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氨纶导电织物,并对其在静态以反应力作用下的信号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列出在动静态情况下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探讨了导电织物在定速伸长时,经纬向表面电阻稳定性以及表面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在定长收缩与定长伸长时表面电阻的曲线关系以及在反复拉伸了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应力作用下,导电织物经纬向的变化趋势各异。它受聚苯胺分子问的排列以厦织物松弛时间的彰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掌握织物售后使用的缩水情况,本文对纯棉织物、纯化纤织物和纯毛织物各三种在同一方法下进行缩水试验,测定历次水洗后经纬向的缩水率,求得总缩水率与水洗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织物的总缩水率与洗涤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织物的总缩水率与洗涤次数的关系为分式线性函数。通过试验还初步探讨了洗涤溶液、洗涤温度、经纬密度及织缩对总缩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高收缩丝、微细旦POY丝、低弹丝(DTY)等差别化长丝为原料,加工成异收缩复合空变纱,对其纱线及仿毛织物进行了基本力学性能研究,对比纯毛织物得出:高收缩涤纶丝(单丝纤度为0.3tex左右)与POY皮芯复合空变加工成异收缩变形纱,其织物仿毛效果好;涤纶混色空变纱织物或与网络弹力丝进行交织的织物仿毛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商品混凝土收缩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商品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是个变量,难以通过测其收缩应变直接得出收缩应力这一问题,提出了收缩应力的计算方法.通过量测81个配筋试件和素混凝土试件,从拆模起到180 d龄期内的收缩值,得到其各自的收缩应变.素混凝土试件可以自由收缩;配筋试件由于钢筋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导致配筋试件比素混凝土试件收缩应变要小.利用配筋试件与素混凝土试件的收缩应变差值和钢筋混凝土间的拉压平衡条件,推导给出商品混凝土收缩应力计算公式和收缩应力时随曲线,并对收缩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自制热机械模试装置对几种商业用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进行了测定,从收缩应力变化结果发现,其应力变化曲线均存在两个特征峰,即在物理变化区(200℃以下)和化学变化区(200℃以上)内的收缩应力峰。物理收缩应力峰大小与原丝的加工热历史密切相关。对两种不同热历史的PAN纤维进行了连续预氧化及碳化实验,对比了所制得碳纤维的性能,从而通过对PAN纤维的热机械行为测定来评定原丝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腈(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自制热机械模试装置对几种商业用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热机械行为进行了测定,从收缩应力变化结果发现,其应力变化曲线均存在两个特征峰,即在物理变化区和化学变化区内的收缩应力峰。物理收缩应力峰大小与原丝的加工热历史密切相关。对两种不同热历史的PAN纤维进行了连续预氧化及碳化实验,对比了所制得碳纤维的性能,从而通过对PAN纤维的机械行为测定来 下原丝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7.
利用涤纶高收缩丝受热湿处理产生收缩的特点,开发了两种新型泡泡纱织物.对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作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织物风格特点及性能.  相似文献   

8.
住宅结构中的现浇楼板、墙体由于材料热胀冷缩和混凝土收缩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可能会导致构件开裂,严重时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文中对两种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并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位置与形态。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桥面板现浇湿接缝是预制装配式桥梁的常见连接方式和关键受力部位;而湿接缝与预制桥面板通常存在6个月的龄期差,湿接缝混凝土在收缩作用下容易发生开裂.为研究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收缩自应力特性,以某公路组合桥面简支钢桁梁桥为研究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精细组合单元模型,对比研究在不同钢筋搭接形式、混凝土强度和养护条件下,湿接缝混凝土收缩自应力的变化规律.以60 d收缩应力为例,结果表明:现浇湿接缝最大收缩应力发生在预制混凝土板与湿接缝交界面处,纵向接缝的收缩应力比横向接缝大15.7% ~25.5%;不同养护条件可显著影响收缩应力,养护条件为70%≤RH<99%时湿接缝收缩自应力比40%≤RH<70%时减少36.9% ~46.1%;混凝土强度越高,湿接缝收缩应力越大,C45混凝土比C40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增大2.5% ~3.8%,C50混凝土比C40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增大5.3% ~16.5%;湿接缝不同钢筋搭接形式对收缩应力影响不大:U形钢筋连接湿接缝的收缩应力比直钢筋连接增大0~8.5%;在运营阶段车辆荷载局部作用下,纵向和横向湿接缝以及预制混凝土板最大主应力分别为7.8、6.1、6.7 MPa.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粘胶纤雏混纺中长纱纺制的仿毛织物,讨论了设计中高收缩纤维的含量、纱线结构、收缩率与织物密度等问题,研究了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染整工序、不同松弛条件、不同经纬密度条件下,毛纱落水松弛缩率与织物染整缩率的关系。用数量化理论建立了它们的回归方程。方程复相关系数极高,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最后计算了各因素与毛织物染整缩率的偏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2.
涤纶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工艺条件的复合作用,从而使得产品在外部形态及结构尺寸上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确切反映染整加工中每道工序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实验模拟了不同品种的涤纶长丝织物的染整工艺,分别考察各工序处理后织物缩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工序对织物的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织物在整个染整工艺过程中的总缩率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影响织物收缩的因素包括热、湿和碱,其中热、湿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Having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shing shrinkage and weaving technique, parameters, material properties of woven fabrics and studied the shrinkage mechanism and its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lain fabric,researchers set up a shrinkage model of the twills and satins and propose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washing shrinkage based on weaving technique and parameters of fabrics. Shrinkage experiments of silk habotai, silk twill and silk satin fabric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theoretical computations, and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theoretical method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动态内应力仪对各种纺速和纤度的涤纶POY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不同纺速、纤度及拉伸条件下POY的动态内应力变化规律,并对制取样品的结晶度、声速、双折射、热收缩率和色差等进行测定。试验表明:(1)纺速为3000~3300m/min的POY动态内应力最低;(2)纤维的色差值随动态内应力波动值增大而增加;(3)纤维的热收缩率取决于超分子结构参数——结晶度与取向度。它随大分子取向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结晶度的增大而下降。用二元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热收缩率和纤维的结晶度以及表征大分子取向的声速、双折射间的定量关系:Y=67.5999+0.3225X_1-3.2430X_2 R=0.9985(纺速1100m/min~5500m/min)式中:Y——纤维的热收缩率;X_1——纤维的双折射;X_2——纤维的结晶度;R——全相关系数。Y=21.4447+1.8558X_1-10.3050X_2 R=0.9993(纤度45dtex/24f~167dtex/30f)Y=10.2246+2.2030X_1-26.2679X_2 R=0.9916(拉伸倍数1.4~2.2)X_1——纤维的声速值。  相似文献   

15.
在精纺毛织物缝合工艺体系中,缝边的不同纱向角度对缝合的最大缝缩率的影响是结构和工艺立体配伍的基础.为构建最大缝缩率的理论方程,从力学平衡角度探讨面料力学性能对缝缩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纱向角度的面料之间缝合最大缝缩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纱向角度为0°~45°时,面料的最大缝缩率随纱向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纱向角度为45°~90°时,面料的最大缝缩率随纱向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轻薄精纺毛织物不同纱向角度面料最大缝缩率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高收缩涤纶纤维在国内已研制成功,在国外运用极广,用量很大。本文探讨由物理法制得的高收缩涤纶长丝在机织物中的应用。讨论了纱线结构、织物组织、高收缩纤维含量、收缩率与织物密度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仿制绉纱类轻薄丝织物、凹凸织物和中厚型仿毛织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没沉淀法、织物为支撑体制备复合型高强度膜材料.提出了支撑材料的筛选方案,研究了带支撑的复合膜在成膜过程中的起皱原因,并成功制备了支撑型复合膜.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偏氟乙烯(PVDF)、聚砜(PSF)收缩率、拉伸强度、平均孔径、纯水通量等因素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采用膜通量、孔径分析、力学强度、扫描电镜( SEM)、收缩率对复合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在成膜过程中的收缩与支撑材料的收缩的差异可能是起皱的重要原因.收缩率大于50%,起皱收缩明显;收缩率低于40%,复合膜平整.所制备的高强度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大于35 MPa,膜孔径为0.07~0.6μm,水通量为5 000~ 17 000 L/(m2·h·MPa).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量化糙面土工膜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研制了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并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糙面土工膜和无纺土工织物界面剪切和对应的糙面土工膜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表明,糙面土工膜和无纺土工织物界面剪切强度是由糙面土工膜粗糙凸起和无纺土工织物纤维相互嵌入和拉拽作用产生的,界面的剪切峰值摩擦系数主要受到法向应力的影响,界面强度发展到残余强度,糙面土工膜粗糙凸起磨损趋于稳定,无纺土工织物纤维定向排列完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铸造合金动态线收缩测定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和重复性能好等优点.用该仪器可测定所有铸造合金的线收缩以及冷却曲线,可用于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