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流变响应在流动场中的描述是电流变流体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文验研究了流体动力传输中的控制流动场,结果表明:控制流动场与实验仪器中的旋转剪切流动场不同,除电流变效应外,还有一种伴随效应,称为流动场中的“俘获效应”,这种效应不利于流体动力控制。  相似文献   

2.
用反相微乳法成功地合成了蛋白银超微细粒子,并首次研究了蛋白银超微细粒子分散于绝缘油中所形成的电流变液的结构、稳定性、静态屈服应力和漏电流,讨论了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指出蛋白银电流变液在较低的电场下,具有较大的静态屈服应力,其漏电流密度(J)小,且JaEb.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种表现出合理电流变效应的电流变流体配方进行了探讨。并用改进的旋转粘度计对其电流变性质如屈服应力,电流密度等随是电场强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对聚乙烯毗咯啉酮悬浮液在20号变压器油中组成的电流变液进行了研究,推导了ER流体屈服应力rye的理论计算公式得出其屈服应力与基础液的介电常数εf、外加电压U和分散质的含量的百分比的函数关系,这种关系在实验中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电流变响应在控制流动场中的描述,是研究ER型流体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恒定电场强度下电流变效应在控制流动场中表现出一种准稳定现象,指出控制流动场中的固相分率随时间发生变化,致使控制流动场的压降缓慢上升,即出现不利于电场对流体动力传输控制的“俘获效应”。  相似文献   

6.
电流变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被视为第三代液压系统的主攻方向,不仅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而且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流变流体的研制及其流变性的研究是电流变技术的关键,本文在对自行研制的几种电流变流体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流变学原理对其电粘性、温度依赖关系、剪切速度与抗剪切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ER技术在摩托车减振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摩托车振动导致的行驶不稳定,应用电流变减振技术,解决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等效阻尼为负值,致使振动振幅发散的问题,改善了摩托车在行驶时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流变元件 电流变溢流阀及其结构,并用控制理论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元件比传统的直动式溢流阀具有静态调压偏差小、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好等优点,能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系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分散介质对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及电流变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以硅油,溴代二苯甲烷及混合溴氯甲苯为分散介质,以聚喹吖-[2,3-b]-啶-7,14[5,12]-二酮(PTQA)作为分散相材料的电流变流体体系的沉降稳定性及电场下的剪切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分散介质的粘度及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电流变效应与分散介质有较大的关系:屈服应力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空间分布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及其在振动检测中的应用,其原理是由结构的各种振型的分析,选择对不同模态具有不同灵敏度的传感光纤分布方式,以偏振光纤制成的此类传感系统成功地使用在受到外部随机激励的电流变结构的检测和控制中。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材料,因良好的光电特性和不易挥发的特点而用于微流控技术.所研究的离子液体微流控驱动技术采用电磁场驱动法. 用两种理论方法研究了离子液体电磁驱动中的电场、磁场、洛仑兹力分布特性,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进行比较. 基于有限体积元数值仿真法的结果与实验一致,而基于泊肃叶定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有较大差距,说明泊肃叶定律不适用于计算离子液体电磁驱动的流速.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形状微流道中的离子液体流场特性,有利于促进离子液体在微流控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变流体实质上是一种非导电液体(液相)中加入非极性物质的细小颗粒(固相)而成的悬浮液.本文对悬浮液的空间稳定性和如何提高电流变强度这二个问题展开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定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首先合成了离子液体[C6mim][PF6](六氟磷酸1-甲基-3-己基咪唑)和[C8mim][PF6](六氟磷酸1-甲基-3-辛基咪唑)。利用热重分析仪测定了[C6mim][PF6]和[C8mim][PF6]的分解温度,在293.15~338.15K范围内,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了离子液体[C6mim][PF6]和[C8mim][PF6]的表面张力,并用密度计仪测定了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密度。讨论了离子液体的热膨胀系数,表面熵,表面能及晶格能等。实验及计算表明,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的分解温度比较高,且热膨胀系数在6×10-4左右,热膨胀率较低。相对于离子化合物离子液体表面熵表面能较小,接近有机物。与传统无机物相比,离子液体晶格能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同心缝隙结构ER元件的特性分析着手,理论上对其控制系统作了分析,并研究了ER元件的桥式连接的控制特性;提出了在开发ER元件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在液压动力元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智能软物质,圆盘式电流变传动机构是电流变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电流变传动机构的动态模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功率谱密度,来确定实际系统的动态参数,测试和控制过程采用NI虚拟仪器构建的系统自动进行,这是一个通用的动力学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性质与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加速着其替代传统溶剂、催化剂而步入工业化的进程。介绍了离子液体性质:酸性、溶剂性质等及催化性质的部分研究近况,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电流变型流体动力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ingham plastic流体动力学模型和静电极化模型.提出了ER型流体控制元件的设计理论.设计准则及couette和squeeze流动模式下的ER型力输出模型.并通过静态仿真和实验对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改性木质素类絮凝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造纸黑液的主要污染成分.木质素是化学反应活性比较好的高分子有机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化学改性.本文就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分离提取,改性木素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木质素作为阳离子型絮凝剂、阴离子型絮凝剂的不同改性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木质素来源丰富,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加强研究与应用开发,兼具有效利用资源和治理纸浆黑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液体表面张力σ的微观机理出发,应用表面层的定性微观图片,阐明液体内部微观粒子与液体表面层的微观粒子同其它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可把液体表面层微观粒子看作介乎于液体性质与气体性质之间的第三相。临界点时,第三相消失,故σ趋近于0,据此预测应能将张克武气体不平衡状态理论方程推广应用于σ的研究,导出液体表面张力理论方程,经用各不同结构类型的极性与非极性纯质268种1482个实验数据检验,平均误差1.40%,且其物理意义明确,仅知Tm,即可精确预测若干结构类型的σ,显著优于前人各式,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