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对溴偶氮羧-m与锶的β类型显色反应,考查了介质的酸度、温度、试剂用量等对β型配合物形成的影响。在pH3.20~3.50时。显色剂与锶在室温下形成稳定的β型配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_(710)=1.60×10 ̄5L·moL ̄(-1)cm ̄(-1),锶量在0~1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组成Sr:R为1:2。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pH为8.57的30%(v/v)乙醇溶液中,甘氨酸与二羟基二邻菲罗琳钴(Ⅲ)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动力学。提出其反应机理为交换高解机理,根据静态平衡,推导其反应速度公式,并求得其反应的△H ̄+=82.83kJ·mol ̄(-1),△S ̄+=79.42J·mol ̄(-1)·K ̄(-1)。  相似文献   

3.
CTMAB存在下2,4—二氯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0.2~0.8mol/LHCl介质中,钼(Ⅵ)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在530nm波长处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 ̄5L·mol ̄(-1)·cm ̄(-1),钼含量在1~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样和合金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香港海域海洋沉积物的放射性测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导了香港海域8个采样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总α,总β和高纯锗γ谱放射性核素分析的测量结果。α/β比值平均为1.23. ̄(238)U, ̄(226)Ra, ̄(232)Th和 ̄(10)K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9.7,32.5,48.1和625Bq·kg ̄(-1),裂变产物 ̄(135)Cs含量均值为2.00Bq·kg ̄(-1),其量甚微,但易于检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在pH=1.4±0.1条件下,测定了重稀土元素与显色剂对销基偶氮氯膦形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α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求得RE/CPA_pN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光度法研究Y、Gd、Tb、Dy、Ho、Er、Tm、Yb、Lu与CPA_pN配合物的组成,并测定其α型配合物的积累稳定常数。重稀土元素与CPA_pN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形成β型配合物,Yb-CAA_pN的β峰在731nm处,并在此波长下测定Yb-CPA_pN配合物由α型转化为β型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半衰期为31.9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温度为40±0.1℃,离子强度为0.1mol/dm ̄3(NaClO_4)的水溶液中,铁(Ⅲ)离子与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络合平衡,并测定了配体的质子酸解离常数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溶液中三价铁离子与6-氨基育霉烷酸主要以1:1型式的配合物存在([(APA)] ̄(2+),[Fe(APA)OH] ̄+).  相似文献   

7.
Pb(Ⅱ)、Zn(Ⅱ)与5-Br-PADAP络合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Pb(Ⅱ)-5-Br-PADAP及Zn(Ⅱ)-5-Br-PADAP络合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用基于Rosenbrock算法的最优化程序处理了光度测量数据,发现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稳定常数lgβ_1=11.21,摩尔吸光系数ε_1=6.2×10 ̄4L·mol ̄(-1)·cm ̄(-1);Zn(Ⅱ)在c_L>c_M的条件下主要形成1:2络合物,lgβ_2=22.36,ε_2=1.28×10 ̄5L·mol ̄(-1)·cm ̄(-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RE(BenA)_1Rh6G三元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RE=Eu ̄(3+)或Tb ̄(3+),BenA:苯甲酸,Rh6G:Rhodamine6G).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为RE ̄(3+):BenA:Rh6G=1:4:1.用DTA和TG测定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用IR光谱确认了RE ̄(3+)与BenA配体间形成配位键。UV吸收光谱和电导法测定结果表明,Eu ̄(3+)和Tb ̄(3+)两种配合物为1:1型离子缔合物。与相同条件下合成的La ̄(3+),Y ̄(3+)三元配合物一样,在365nm光激发下,它们的有机溶液均可观察到强烈的荧光,测得Eu ̄(3+)和Tb ̄(3+)的固态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其最大发射峰分别为635和613nm.根据固体荧光光谱结果,看不到稀土金属离子对立的贡献。由此看来,在这两种含不同稀土元素的固体三元配合物体系中,显示为l ̄*→L发光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UO2(PMBP)2HMPA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UO_2(PMBP)_2HMPA(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MPA=六甲基磷酰胺),测定了该配合物的元素组成、红外光语、质子核磁共振谱及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a=1.1468(5)nm,b=1.4777(2)nm,c=1.4056(6)nm,β=100.91(4)°,V=2.3389nm ̄3,D_c=1.43g/cm ̄3,Z=2,F(000)=979.85。在配合物中,U原子采用七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五角双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