲染为与以航空母舰代替主力舰为海上战线第一种舰只的变革有同样的意义。据说,这表明海军导弹战争的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世界著名的航天发射场的建成时间,发射火箭、卫星或导弹数量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6月27日,西欧联盟执行理事会作出决定,取消对联邦德国生产战略轰炸机和远程导弹的禁令。7月10日,苏联驻波恩大使向联邦德国外交部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就西欧联盟的上述决定指责联邦德国采取了一个“新的危险步骤”,要挟说一旦联邦德国走上制造远程“进攻性武器”的道路,势必产生消极的后果,并教训联邦德国称:作为前德意志帝国的法律继承者,应当“绝对遵守”波茨坦协定规定的不得从德国领土上威  相似文献   

6.
美国向“弹性和分散”军事空间体系转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内外部环境和空间安全观的转变,美国军事航天发展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从注重提升卫星系统功能向注重强对抗条件下如何提升体系的防护能力、保障体系功能转变。本文通过论述美国空间安全观的变化、美国军事航天分散体系转型战略的目的意图、转型途径,从顶层规划、体系评价指标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等方面,对军事航天转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阶段转型战略在美国军用通信、导弹预警、侦察、气象、导航等领域的初步实施情况及其方式和难度。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3,(1):2-5
孙家栋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故事名称:《造星探月叩苍穹》 故事梗概:1967年夏天,学了7年飞机。搞了9年导弹的孙家栋由钱学森亲自点将派到新组建的研究院出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从此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生涯中,孙家栋院士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相似文献   

8.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结束两个多月了。人们也许对英阿双方在交战中使用“鹞式”飞机和“飞鱼式”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的情况记忆犹新,而对美苏特别是苏联的军用侦察卫星在此期间的活动不大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弹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命中精度越来越高,杀伤力越来越大,作战更加灵活.这不但对一些固定目标,而且对地面部队也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防空武器必需反应快、应变能力强、命中率高,否则难以适应现代防空作战的要求.目前的导弹防空武器,目标航迹跟踪时间长,反应速度慢,作战不灵活,而且效果评估滞后,一旦射击脱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特别是近程导弹,总的飞行时间一般只有30秒左右,将其击毁相当困难.导弹防空武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命中率不高,一般只有60%~70%,因此往往来用双发齐射,这就降低了效费比.如果多枚导弹同时袭来,那就更难以应付了.而定向能武器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0.
邹声武 《科技潮》2001,(2):58-6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弹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命中精度越来越高,杀伤力越来越大,作战更加灵活.这不但对一些固定目标,而且对地面部队也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防空武器必需反应快、应变能力强、命中率高,否则难以适应现代防空作战的要求.目前的导弹防空武器,目标航迹跟踪时间长,反应速度慢,作战不灵活,而且效果评估滞后,一旦射击脱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特别是近程导弹,总的飞行时间一般只有30秒左右,将其击毁相当困难.导弹防空武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命中率不高,一般只有60%~70%,因此往往来用双发齐射,这就降低了效费比.如果多枚导弹同时袭来,那就更难以应付了.而定向能武器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弹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命中精度越来越高,杀伤力越来越大,作战更加灵活。这不但对一些固定目标,而且对地面部队也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防空武器必需反应快、应变能力强、命中率高,否则难以适应现代防空作战的要求。目前的导弹防空武器,目标航迹跟踪时间长,反应速度慢,作战不灵活,而且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伊同 《今日科技》2001,(12):28-29
由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编的《两弹一星》一书,披露了我国核武器、导弹、卫星与飞船研制的经过,现将伊同撰写的有关载人航天工程的内情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科技革命的发展使战后军备竞赛产生了三次质的飞跃,同时新技术又可以制约军备竞赛,这也是军备控制延续40年未能中断的重要原因。技术还在发展,军备竞赛不仅将进入战略防御和宇宙空间,还将围绕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机动化和精确化进行,另外还将出现新的竞赛领域。未来的威慑力量将不会是单一的核武器,而是由多种武器系统综合组成。但是,反过来,技术的发展又能抑制武器发展,它为军备控制提供朦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苏联依据1978年11月与越南签署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取得了对金兰湾的使用权。金兰湾港湾面积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经苏联几年经营,现在已拥有供海军水面舰只和潜艇停泊、补给、维修的齐全设备,一个能起降各种作战飞机的多跑道大型机场,以及作战指挥、情报侦察、通信联络和后勤补给等系统。目前在那里已有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海军特遣分队约30艘舰艇,包括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潜艇和补给舰船。苏联进驻金兰湾的航空兵部队,起初只有图-95远程侦察机和图-142反潜巡逻机,1983年和84年,又先后部署了图-16中程轰炸机和米格-23战斗轰炸机,从而增强了空中突击力量和对海军的支援能力。目前,金兰湾已成为苏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进作战基地。一旦爆发战争,苏联的海、空军从金兰湾出发,向东可与本土基地南北相互策应,对美国的第七舰队和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设施进行分进合击;向南可迅速控制两洋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切断日本的石油供应线,同时割断美国两洋舰队的联系;向北既可对中国进行海上封锁,又可与中苏边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飞机、导弹等武器的主要特征信号的基础上,对目前飞机和导弹的隐形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要研究和建立一种新的战略核武器防御系统,以对付苏联的战略核导弹。据美国官方透露,里根的这一计划,主要设想是“灭敌于万里之外”,即通过反弹道导弹或其他尖端武器,对苏联的进攻导弹实施拦截,在其进入大气层之前就将其摧毁,从而破坏导弹的攻击和杀伤能力。这一防御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寻的反卫星导弹,激光、微波及高能粒子束等空间时代尖端武器,以及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这些武器平时可以部署在地面,也可以部署在空间,其中激光、微波和高能粒子束将是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进行45次核试验,每次均获得成功。介绍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回国前后的情况,在他的建议下成立火箭导弹研究院,从此中国开始对运载火箭、战略导弹和航天卫星展开准备工作,并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8.
卫星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直接为军事服务的卫星有下列几种类型。侦察卫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光学成像卫星这类卫星主要有以下几种。锁眼它用于拍摄大范围的照片供日常监督和追踪武器目标,或用于120千米以下目标物特写照片。因此,它拍摄的特写照片,连地面上汽车牌号也能辨认清楚。而且,它还能截获和传递太空中的电子信号。曲棍球光学成像卫星一般是被动的从地面上捕捉光线,而它却是主动型的。它发射微波信号到地面,然后回收并识别反射出的太空信号。它是“全天候”的照像侦察卫星,不但能发现地面上伪装的武器,还可以侦察…  相似文献   

19.
去年底,由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级“激烈”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在现任舰队司令扎哈连科上将的率领下,对上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也是1958年后,俄海军舰艇对我国的第3次访问。经历了红星高照的年代,重又飘起沙俄时代圣亚力山大海军军旗的太平洋舰队再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代序目前,美国每年军用航天活动的经费都超过民用航天活动,在今后几年中,二者的差距可能还将扩大。有些观察家担心,军用航天活动的增多(有时称为“空间军事化”)可能会把美苏军备竞赛扩大到一个新的领域。国防部预研计划局前局长罗伯特·S·库珀对空间的军事应用十分关注。他认为空间的军事应用是合理而适当的,他说,想把空间变成没有军事活动的“圣殿”,这种想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他指出,几乎从美国航天计划一开始,空间就一直被用来进行与国防有关的活动。他还指出,美国所有的军用航天系统都是支援系统,而不是武器,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仍不会改变。最后,他论述了大多数观察家都忽视了的空间军事应用的一个方面——航天系统可能数倍地提高战场武器的作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